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良號[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

瓦格良號[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

瓦良格號(Варяг)防護巡洋艦是俄羅斯帝國的一艘防護巡洋艦,其艦名來自於古羅斯時代的瓦良格人。該艦訂造自美國,於1899年下水,1901年服役。1905年因日俄戰爭自沉於仁川,後被日本打撈並命名為“宗谷”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該艦於1916年4月4日從日本海軍中除籍,5月4日被歸還給俄國。20世紀20年代最終解體。

基本信息

建造背景

1/350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1903年)1/350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1903年)

瓦良格號的誕生要從中日甲午戰爭說起。

貌似強大的清帝國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慘敗,眾多賠款條款中包括割讓遼東半島(包括旅順港)給日本,這個特許權引起歐洲國家的騷動,特別是聖彼得堡,巴黎和柏林的政府。之後俄國,法國,德國組成“三國干涉”:警告日本遼東半島必須歸還中國;給予朝鮮獨立地位。此時的日本由於沒有能力對抗這三個歐洲大國中任意一個,更不要說三國聯盟,只有黯然退讓土地。

日本的痛苦很快就變成了事實,先後退出了遼東半島和朝鮮。不過為了贖回旅順大清帝國又多付出了3000萬兩“贖遼費”,這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憤怒的日本人立刻投入到新艦艇的建造上。日本新的造艦計畫是到1905年完成六艘新建戰列艦,包括兩艘已經開始在英國建造的戰列艦。這六艘類似的戰列艦將在遠東水域成為壓倒性的優勢,成為東亞的海上霸主。

俄國人也注意到了日本海上力量的發展,在沒有獲得旅順港之前的1897年呈交的海軍七年發展計畫中,為了應付未來遠東的威脅需要建造四艘新型戰列艦,1898年3月22日沙皇的批覆是額外再建造兩艘戰列艦,另外還為艦隊建造16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完成這個龐大計畫的時間竟然也是1905年。不過俄國波羅的海沿岸各船廠已經裝滿了在建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沒有能力建造更多的艦艇。同英國自克里米亞戰爭之後的冷淡關係使得俄國海軍不能利用英國巨大的造船能力,而只有轉往友好的法國,德國以及丹麥進行建造。

艦船招標

根據1897年俄國海軍公布的規格根據1897年俄國海軍公布的規格

瓦良格號同巡洋艦阿斯科爾德號(Askold),戰列艦列特維贊號(Retvisan),切薩列維奇號(即太子號,Cesarevic)以及小型巡洋艦保雅林號(Bojarin),諾瓦克號(Novik)一同批准建造。

開始克朗普船廠並不在招標範圍內,但小克朗普成功的打通了俄國海軍的關係,也由於自身為美國海軍造艦眾多,設計也頗打動俄國人,最終獲得了瓦良格號和列特維贊號的建造契約。

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是根據1897年俄國海軍公布的規格在美國建造的。俄國人公布的海軍建造計畫中有四個型號軍艦發出設計要求,其中包括13000噸級戰列艦,6000噸級偵察防護巡洋艦,3000噸級小型偵察巡洋艦以及350噸驅逐艦。都是為了增強遠東艦隊所準備的。其中6000噸級巡洋艦考慮作為貿易襲擊艦,官方將其列為一級巡洋艦,要求速度要快,能夠達到23-24節航速並且裝備數量不少的152毫米(6英寸)速射炮

詳細的要求和各船廠提出的設計如下:

批准時間排水量重心高載煤量續航能力螺鏇槳鍋爐動力航速

長寬吃水標準最大馬力

俄國計畫<6000噸小於0.76米50002貝勒維爾23

克虜伯船廠,德國1898.85900130156.2710110065003什切青1900023

阿斯科爾德號42649.220.3

伏爾鏗船廠,德國1898.8625012416.26.30.76720107050002諾曼德1950023

鮑卡伊爾號40653.120.72.5

克朗普,美國6000121.915.85.90.7672050002尼克勞斯23

瓦良格號40051.819.42.5

瓦良格號的建造契約於1898年4月23日獲得批准。造價高達213萬8千美金(約合4233240盧布)。

艦船性能

主尺寸

長:艦長129.56米,425英尺;垂線長121.9米,400英尺

寬:15.85米

吃水:5.94米。19.5英尺(標準排水量)

長寬比:7.56

填充係數:0.57

實際重心:0.7米(標準排水量),0.6米(滿載排水量)

