生逢7月4日:美國電影綜覽

這時,有一位叫里卡多·卡努杜的、名不見經傳的義大利藝術評論家站出來說:電影是一門具有巨大藝術魅力的“光的藝術”,應當是排在六種傳統藝術之後的“第七藝術”。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叢書名: 世界電影綜覽
平裝: 3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20005089X
條形碼: 9787200050899
尺寸: 21.8 x 17 x 2.1 cm
重量: 699 g

內容簡介

《生逢7月4日:美國電影綜覽》對美國電影作品進行介紹,對二十世紀初以來的代表電影作品提供了劇照、片名、故事文本、導演介紹、評說等。

媒體評論

總序
“第七藝術”和大眾文化
北京出版社將要出版一套“世界電影綜覽”叢書,它包括“美國電影綜覽”、“法國電影綜覽”、“義大利電影綜覽”、“日本電影綜覽”、“香港電影綜覽”、“台灣電影綜覽”、“中國大陸電影綜覽”、“俄羅斯電影綜覽”等,該叢書的編輯希望我為這套叢書寫篇總序。我搞了一輩子中外電影研究,當然願意為宣傳電影出力,所以就答應了。
這套叢書屬於導讀類,意在幫助電影愛好者深入理解和欣賞世界各國電影的一些精品。現今書店裡這類書正在漸漸多起來,因為科技的進步已經為影迷創造了在家裡看電影的條件: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大都已有碟片問世。把這類書寫得有深度,是功德無量的事。
我同意為這套書寫總序,主要是想向讀者介紹一些有關電影發展史的重大理論背景,這會對閱讀此類書大有好處。
主要是兩條:
一、“第七藝術”之說的來歷及其巨大的負面影響。
所謂“電影是第七藝術”的說法流傳甚廣,在電影界、文藝界,甚至在電影愛好者心目中,幾於早成定論,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其有害的概念,它嚴重攪亂了電影工作者的思想,給電影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引發了“藝術電影”的神話和所謂“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對立”的虛幻戰爭。
“第七藝術”之說的虛妄在於它抹殺了電影作為20世紀的新興藝術與已經存在了千百年的傳統藝術之間的根本性差別,企圖把電影強行納入傳統藝術的美學框架,改變它的大眾文化屬性,使它成為供少數人把玩、在由所謂的“精英分子”組成的小圈子裡互相吹捧的沙龍藝術。
謂予不信,請從其起源說起。
根據電影史的記載,早在19世紀的90年代,當電影還處於童年時期、電影理論尚未形成之時,歐洲的一些傳統藝術勢力十分強大的國家裡的一些藝術知識分子注意到了電影的“藝術潛力”,開始致力於把電影這門新興藝術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我們都知道,直到20世紀初,傳統藝術基本上仍然保持著由藝術保護人(宮廷、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養活藝術家、中下層人民與藝術欣賞無緣的老格局,大眾文化的興起尚在萌芽階段,在露天廣場上或鎳幣影院裡看電影的下層人民也完全沒有欣賞藝術的意識。這時,有一位叫里卡多·卡努杜的、名不見經傳的義大利藝術評論家站出來說:電影是一門具有巨大藝術魅力的“光的藝術”,應當是排在六種傳統藝術之後的“第七藝術”。他認為不能容許由商人利用電影來講故事牟利,喝令“讓商人走開”,把“電影還給藝術家”。他說的“藝術家”是指電影圈外的從事傳統藝術創作的人,如畫家、音樂家、舞蹈家等等,電影人在他眼裡是沒有資格被稱為藝術家的。這番言論得到了許多歐洲國家的藝術知識分子的喝彩和回響,“藝術電影”一詞於焉不脛而走。在“讓商人走開”的號召下,已經在世界電影市場上獨占鰲頭的法國百代公司向法國作家協會拱手稱臣,放棄大眾,不再“媚俗”,改走“藝術電影路線”,為“精英分子”服務。在創作上出現了與現代派藝術相呼應的先鋒派電影。在巴黎,出現了公開排斥普通觀眾的“老鴿籠”影院。其結果是:1.歐洲把世界電影市場拱手讓給了新興的好萊塢;2.在“藝術電影”的大旗下,“精英分子”大肆攻擊面向大眾的電影,說它是“惟利是圖”的、迎合大眾的低級趣味的“商業電影”,別有用心地誇大所謂“藝術與商業的對立”和“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對立”;他們還利用“藝術電影”的定義的模糊性,把“優質電影”和“精品電影”說成是“藝術電影”的同義詞,以此來壯大“藝術電影”的隊伍,嚴重攪亂了電影工作者和電影愛好者的思想。愛好電影的人們對此不可不察。
……

目錄

《一個國家的誕生》:閃電書寫的歷史
《大飯店》:豪華舞台上的眾生相
《一夜風流》:終於倒塌的“耶利哥城牆”
《摩登時代》:被異化的人
《憤怒的葡萄》:我們何去何從?
《公民凱恩》:威爾斯式的敘事與造型
《卡薩布蘭卡》:結局盡在不言中
《太陽浴血記》:類型片中的非類型化角色
《凡爾杜先生》:金錢的面孔
《碼頭風雲》:善惡的模糊邊界
《後窗》:誰在窗戶後面?
《桃色公寓》:追求真愛
《群鳥》:來自身邊的威脅
《畢業生》:從魚缸到泳池
《推銷員》:在我與世界之間
《巴頓將軍》:末代武夫與浪漫詩人的兩面像
《性愛寶典》:你渴望了解卻難以啟齒的一切事情
《飛越瘋人院》:被折斷的翅膀
《出租汽車司機》:盲打誤撞的都市“英雄”
《電視台風雲》:電視的真相
《現代啟示錄》:追溯人生
《藍絲絨》:一個偷窺者的奇思異想
《全金屬外殼》:全金屬外殼裡的那顆脆弱而迷惘的心
《基督最後的誘惑》:撒旦在我們體內
《生逢7月4日》:一個人的戰爭
《死亡詩社》:自由只是一副紙糊的翅膀
《性·謊言·錄像帶》:在欲望與謊言中滑翔
《塞爾瑪與路易絲》:反抗主流與回歸自然
《巴頓·芬克》:沒有打開的盒子
《女人香》:存在的理由
《殺無赦》:偶像的黃昏
《辛德勒的名單》:人類良知的燭光怎樣點燃
《阿甘正傳》:20世紀的行為藝術
《無敵愛美神》:現實與神話的同構
《美麗麗人》:致命的誘惑
《禁閉雙目》:在欲望與恐懼的雙駕馬車上
《毒品網路》:無所不在的戰爭
《美麗心靈》:在真實與虛構之間
《加勒比海盜》:盜亦有道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人類與機器的最終命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