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產業研究

生態環境產業研究

《生態環境產業研究》是由薛占海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作 者: 薛占海

叢 書 名:出 版 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ISBN:9787501786572 出版時間:2008-10-01版 次:1頁 數:251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環境科學

內容簡介

《生態環境產業研究》以生態環境產業為研究對象,採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理論與實際、案例分析與系統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遵循從理論到實踐、從一般到特殊的原則,以現有生態環境理論為基礎,將產業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等相關學科進行融合,研究了我國發展生態環境產業的需求和制約因素,論證了產業結構的形成和發展、產業結構變動和經濟成長的關係、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和產業結構演變的模式。從農業生態產業的視角探索了生態環境產業模式的選擇,構建了生態環境產業的理論模式,提出了促進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本書在理論上,既為生態環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又有利於促進生態環境產業理論的發展;在實踐中,對於各級領導特別是決策部門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生態環境產業研究》一書有以下特色:
第一,界定了生態環境產業的內涵及特徵。《生態環境產業研究》一書認為生態環境產業就是將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融為一體的產業,就是以生態環境為主體,形成產業鏈條的產業。這就要求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在恢復生態和環境重建中發展產業,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實現區域內資源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生態環境產業研究》分析了生態環境產業的特徵,界定了生態環境產業的基本特徵,揭示了生態環境產業與其他經濟部門的根本差別;界定了生態環境產業的運行特徵,揭示了生態環境產業運行主體之間的特殊關係;界定了生態環境產業的發展特徵,揭示了產業成長的條件、產業進步的驅動因素、產業結構變化的規律,從產業間競爭以及產業發展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角度探索了資源配置問題。
第二,研究了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的需求因素。《生態環境產業研究》一書從環境破壞推動、經濟環境政策推動、公眾環境消費意識促進、產業國際轉移和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等方面論述了對生態環境產業的需求問題。認為只有發展生態環境產業,構建節約型的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資源約束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生態環境產業形成以後,通過對國民經濟生產部門、服務部門、貿易部門及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來帶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作者簡介

薛占海,1963年9月出生,陝西清澗人,經濟學博士。長期在基層工作,先後在鄉(鎮)、區(縣)及市政府任職,對經濟工作尤其是“三農”問題關注頗多。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區域經濟學和農業經濟學兩個方面。圍繞生態環境產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等問題先後在《求是》、《人民日報》理論版、《林業經濟》、《西北大學學報》和《陝西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延安發展特色經濟的思考與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等著作3部;主持參與“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水蝕風蝕複合區生態治理模式與示範研究”(2006037019006)、國家社科基金“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05XJY017)等課題6項。
·查看全部>>

目錄

1 導 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對象與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框架結構
2 生態環境產業研究文獻綜述
2.1 環境產業的研究狀況分析
2.2 生態環境的研究狀況分析
2.3 一個新的分析視角——生態環境產業研究
3 生態環境產業研究的理論基礎
3.1 產業組織理論
3.2 產業結構理論
3.3 環境經濟學理論
4 生態環境產業的內涵、特徵及其類型研究
4.1 生態環境產業的內涵
4.2 生態環境產業的特徵
4.3 生態環境產業的類型
4.4 生態環境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5 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的需求問題研究
5.1 產業結構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
5.2 生態環境產業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
6 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研究
6.1 資源環境的制約
6.2 技術因素的制約
6.3 產業基礎的制約
6.4 管理機制的制約
7 生態環境產業的模式研究
7.1 生態環境產業的理論創新研究
7.2 生態環境產業的模式研究
7.3 生態環境產業評價方法
8 生態環境產業的支持系統研究
8.1 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
8.2 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的產業組織支持體系
8.3 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的產業支持體系
9 生態環境產業的實證研究——以吳起生態環境產業的發展為例
9.1 吳起生態環境產業的基本情況分析
9.2 吳起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分析
9.3 吳起生態環境產業發展中的農業綜合生產力績效分析
10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近年來,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問題。如何解決日益緊迫的資源環境同工業化加速及經濟成長的矛盾,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薛占海博士的《生態環境產業研究》一書,無疑是一種新的探索。
薛占海博士長期在基層工作,先後在鄉(鎮)、區(縣)及市政府任職,對經濟工作尤其是“三農”問題關注頗多。他不僅工作有魄力,勤于思考,勇於探索,而且在繁忙的工作中,堅持認真學習,經常有新的成果面世。印象很深的是,在2000年他與惠寧教授出版了《延安發展特色經濟的思考與研究》一書,在延安經濟領域引起了很大反響。他在擔任吳起縣長、書記的5年中,正是吳起退耕還林由“封得住、退得下、還得上”向“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轉變的關鍵時期。這個當時由於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積最大而成為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範縣的吳起縣,如果退耕還林出現問題,勢必給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退耕還林工作造成影響。薛占海博士積極帶領全縣人民在開發石油的同時,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培育生態產業,並加強基礎建設,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僅使吳起成為退耕還林的全國第一縣,而且使吳起憑其綜合經濟實力躋身“西部百強縣”、“陝西十佳縣”。我十分讚賞薛占海博士曾任職的吳起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發展生態環境產業,使以羊為主的草畜業、以沙棘杏果為主的林果業、以蔬菜為主的棚栽業、以馬鈴薯為主的高效種植業初步形成,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