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級負離子

生態級負離子

生態級負離子是一種等同於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 ,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特點。空氣負離子按其遷移距離和粒徑大小分為:大、中、小三種離子。對人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生態負離子。因為只有生態負離子才易於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大自然中的空氣負離子之所以造就眾多長壽村,是因為生態負離子比例高,生態負離子由於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從而在長壽地區上空形成負離子浴環境。

基本信息

生態級負離子是一種等同於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特點。空氣負離子按其遷移距離和粒徑大小分為:大、中、小三種離子。對人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生態負離子。因為只有生態負離子才易於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大自然中的空氣負離子之所以造就眾多長壽村,是因為生態負離子比例高,生態負離子由於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從而在長壽地區上空形成負離子浴環境。

生態負離子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結構圖

定義

空氣負離子也叫負氧離子,是指獲得多餘電子而帶負電荷的氧氣離子。它是空氣中的氧分子結合了自由電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電(閃電)現象、光電效應、噴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圍空氣電離,形成負氧離子。負氧離子在醫學界享有“維他氧”、“空氣維生素”、“長壽素”、“空氣維他命”等美稱。

生態級負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是一種等同於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也有資料稱其為小粒徑負離子。具有遷移距離遠、活性高的特點,空氣負離子按其遷移距離和粒徑大小分為:

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生態級負離子。因為只有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才易於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大自然中的空氣負離子之所以造就眾多長壽村,是因為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比例高,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由於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從而在長壽地區上空形成負離子浴環境,目前很多負離子家電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為採用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很難生成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對人體的醫療保健作用一般,只有除塵降塵作用,一般用在空氣淨化領域較多。

生態級負離子就是小粒徑負離子

當我們在空調房或超潔淨的實驗室內頭昏腦漲的時候,來到森林或海邊立感神清氣爽,這就是自然界看不到摸不著無色無味的負氧離子的作用。

清華大學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如下定義:

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對人體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

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離子遷移率大於0.4c㎡/(V`s)為小離子,小於0.04/(V`s)為大離子,介於兩者之間則為中離子。接近分子大小的荷電原子團或分子團,都屬於小的空氣離子。這些小的空氣離子具有高的運動速度,在大氣中互相碰撞,又不斷聚集,形成大離子或中離子。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而其中的小負氧離子、或稱之為小負氧離子團,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離子在單位強度(V/m)電場作用下的移動速度稱之為離子遷移率,它是分辨被測離子直徑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空氣離子直徑越小,其遷移速度就越快。離子遷移率是表達被測離子大小的重要參數。離子運動速度與離子直徑成反比,而離子遷移率與離子運動速度成正比,故離子遷移率與離子直徑成負比。而小粒徑負離子,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於透過人體血腦屏障,進入人體發揮其生物效應。目前傳統的負離子生成技術無法生成小粒徑負離子,只有採用了負離子轉換器技術、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才能產生小粒徑的負離子。

生態級負離子的特徵

1.粒徑小

2.活性高

3.擴散距離遠

4.抗氧化性:負離子的抗氧化性是一種基本化學原理,化學反應就是電子層上電子的交換,失去電子的分子(團)或原子顯示正電性叫正離子,獲得多餘電子的分子(團)或原子顯示負電性叫負離子。負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可以補充給老化細胞或血球電子。在生物體內,脂質的電子被搶奪,會氧化成老年斑;蛋白質的電子被搶奪,細胞功能將失常;基因的電子被搶奪,就會得癌症。在生物體內,這種搶奪電子的物質被稱為“自由基”,從量子醫學層次講,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氧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電子補充給自由基後,自由基被還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轉變為氧分子O2。

