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績效

對於生產主管來說,品質管理和控制的效果是評價其生產管理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生產管理績效是較弱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國內的民營企業,重視研發和銷售,但不重視生產,生產管理績效更是急需儘快提高的一個環節。 第三,“情”的建設主要是指企業文化的建設,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使企業的管理從法治逐步走向法治與文治並存。

什麼是生產管理績效

生產管理績效是指生產部所有人員通過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改善自己的工作態度,努力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及工作機會,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員工士氣、降低成本以及保證交期和安全生產的結果和行為。

生產管理績效的內容

生產部門的職能就是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計畫,從產品品種、質量、數量、成本、交貨期等市場需求出發,採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對企業的人力、材料、設備、資金等資源進行計畫、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相應地,生產管理績效主要分為以下六大主要方面:
1)效率
效率是指在給定的資源下實現產出最大。也可理解為相對作業目的所採用的工具及方法,是否最適合併被充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單位時間人均產量就會提高,生產成本就會降低。
2)品質
品質,就是把顧客的要求分解,轉化成具體的設計數據,形成預期的目標值,最終生產出成本低、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物美價廉的產品。產品品質是一個企業生存的根本。對於生產主管來說,品質管理和控制的效果是評價其生產管理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所謂品質管理,就是為了充分滿足客戶要求,企業集合全體的智慧經驗等各種管理手段,活用所有組織體系,實施所有管理及改善的全部,從而達到優良品質、短交貨期、低成本、優質服務來滿足客戶的要求。
3)成本
成本是產品生產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企業效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相對成本的高低,如果成本所擠占的利潤空間很大,那么相應的企業的淨利潤則相對降低。因此,生產主管在進行績效管理時,必須將成本績效管理作為其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
4)交貨期
交貨期是指及時送達所需數量的產品或服務。在現在的市場競爭中,交貨期的準時是非常重要的。準時是在用戶需要的時間,按用戶需要的數量,提供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一個企業即便有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檢測手段,能夠確保所生產的產品質量,而且生產的產品成本低、價格便宜。但是沒有良好的交貨期管理體系,不能按照客戶指定的交貨期交貨,直接影響客戶的商業活動,客戶也不會購買你的產品。因此交貨期管理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客戶進行商業活動的關鍵,不能嚴守交貨期也就失去了生存權,這比品質、成本更為重要。
5)安全
安全生產管理就是為了保護員工的安全與健康,保護財產免遭損失,安全地進行生產,提高經濟效益而進行的計畫、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安全生產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出現工作事故,不僅會影響產品質量、生產效率、交貨期,還會對員工個人、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甚至對國家也產生很大的損失。
6)員工士氣
員工士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離職率、出勤率、工作滿意度。高昂的士氣是企業活力的表現,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只有不斷提高員工士氣,才能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員工發揮最大的潛能,從而為公司的發展做出儘可能大的貢獻,從而使公司儘可能地快速發展。
因此,要想考訂生產管理績效,就應該從以上六個方面進行全面地考核。

生產管理績效的提高[1]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生產管理績效是較弱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國內的民營企業,重視研發和銷售,但不重視生產,生產管理績效更是急需儘快提高的一個環節。為了提高生產管理績效,必須從多個方面一起入手,才能儘快提高生產管理績效。
如何提高生產管理績效?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論和方案,但是,不管是何種理論和方案,都以提高生產管理績效為目的。我個人認為:提高生產管理績效的具體措施主要從“法”、“理”、“情”三個方面入手,通過“法”、“理”、“情”的建設,實現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並實現以下目標:建立一套完備的管理制度,使生產部的管理逐步從人治走向法治,從法治走向法治與文治並存;改變員工的思想觀念,使員工從內心認可、理解企業的文化和發展戰略;豐富員工的知識、提高員工的技能、改變員工的態度、提高員工的執行力;使個人的發展目標和生產部、企業的發展目標相結合、相統一;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及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給員工提供一個能超水平發揮自己能力的舞台,使員工能超水平發揮自己的能力,為生產部和公司的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最終使生產部的生產管理績效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提高。
首先,“法”,是指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激勵機制、監督機制、創新機制、用人機制等。通過法的建設,建立一套完備的管理制度,使企業的管理逐步從人治走向法治。對中國企業來說,法治建設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受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薰陶,中國人不重視法治,而重視人治,因此,要管理中國的企業,首先要進行基本的法治建設,不斷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範,來規範、約束、統一人的思想、觀念及行為。儘可能讓更多的東西制度化、標準化,讓所有員工知道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哪些是不允許做的?“法”的建設最重要的是執行,就是要嚴格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從嚴,行之貴力。國內很多企業也建立了很多制度,但在執行時卻發生了很多變化,實際執行的效果很差,如執行的力度不夠,執行不嚴格,沒有做到公平、公正等。
第二,“理”的建設主要是指對員工的培訓、教育。培訓的真正價值在於企業員工、各級領導及至整個企業、整個團隊都得到了提升和發展,同時也在培訓中使團隊的成員之間加深了解、增進溝通。通過培訓、教育,不斷豐富員工的知識,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能、素質和職業道德,讓員工明事理、辨是非,提高員工的上進心、積極性,使員工擁有遠大的理想、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教育員工有一個好的工作態度,提高員工自主管理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培訓,企業必須通過培訓來改變人的行為以適應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改變人的行為的能力將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第三,“情”的建設主要是指企業文化的建設,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使企業的管理從法治逐步走向法治與文治並存。企業文化又稱為公司文化,它最普遍的定義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企業塑造企業文化,就是要總結提煉出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明確自己企業的靈魂所在,最終用來指導企業做什麼、怎么做,指導員工怎么做、怎么想,讓這個靈魂發出“無聲”的命令,發出心靈的呼喚,發揮無形的導向作用。通過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培養員工對企業的深厚感情,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提高員工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使公司員工能夠真正做到團結、合作,從而使生產部管理績效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提高。企業文化不僅影響人們之間相互交往的方式,還在人們日常的具體工作中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影響員工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影響企業的運轉。在企業文化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儘量使它能夠看到效果,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文化的正確性及價值,只靠說是不行的。你可以用言辭創造利潤掛帥文化,但是你要用你的行為使其行之有效。同時,一旦做出了決定,就要全力以赴地實施它。

參考文獻

堅鵬.如何提高生產管理績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