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忌

生忌

死者的生日。 舊俗於是日設祭,並忌娛樂。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憶女》:“今乃小姐生忌之辰,老夫人分付香燈,遙望 南安 澆奠。” 清 顧炎武 《為丁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詩序:“世俗乃又以父母之生日設祭,而謂之生忌。

簡介

” 巴金 《憶·家庭的環境》:“舊曆十月十八日是祖母的生忌,家裡人忙著擺供。”

概述

音:shengji

動詞。

釋義:指已故之人在生前的生辰。

“生 忌”其實就是“生 紀”之 誤,“死 忌”亦 就 本 來 系“死 紀”。其 意 思 分 別 系“出 生 紀 念”同“逝 世 紀 念”。(編者理解)

習俗風俗

該稱謂在兩廣(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等地較為通俗。在那天通常人們會購買祭品拜祭於已故之人,以表達思念之情。

高級漢語詞典

動詞

忌(jì)

形聲。從心,己聲。本義為憎恨之意。

範例:

忌惡(憎惡壞人壞事) ;

忌憤(怨憤,嫉恨) ;

忌前(妒嫉賢才) ;

忌婦(妒婦,善妒的妻子) ;

忌克(忌妒他人才能而想超過他) ;

忌才(嫉妒他人的才華或才能);

禁忌 ;

忌諱 ;

忌三房(迷信者認為生病的人忌進新房、產房和靈房);

忌作(唐宋習俗謂春、秋社日停做針線);

忌針(陰曆正月忌動針線);

忌憚兒(忌諱害怕);

顧忌 ;

忌畏(畏懼害怕);

忌憚遮攔(顧慮遮掩);

忌器(有所顧忌);

古文引:

忌,憎惡也。——《說文》

而忌處者。——《國語·晉語》

不克不忌。——《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

子將助天為虐,不忌其不祥乎?——《國語·越語》

操雖稱美,心甚忌之。——《三國演義》

公室卑則忌直言。——《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忌怒,則能害己。——《韓非子·說疑》

貪吏害民無所忌。——白居易《采詩官》

名詞

先輩去世的日子,古時每逢這一天,家人忌飲酒作樂,所以叫“忌日” 。“忌日”又分為“生忌”和“死忌”之分!

範例:

死忌(迷信指禁忌的時日);

忌時(迷信指禁忌的時辰);

生忌(迷信指禁忌的時日);

忌諱(先王的死日與名字);

忌日(舊稱父母死亡的日期) ;

忌月(舊稱父母死亡的月份) 。

此“生忌”正為動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