生態級負離子的作用

空氣中含有氧,這個氧是不帶電的中性氧分子,可是1889年德國科學家Elster發現空氣中不僅有不帶電的中性氧分子,還有帶電的氧離子存在,這就是空氣負氧離子。可是它有什麼意義呢,當時並不知道,直到1902年,美國學者Aschkinass明確了它的生物學意義以後,人們才逐漸認識到空氣負離子的四大功能。他們通過大量的實踐、探索、積累,建立了一系列臨床模型,逐步形成了這一學科的理論基礎,並於1996年研製成功了全球第一台醫用負離子治療儀。可使破環生命體健康的酸性、氧化、活性氧、乳酸等因素逐漸減少,激活細胞組織的新陳代謝,給生命體內部創造良好的環境,造就健康的身體。從而加強生命體自身的恢復力與自然治癒能力,進而克服疾病。

1.衛生保健

生態級負離子是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的一種物質。當人們通過呼吸將生態級負離子送進肺泡時,能刺激神經系統產生良好效應,經血液循環把所帶電荷送到全身組織細胞中,能改善心肌功能,增強心肌營養和細胞代謝,提高免疫能力,促進健康。人吸入一定濃度的生態級負離子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人精力充沛,健康長壽。如吸入相當量的生態級負離子,還能驅除哮喘、高血壓、神經衰弱、肺氣腫、冠心病等疾患。由於這種負離子對機體的明顯作用,故它將成為一項重要的室內衛生狀況的評價指標。

2.最佳化空氣

由於環境污染產生了大量的正離子,而負離子數在明顯減少,人們希望改善居室和工作環境的空氣品質,享受到大自然濃度的空氣負離子。人體的自然防衛只能對付大顆粒的煙塵,而對低於1~2μm的顆粒就無能為力了。因而這些微粒能順利進入肺內而引起各種疾病。負離子纖維中的負離子在空氣中呈“Z”字形移動,很容易給細菌、灰塵、煙霧微粒以及水滴等輸送負電荷,電荷能中和空氣中的塵埃、細菌、病毒等物質,與這些微粒聚集成球後落到地面,使污濁空氣轉化成新鮮清淨的空氣,從而淨化空氣。

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生態級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澱,有效除去空氣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甚至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生態級負離子對空氣的淨化作用是源於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並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 實驗證明,飄塵直徑越小,越易被負離子沉澱。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生態級負離子的衛生保健

(1)、消煙、除塵:負離子能迅速中和空氣中屬於正離子的焦煙、“二手菸”、油煙及飄塵。

(2)、改善空氣結構:人每天需要130億個負離子,而我們居室,辦公室,娛樂場所等環境僅能提供約2-20億個負離子,往往容易導致肺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3)、改善肺功能:吸入負離子30分鐘後,肺能增加氧氣吸收量20%,而多排出14.5%二氧化碳。

(4)、改善心肌功能:有明顯降壓作用,可使人精神振奮。提高工作效率。

(5)、促進新陳代謝:負離子能少許活肌體多種酶,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睡眠。

(6)、增強肌體抗病能力:負離子可改善肌體的反應性,增強肌體抗病能力。

(7)、空氣負離子對過敏性花粉熱、支氣管哮喘、上呼吸道黏膜炎等均能起到緩解或治癒作用。

生態級負離子的發生技術

1.在2010年,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生成技術就已經問世。據新華社和光明日報報導,負離子轉換器技術的出現,有效克服了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瓶頸,能生成等同於大自然的小粒徑、高活性負離子。該技術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授權專利。同時,將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配合使用,能產生高純度的小粒徑的負離子,不含臭氧和其它衍生物。這兩項專利技術的專利證號分別是:專利號ZL201010167796.1專利號ZL201020263299.7。

2.2014年,代表著負離子生成最尖端技術的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正式問世,在實現人工負離子生態化的同時,更是大大減少了負離子發生器的體積和厚度。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專利號201220433901.6)由陶瓷壓電負離子發生器和離子變換器(專利號201110146958.8)兩部分組成。陶瓷壓電變壓器可以抑制和消除傳統的負氧離子發生器採用的線圈型變壓器產生正離子等不利影響,減小負氧離子發生器的體積和厚度;離子變換器是負離子轉換器的升級版,其實質是套用於負離子發生器的脈衝頻率增強器。脈衝頻率增強器能有效提高負離子的脈動能量,使利用此技術的空氣負離子功能電器產生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氧離子。同年,具有污染物收集功能的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獲得國家專利 (專利號:2014206451240),具有污染物收集功能的生態負氧離子生成技術是在負離子轉換器及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的基礎上增加了具有污染物收集功能的污染物收集器,負離子系統釋放出大劑量、高濃度的負離子迅速擴散至空間內 ,和各類污染物結合併使之帶上負電,被正電位的污染物收集器利用正負相吸原理收集吸附,從而大大提高了淨化效率,污染物收集器只需定期取下清洗就可重複使用 。

