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花葉病

甘蔗花葉病主要危害葉片,尤以新葉基部症狀最為明顯。一般出現黃綠相間不規則的嵌紋、條斑或斑駁,長短大小不一,布滿葉片。有時病斑褪綠很明顯,形成黃白斑,偶現壞疽之紅點。病株葉色較健株淺,生長也緩慢。

基本信息

病原中文名:甘蔗花葉病毒(甘蔗嵌紋病毒)

病原拉丁學名:Sugarcane mosaic virus簡稱ScMV

主要危害作物:寄主除甘蔗外,最重要的中間寄主有玉米和高粱等。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形態特徵

病毒粒體線狀,大小630~770×13~15(nm),內含單鏈RNA,病毒鈍化溫度53~57℃,稀釋限點1000~100000倍,體外存活期27℃為17~24小時,-6℃時可存活27天。該病毒有株系分化,台灣已發現A、B及A+B3個株系。大陸只發現A、D兩個株系。株系不同對不同品種致病力有差異。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帶毒的蔗種及田間病株是該病主要初侵染源。傳毒介體主要是蔗刀和傳毒蚜蟲,如黍蚜、銹李蚜、絲蚜、黑蚜、玉米葉蚜、蔗蚜、桃蚜等。台灣主要是禾穀縊管蚜。此外蔗田中的螞蟻與若蚜一起活動,具間接傳病作用。

防治方法

(1)種植高抗或免疫品種。如閩糖70/611、桂糖11等。(2)選用無病蔗種,挖除病株,重病田停種宿根蔗。(3)適時除草,因許多禾本科雜草既是該病寄主,又是傳毒黍蚜的寄主。避免與玉米、高粱等作物間作、鄰作。

地理分布

廣東、廣西、浙江、福建、雲南、江西、四川、台灣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