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孟瑜

[2] [2] [2]

人物簡介

女,教授,重慶市精品課程《大學化學》課程負責人,重慶市化學化工學會化學教育專委會委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大學化學的教學和套用化學專業的科研工作。主講《大學化學》、《大學化學實驗》、《化學與社會》等課程,教學質量高,教學效果優秀。近年來作為主研參加教育部教改項目兩項,主持市級教改項目一項,主編並正式出版教材4本,其中《大學化學》(第2版)經教育部高教司核定作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出版。榮獲各種教學獎勵20餘項,1997年和2004年分別榮獲四川省和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1997年和2005年兩次評為重慶大學教學工作優秀教師。
先後主持或承擔省部級以上教改項目10餘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0餘篇。主編並出版教材8部,其中主編的《大學化學》(第2版)被教育部批准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大學化學》(第3版)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榮獲各種教學獎勵20餘項,其中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指導碩士研究生19人,主持或主研科研項目9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EI收錄2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8項,已獲授權5項。

主要研究方向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與套用:主要的創新性研究成果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A.採用芘螢光探針技術,對矽-丙核殼乳液的聚合行為、微區環境、乳膠粒的形成、粒徑變化及其核殼結構和互穿網路結構等分子水平信息的系統表征與分析。
B.磁場對聚苯胺的微觀形貌、取向結構及其巨觀性能的影響機制和表征方法的研究

論文、教材和專利

馬利;嚴俊;甘孟瑜; 等,石英晶體微天平技術在苯胺乳液聚合動力學研究中的套用,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版), 2008, (7) :1461-1465( SCI)
馬利;盧葦;甘孟瑜;等,間甲酚溶液中摻雜聚苯胺的氧化-還原行為研究,高分子學報(中文版),2008, 47 (12) :1185-1191( SCI)
馬利,甘孟瑜,磁場環境下磺基水楊酸再摻雜聚苯胺性能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8.2期(EI核心)
主編的教材
[1] 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大學化學》(第2版),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1.7
[2] “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大學化學》(第3版),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7.6
[3] 大學化學實驗(第 4 版),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8.9
[4] 大學化學習題集(第3版),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8.2
授權發明專利(排名第2)
[1] 防腐塗料用環氧/聚苯胺複合基料的製備方法 專利號:ZL200510057244.4
[2] 磁場環境中高導電性聚苯胺製備方法 專利號:ZL200510057246.3
[3] 磁場作用下再摻雜製備高導電聚苯胺的方法 專利號:ZL200610095155.3
[4] 含酸油脂製備生物柴油的方法 專利號:ZL200710078102.5
[5] 複合酸摻雜導電聚苯胺製備方法 專利號:ZL200510057245.9
科研項目及成果
[1] 水污染控制新型絮凝劑及絮凝作用機理研究,重慶市科委科技攻關項目(經費35萬元),2006.7-2009.6,主研
[2] (2) 非導電錶層腐蝕形貌特徵與材料腐蝕行為的關係研究,國防科工委(經費5萬元),2002.10-2005.9,第一主研
[3] 納米聚苯胺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 ,橫向科研項目(經費90萬元),2008.5-2015.5,第一主研
[4] 導電態聚苯胺合成工藝的研究與開發,橫向科研項目(經費55萬元),2004.3-2011.12,第一主研
[5] 生物柴油生產新技術的開發研究,橫向科研項目(經費40萬元)2006.6-2008.6,第一主研
[6] 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大學化學系列課程與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負責人,2009.2
[7] 重慶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2
[8] 重慶大學教學名師,2008.9
[9] 重慶大學教學工作優秀教師,2005.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