生態級負離子的技術介紹

1.負離子轉換器技術

負離子轉換器負離子轉換器

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可以將人工生成的負離子轉換成等同於大自然的小粒徑負離子。小粒徑負離子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可在4—5米的範圍內形成負離子浴環境,無需安裝風機,真正實現了“零”噪音。

負離子轉換器專利號:ZL201010167796.1

2.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

富勒烯是採用納米技術製造的電觸媒材料,是一種接近超導的材料,電阻幾乎等於零。在電離子通過該材料時,會產生強大的共振效應,因此極利於電離子的游離析出,所以不像傳統的離子釋放材料(普通碳纖維金屬等)需要很強的電流。只需比較微弱的電流即可釋放大劑量、高純度的負離子。可在空間形成純淨的生態負離子浴環境。同時沒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輻射等衍生污染物產生。是與大自然最接近的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技術。

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專利號:ZL201020263299.7

3.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

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專利號201220433901.6)由壓電陶瓷負離子發生器和離子變換器(專利號201110146958.8)兩部分組成。壓電陶瓷變壓器可以抑制和消除傳統的負氧離子發生器採用的線圈型變壓器產生正離子等不利影響,減小負氧離子發生器的體積和厚度;離子變換器是負離子轉換器的升級版,其實質是套用於負離子發生器的脈衝頻率增強器。脈衝頻率增強器能有效提高負離子的脈動能量,使利用此技術的空氣負離子功能電器產生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氧離子。

示意圖示意圖

4.生態負離子生成系統介紹

生態負離子生成系統由生態負離子晶片(Ecologicalanionchip)及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Nanofuiierenenegativeionrelease)構成。生態負離子晶片將壓電陶瓷負離子發生器及離子變換器(Ionconverter)高度集成,不僅實現了生態級負離子的生成,而且極大的減小了負離子產品的體積,是目前全球最為領先的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離子變換器是負離子轉換器的升級版,其實質是套用於負離子生成系統的脈衝頻率增強器。脈衝頻率增強器能有效提高負離子的脈動能量,使利用此技術的空氣負離子功能電器產生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氧離子。富勒烯是採用納米技術製造的電觸媒材料,是一種接近超導的材料,電阻幾乎等於零。在電離子通過該材料時,會產生強大的共振效應,因此極利於電離子的游離析出,所以不像傳統的離子釋放材料(普通碳纖維金屬等)需要很強的電流。只需比較微弱的電流即可釋放大劑量、高純度的負離子。可在空間形成純淨的生態負離子浴環境,沒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輻射等衍生污染物產生。是目前解決負離子生成系統產生衍生物最為有效的技術。

生態級負離子的鑑別:

1、儀器檢測:由於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特點,所以可以通過看負離子的遷移距離來鑑別,具體操作如下:取負離子產品一台,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用負離子檢測儀檢測,只能在負離子發射口15-30公分處檢測到負離子,在1米以外的地方就檢測不到的屬於大粒徑的負離子。在3-4米的地方仍然能檢測到負離子的屬於生態級負離子。特別要注意的是,必須是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檢測,其結果才準確、可靠。

2、看技術:看是否採用了負離子轉換器技術。目前只有負離子轉換器技術能夠實現人工生成生態級負離子。

3、效果實驗: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生態級負離子。因為只有生態級的負離子才能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由於生態級的負離子容易進入人體,因此可以通過實驗看負離子是否快速進入人體來確定。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的專家們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剛進入人體還未來得及被人體轉化吸收的負離子可以通過電導率極高的納米級碳素(富勒烯)尖端電極釋放出來。因此可以通過一個實驗裝置將進入人體的負離子釋放到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生態級負離子。實驗方法:使人在負離子發射視窗吸入負離子,同時用手觸碰實驗裝置的尖端電極的一端,尖端電極另一端放在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

