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

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

《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是2005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文宗。

內容簡介

《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是《生態學熱點研究叢書》之一。生態產業是利用生態學經濟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組織起來的,基於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網路型、進化型產業。《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以食物鏈為線索,試圖從新的視角透視產業生態學和生態產業。《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分析了食物鏈的類型和特點,闡述了食物鏈和生態產業的關係,對食物鏈的研究方法和理論作了初步的總結,提出食物鏈設計的原則,進而系統闡述生態產業的理論基礎理論-----產業生態學,分析生態產業的類型和特點。最後,《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對生態產業的主要類型即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建築和生態衛生分別作了具體介紹,以期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具體的技術手段。《生態產業與產業生態學》既有系統的理論闡述,又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可作為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以及相關企業的科技人員和其他人士的參考書。

目錄信息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關於食物鏈1

一、食物鏈的本質1

二、食物鏈的類型2

三、食物鏈的特點3

第二節 食物鏈研究的意義6

一、對食物鏈的研究有助於深入了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6

二、食物鏈理論是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的理論基礎7

三、對食物鏈的研究有助於解決食品安全問題8

四、食物鏈理論和方法是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理論依據和

技術手段10

五、從新的角度透視生物多樣性和生物保護問題12

第三節 食物鏈與生態產業13

一、生態產業的產生13

二、食物鏈與生態產業的關係14

第二章 食物鏈的研究方法和理論16

第一節 食物鏈(網)的研究進展16

一、國外研究進展16

二、我國研究概況17

第二節 食物鏈的基本研究方法20

一、同位素技術20

二、螢光物示蹤定量檢測法(quantative analysis by

fluorescence trace technology)24

三、能流分析方法25

四、環分析方法 (loop analysis) 27

五、相似性測度方法30

第三節 食物鏈的基本原理31

一、食物鏈的長度理論31

二、食物鏈的結構理論32

三、食物鏈(網)的控制理論32

四、食物鏈的營養動態理論33

五、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34

第四節 食物鏈研究的發展趨勢35

一、食物鏈理論研究將進一步深入與完善,其認識自然和

預測世界的功能有所提高35

二、食物鏈研究將拓寬其時空範圍,為人類認識營養關係的

區域差異性和生物進化規律提供相關的依據35

三、食物鏈研究方法將更加豐富多樣,定性和定量、室內實驗和

野外考察、數學模型和與計算機模擬相結合趨勢明顯35

四、食物鏈理論的套用日益廣泛,各種設計技術更加成熟36

第三章 食物鏈設計37

第一節 食物鏈的設計原則37

一、食物鏈設計的含義37

二、食物鏈設計原則37

第二節 食物鏈的設計與構建39

一、食物鏈加環39

二、食物鏈結構設計45

第三節 典型案例分析45

一、食物鏈與黃鱔生態工程45

二、食物鏈和水花生資源化利用49

第四章 產業生態學理論52

第一節 產業生態學發展史52

一、產業生態學的定義52

二、早期的重要探索53

第二節 產業生態學原理56

一、產業生態系統56

二、產業生態學的基本原理57

第三節 產業生態學主要研究內容63

一、產業生態學的研究目標和領域63

二、產業生態學的研究內容64

第四節 產業生態學發展趨勢69

第五章 產業生態學方法71

第一節 產業生態學設計方法71

一、工業代謝71

二、物質流分析73

三、原子經濟75

四、生態重組75

五、生命周期評價、設計76

六、可持續消費82

七、生態產業園建設82

第二節 產業生態學管理方法--生態管理88

一、生態管理的發展和實質88

二、生態管理方法89

第三節 產業生態學評價方法99

一、生態足跡 (ecological footprint) 99

二、能值分析法102

三、生命周期評價 (LCA) 110

四、市場價值法110

五、疾病成本法111

六、機會成本法111

七、置換成本法111

八、影子工程法112

九、旅行成本法112

十、意願調查評估法113

第六章 生態產業115

第一節 生態產業基本類型115

一、生態產業與傳統產業115

二、生態產業的基本類型117

第二節 生態產業設計118

一、區域水平產業經濟規劃118

二、生態產業設計120

第三節 生態產業與可持續發展125

一、生態危機的根源--資源耗竭與污染負荷超載的悖論125

二、可持續發展127

三、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戰略--師法自然,實現資源的

可持續利用,建立生態文明129

第七章 生態工業135

第一節 生態工業的內涵及發展135

一、生態工業的興起135

二、工業體系的進化過程137

第二節 工業生態學理論139

一、工業生態學的定義139

二、工業生態學的研究領域與特點140

第三節 生態工業與工業生態園區144

一、生態工業與工業生態園區144

二、國外生態工業園區建設145

三、國內生態工業園區建設148

第四節 中國生態工業的可持續發展150

一、工業生態學的理論啟示150

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與可持續發展152

第八章 生態農業157

第一節 生態農業的內涵與發展158

一、生態農業的興起158

二、國內外生態農業的發展161

第二節 典型的生態農業類型及模式165

一、生態農業的技術體系165

二、生態農業的典型模式167

第三節 生態農業產業與生態農業園區174

一、生態農業產業化174

二、生態農業園區176

第四節 中國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178

一、中國生態農業與世界可持續農業比較178

二、中國生態農業的主要技術措施及實踐180

三、中國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181

第九章 生態旅遊184

第一節 生態旅遊的內涵與發展185

一、生態旅遊的興起185

二、生態旅遊地與生態旅遊者行為189

第二節 生態旅遊的理論與實踐192

一、生態旅遊規劃192

二、生態旅遊規劃實踐193

第三節 生態旅遊產業化198

一、生態旅遊市場198

二、生態旅遊產業結構199

第四節 中國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202

一、中國的生態旅遊發展現狀202

二、中國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203

第十章 生態建築與生態小區207

第一節 生態建築與人居生態環境207

一、什麼是生態建築207

二、生態建築應遵守的幾個原則208

三、生態建築的幾個策略209

四、幾種代表性的生態住宅211

第二節 生態建築材料213

一、生態建築材料的本質和特徵213

二、我國生態建築材料的發展戰略214

第三節 生態小區規劃214

一、生態小區內涵及其特點214

二、生態小區規劃215

第十一章 生態衛生217

第一節 生態衛生的內涵217

一、生態衛生的定義217

二、生態衛生的特點217

第二節 生態衛生的發展歷史217

一、國際概況217

二、我國發展歷史218

第三節 生態衛生的類型218

一、生態衛生的基本類型218

二、生態衛生的功能219

第四節 生態廁所219

一、生態廁所的地位219

二、生態廁所的結構和功能220

三、糞尿分集式生態衛生廁所的建造技術222

參考文獻2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