生態級負離子的誤區

由於生態級負離子是負離子中對人體效果最好的,所以很多負離子生成廠家對外宣稱自己是0.004納米的負離子,等等這類的說法,都是不負責任的,沒有依據的,生態級負離子是根據遷移距離來定義的,生態級負離子不是單指其粒徑小,其特點是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才是生態級負離子的定義標準。由於負離子的粒徑目前沒有測試儀器測定,所以一些不法廠家就宣傳自己的是零點几几納米的,我們知道由於空氣中的負離子主要是負氧離子和若干個水分子結合而成的,而在高中物理:氧原子半徑0.074納米,在不考慮原子結合間隙的情況下,一個氧分子的直徑是0.3納米左右,水分子的直徑0.4納米,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最小的負離子都在1納米左右。凡此不負責任、不通過依據來宣傳的,消費者可以通過生態級負離子的鑑別中提到的三點來鑑別,不要輕信不法產品的誇大宣傳,不可信賴。

生態級負離子對疾病的作用

對心腦血管系統的作用機理

血液中的正常紅細胞、膠體質點等帶負電荷,它們之間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離,而病變老化的紅細胞由於電子被爭奪,帶正電荷,由於正負相吸、則將紅細胞凝聚成團。負離子能有效修復老化的細胞膜電位,促使其變成正常帶負電的細胞,負負相斥從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減慢。同時負離子能加強血液中膠體質點本身負極性趨勢,使血漿蛋白的膠體穩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狀態。

臨床實驗表明:負離子可有效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調整心率使血管反應和血流速度恢復正常,從而對緩解心絞痛,恢復正常血壓有良好效果,通過心電圖X線發現,負離子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營養不良狀況。基於以上兩種機能,空氣負離子對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

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機理

臨床試驗表明:空氣負離子通過促進單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脫氨基作用,降低腦及組織內的5-HT(5-羥色胺)水平,引起內分泌及神經系統明顯的生理變化,對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及植物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從而有效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食慾,對改善睡眠、神經衰弱有良好效果。

對呼吸系統的作用機理

臨床研究發現:負氧離子能有效加強氣管黏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影響上皮絨毛內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從而具有緩解支氣管痙攣、增加肺活量、調整呼吸頻率、鎮咳等功效。負離子還能促進鼻黏膜上皮細胞(多個鼻)的再生,恢復黏膜的分泌功能。對哮喘、氣管炎、兒童百日咳等疾病有良好效果。

對惡性腫瘤的作用機理

負氧離子對癌症的治療原理在原第四軍醫大學主任醫師、清華大學博導陳景藻所著的國家重點圖書《現代物理治療學》中有詳細的描述:

眾多的醫學研究及臨床試驗證明:人體細胞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不飽和電子物質),進入人體後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奪取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形成畸變的分子而致癌。該畸變分子由於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臨近分子的電子,又使臨近分子也發生畸變形成惡性循環。這樣惡性循環就會形成大量畸變的蛋白分子。這些畸變的蛋白分子繁殖複製時,基因突變,形成大量癌細胞,最後出現癌症。而當自由基或畸變分子搶奪了基因的電子時,人就會直接得癌症。人體得到負離子後,由於負離子帶負電荷,有多餘的電子,可提供細胞缺失的電子,從而阻斷惡性循環,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空氣負離子療法不僅能抑制癌細胞還能夠預防癌症的產生,是一種標本兼治的自然療法。而負氧離子就存在於我們身邊,它是空氣中的氧分子結合自由電子形成的,自然界的放電現象、光電效應、噴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圍的空氣電離產生空氣負離子。

對糖尿病的作用機理

越來越多的基礎及臨床研究表明氧化壓力(應激)狀態與糖尿病的病理改變密切相關。高血糖狀況下,因多元醇代謝的亢進,葡萄糖的自身氧化,氧化磷酸化等引起活性氧自由基過量產生,非酶糖化反應使SOD等抗氧化能力降低,引發氧化壓力(應激)狀態,損傷生物大分子,改變細胞內信息傳遞,損傷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的機能障礙,促進血栓形成及LDL的氧化,也通過改變細胞內信息傳遞,增強MCP-1等付著因子,VEGF等生長因子的表達,引起糖尿病的血管機能障礙。活性氧自由基也通過活化c-Jun激酶,NF-kappaB等,使胰島素底物(IRS)蛋白磷酸化,加速IRS-1的降解,引起胰島素抵抗。另外多元醇代謝的亢進引起PKC活化,糖化終末產物增加,蛋白質機能改變,細胞內運輸障礙,引發細胞凋亡等,引起糖尿病神經功能障礙。

抗氧化治療已被大量的基礎和臨床試驗證明是糖尿病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生物體內,這種搶奪電子的物質被稱為“自由基”,從量子醫學層次講,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負氧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電子補充給自由基後,自由基被還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轉變為氧分子。負離子能直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質的氧化等,也能改善SOD酶活性,調節植物神經系統,改善體內酸性環境,從而增強Na+/H+通道,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改善細胞內糖代謝等,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有益。

生態級負離子臨床實踐

1、使各組織細胞活化、增強免疫力,對於維持人體健康具有極大的作用;

2、使細胞新陳代謝旺盛、提高其自然治癒力,防止細胞老化、創造年輕的身心;

3、使體內蓄積的廢物或毒素及造成神經、肌肉疼痛等原因的物質----弱酸被迅速分解掉,從而消除疼痛及疲勞;

4、中和正離子並使其還原,能夠消除肌肉緊張、減輕精神壓力,對於失眠症具有超乎尋常的效果;

5、恢復血管的彈性,促進毛細血管微循環的順暢,改善肢端冷感症;

6、使細胞活化、改善過敏體質、強化身體的抵抗力、根治異位性皮膚炎;

7、及時排除皮膚內的廢物,促進皮膚細胞活化,對於美容具有超群的療效;

8、使酸性化的生物體變成弱鹼性,促進細胞組織的膠原蛋白生成,並分解、燃燒糖,因此對於糖尿病具有驚人的效果。

生態級負離子對空氣的最佳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檢測報告認定,空氣負離子生成機可以有效消滅可入肺顆粒物的危害,負氧離子生成機不需要濾網不需要風機,而是通過釋放負離子清除空氣中的小粒徑微粒,從而顯著減少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PM2.5的數量和顆粒物上所帶有的細菌及病毒。北美已開發國家早運用負離子技術來消除PM2.5帶來的危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科學研究發現,負氧離子能與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並聚成球落到地面.從而起到殺菌和消除異味(香菸煙霧、裝修材料中釋放的有害氣體所產生的異味等)的作用。當室內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飄塵直徑越小,越易受負氧離子作用而被沉澱,所以在含有高濃度負氧離子的空氣中,直徑1um以下的微塵、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

改善室內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室內的負氧離子含量。科學實驗表明,被譽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有利於身心健康,空氣中負氧離子就能夠有效分解甲醛、甲苯等裝修污染物,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是解決裝修污染的不錯選擇。針對空氣負離子清除甲醛的功效,中科院經實驗證實,人工生成的小粒徑負離子清除甲醛的有效率達73.33%以上,長期使用達99%。。裝修新房去除異味可用負離子來清除室內異味。

負離子對空氣品質的最佳化,無論從原理、適用範圍還是效果上來看,都遠遠優於傳統的濾網式空氣淨化模式。

美國環保署EPA實驗室研究發現對於空氣淨化(除塵)而言主要有三種清除粉塵的方法:

1)布朗運動(BrownianDiffusion)--對越小的粒子,效應越強。

2)濾網攔截(Interception)--對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

3)負氧離子中和沉降(ionNeutralization)--對越小的粒子,效果越好。

2.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生態級負離子(小粒徑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澱,有效除去空氣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甚至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生態級負離子對空氣的淨化作用是源於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並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實驗證明,飄塵直徑越小,越易被負離子沉澱。

3.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專家組編寫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套用》一書中也多次講到:空氣中的輕離子(小粒徑負離子)對小至0.01微米、在工業上難以除去的的微粒飄塵,有百分之百的沉降去除效果。

4.中科院專家、清華大學博導、教授林金明先生編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多次講到:

當室內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對可入肺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所以在含有高濃度小粒徑負離子的空氣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徑1微米以下的微塵、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

5.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檢測報告認定,空氣負離子生成機可以有效消滅可入肺顆粒物的危害,負氧離子生成機不需要濾網不需要風機,而是通過釋放負離子清除空氣中的小粒徑微粒,從而顯著減少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PM2.5的數量和顆粒物上所帶有的細菌及病毒。北美已開發國家早運用負離子技術來消除PM2.5帶來的危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6.2011年12月27日日本國家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日本東邦醫科大學的淺申蒔博士、日本大學的中川正吉博士等數專家發布研究結果證實:生態級負離子是室內環境應對PM2.5最佳方法

空氣負離子具有潔淨空氣的作用

除塵作用:小粒徑的負氧離子可以與空氣中的污染物相互作用、複合、擴散而影響污染物的變換,或作為催化劑在化學過程中改變痕量氣體的毒性。小至0.01微米、在工業上難以除去的的微粒飄塵,亦有明顯的沉降去除效果。

抑菌、除菌作用:負氧離子具有較高的活性,有很強的氧化還原作用,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或細胞原生質活性酶的活性,從而達到抗菌殺菌的目的。在高濃度的負氧離子環境中,經測定,空氣中黴菌、細菌數可降低90%以上。

除臭作用:空氣負離子能與空氣中的有機物起氧化作用而清除其產生的異味,因而具有清潔空氣的作用。

除甲醛:改善室內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室內的負氧離子含量。科學實驗表明,被譽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有利於身心健康,空氣中負氧離子就能夠有效分解甲醛、甲苯等裝修污染物,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是解決裝修污染的不錯選擇。針對空氣負離子清除甲醛的功效,中科院經實驗證實,人工生成的小粒徑負離子清除甲醛的有效率達73.33%以上,長期使用達99%。。裝修新房去除異味可用負離子來清除室內異味。

生態級負離子的濃度

空氣負離子對人體有百益而無一害,科學研究證明:人體適宜的負離子含量(濃度)為3~4萬個/平米

關於空氣負離子 對人體益處的研究至今為止已經有100多年,國內外的大量專家做了大量的科學實驗,各個濃度範圍的都有,而且這裡面包含大量的“臨床實驗“”臨床雙盲實驗”雖然研究的方向是對人體的有益性,但至今沒有發現高濃度的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對人體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詳情請參照“空氣負離子臨床試驗報告及研究文獻集”),因此“負離子對人體有害嗎?”以及“空氣負離子的危害”純屬無稽之談。

那么,人體適宜的負離子含量(濃度)是多少呢?我們認為單純討論負離子的濃度沒有意義,大部分負離子發生器只有儀器附近才有較高的負離子濃度,一米以外濃度就非常低了或者根本測不到,即便是新近最尖端的技術-----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技術(2012年由森肽基生態級負離子研發團隊研發)通過採用離子變換器(負離子轉換器升級技術),使設備產生小粒徑負離子(也即輕離子), 也只是把一個30平米左右的房間負離子濃度調節至3-4萬個/平米(負離子在空氣中存在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幾秒到幾十秒,即便是“負離子之鄉”——世界著名長壽村廣西巴馬的含量/濃度也只有3~4萬),所以某知名教授所述的房間內負離子濃度達到上百萬個的情況根本不存在。到目前為止的研究既沒有發現高濃度的負離子對人體有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的報告,也沒有“人體適宜的負氧離子濃度是多少”的定論。基於此我們認為在室內營造出等同於最宜居最利於長壽的自然環境的濃度最為科學合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