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預計為6500噸,滿載7020噸,後期增加到8000噸

動力裝置

鍋爐

瓦良格號採用的是30座法國尼克勞斯(Niclausse)式鍋爐,配置在三個鍋爐艙內;其中十部位於前鍋爐艙,八部在中鍋爐艙,其它十二部則安置在後鍋爐艙內。分為四組,每組使用一座煙囪。加熱區域為5786平方米(62250平方英尺)。鍋爐高3米(10英尺),全部包含9240個管子。正常艦上在雙層艦底間載有120噸食用水,而艦上鍋爐和蒸餾器每24小時也能夠提供180噸水。

兩部主蒸汽發動機是三衝程膨脹發動機,設計輸出20000馬力。主機長14米(46英尺),高4.5米(14.76英尺包括底座),放置在兩個平行的房間,左右對稱,而中間由長長的艙壁分隔開來。不過這種配置比較危險,如果一側中彈進水則很容易另一側也進水導致失去全部動力。每個發動機有四個氣缸,分別是一個高壓氣缸,一個中間氣壓氣缸和兩個低氣壓氣缸。直徑分別為1.02,1.58和1.73米。最大轉速160轉每分鐘,軸帶動兩個三葉青銅螺鏇槳,螺鏇槳直徑4.4米,槳葉的角度可以在入塢進行調整。方向舵則是流線型設計,面積有12平方米。

西方資料往往記載瓦良格號在進入日本海軍服役的時候換裝了30座日本製造的圓式(Miyabara)鍋爐,而實際上直到退出服役艦上裝備的還是其原先的鍋爐。(俄國方面記錄,英國人繳獲瓦良格號時似乎並沒有進行詳細檢測。)

電力設備

艦上的電力設備提供105伏直流電,由三個主發電機提供,其中兩座輸出132千瓦,位於防護甲板下方,前後各有一部;另外一部則是輸出66千瓦,位於生活區四分之一處。另外艦上兩艘艦載蒸汽船每艘上也有一部2.6千瓦發電機,能夠提供65伏電壓。所有這些輸出以現在的標準看來很小但是在當年則已經非常足夠。

電力分配:鍋爐艙通風扇需要96千瓦,而在機艙內的通風扇則需要23千瓦,探照燈和吊艇架則分別需要54千瓦和90千瓦;艦上還儲備有60塊蓄電池用於緊急時刻照明以及發信號使用。

海試情況

瓦良格號海上測試在美國波士頓外海進行,在海況4-5級,風速6級,精確距離狀態下完成16節,18節,21節及23節測試。試航中獲得最高航速是在1900年7月9日這天,此時獲得動力輸出16198馬力(蒸汽壓力每平方厘米15.5公斤),並且是未使用強壓通風!最大航速24.59節。海試後俄國海軍軍官認為如果正確操作瓦良格號航速可以達到25節!海試旗艦艦上的鍋爐艙溫度36度到71度,而機艙內溫度保持31度不變。海試中排水量經過計算有6500噸,吃水5.94米。

經過幾次主機的重大問題後,從1900年7月15日開始進行連續的測試。這時艦上左側高壓氣缸出現問題,但是在9月15日再次出海時修理完畢,這次測試中瓦良格號輕鬆達到23節航速,並且以此速度連續航行12小時,此時動力輸出14157馬力,轉速每分鐘149次,鍋爐氣壓每平方厘米17.5公斤,並且沒有使用強制通風。經過計算得出續航能力在10節航速時5270海里,1200馬力。

艦上正常裝煤770噸,而最大容量為1350噸。

船體和裝甲

瓦良格號艦體的極度長度在設計之初引發很多問題,長寬比較當時其他巡洋艦的更加大,但是仍然獲得成功。艦上的裝甲防護也同這一時代絕大多數防護巡洋艦一樣。裝甲甲板一般位於底線(baseline)上6.48米,也就是機艙上方7.1米,之後兩邊邊緣傾斜延伸到水線下1.1米處。水平部分裝甲由兩層19毫米厚裝甲組成,邊緣則有雙層的38毫米厚裝甲。這些金屬板則是由國內的卡內基(Carnegie)工廠生長的鎳鋼裝甲。作為防護巡洋艦瓦良格號上並沒有垂直方向上的裝甲防護,但是兩側的煤艙多少也起到一點防護作用。

瓦良格號設計重量分配:

船體及配件2467.8噸

裝甲632.3噸

主機349.8噸

輔助機44.4噸

武備(火炮)186.0噸

武備(魚雷)20.0噸

船具52.5噸

彈藥229.8噸

人員77.0噸

飲用水及食物85.5噸

鍋爐水180.4噸

鍋爐113.6噸

發電機156.0噸

艦載艇29.3噸

主機和火炮備件265.7噸

壓艙物200.0噸

錨,錨鏈114.0噸

煤770.0噸

魚雷23.7噸

總計標準排水量約6500噸

武備

瓦良格號主要火力為12門俄國奧布霍夫(Obukhoff)兵工廠152毫米L/45速射炮組成,火炮均沒有炮盾,其中8門位於上甲板,首尾每側各有一門。四門在上甲板無防護炮台,其它的則是在露天炮台,布置同之後在列寧格勒海軍船廠建造的阿芙樂爾號(Aurora)很類似。而且這種火炮也是俄國海軍的新型火炮,彈丸和藥包分開放置,不過這種做法對習慣直接裝填炮彈的俄國農民很多麻煩。同時這種分裝比早期的整枚彈藥更加安全。這種152毫米火炮炮口初速793米/秒,仰角15度時最大射程9800米。火炮炮座重11噸,射速每分鐘六發。

艦上反魚雷艇速射炮組由12門75毫米L/50火炮組成,每門炮重量少於兩噸,射速每分鐘10發,仰角15度時射程7000米。俄國海軍認為輕型速射炮交戰區域超過兩側四分之一區域很重要,因此有四門47毫米炮安裝在戰鬥平台上,而另外四門以及兩門37毫米炮和兩挺7.62毫米機槍位於上甲板。同樣如果需要機槍也可以裝備在艦上的蒸汽船上,艦上陸戰隊還有兩門巴拉諾夫斯基(Baranowski)型63毫米陸戰炮。隨後建造的俄國巡洋艦阿斯科爾德號和鮑卡伊爾號上則撤除了戰鬥平台,因為隨著交戰距離的增加戰鬥平台上的輕型速射炮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艦上裝備各種火炮性能如下:

口徑(毫米)1527563.547130

口徑(英寸)62.952.491.855.1

重量(噸)5.80.90.10.57(連炮座)5.3

倍徑45501955

穿甲彈彈重(公斤)40.54.8

穿甲彈藥包重量2.36

普通彈彈重505.982.950.9936.9

普通彈藥包重量0.4110.8

炮口初速(米/秒)793819372823

炮口穿甲能力19.312

厘米,克虜伯裝甲

射程(米)980070016500

炮座重量(噸)110.5713.7

瓦良格號上共有九個彈藥庫,分為前後兩組,彈藥裝載如下:2388發152毫米炮彈,3000發75毫米炮彈,1490發63毫米炮彈,5000發47毫米炮彈,2584發37毫米炮彈。炮彈都是從彈藥庫經過向上的升降機提升到炮位。類似的輸送軌道也安裝在上甲板,通過升降機運送炮彈到各門火炮。並且不同口徑的火炮都有單獨的軌道。而在戰鬥桅盤中的火炮彈藥則是由位於桅桿內部的小型升降機來供應。

艦上裝備有六座381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兩座位於每側的船體中部,臨近首尾的生活區,另外首尾各有一個魚雷發射管,船中部的發射管可以調整魚雷發射角度,在首尾的魚雷發射管還有輕型裝甲蓋保護。每個魚雷管另外還有兩枚備用魚雷,總計18枚魚雷。另外艦載蒸汽魚雷艇還可攜帶有四枚381毫米短魚雷(短魚雷長4.57米,艦上魚雷管裝備的標準魚雷則是長5.18米)和35枚錨雷。

在日本海軍使用時瓦良格號艦名改為宗谷號(Soya),艦上原來的152毫米被保留下來,其它火炮則被日本標準的12門76毫米火炮以及兩門42毫米火炮代替。船體中部的魚雷發射管也被撤除,在某些西方的記錄中提到日本使用457毫米魚雷發射管取代了艦首和艦尾的381毫米魚雷發射管,但是沒有經過證實。當1916年俄國海軍重新獲得瓦良格號後,艦上仍然裝備的最初的152毫米火炮,船中部上甲板的8門152毫米炮則裝備了炮盾,而前後甲板兩側的152毫米則被移動到中間位置以獲得更好的射擊角度。之後俄國海軍計畫在艦上重新裝備130毫米55倍倍徑的英國維克斯公司新型火炮,但是由於後來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而沒有實現。

服役情況

入役

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

瓦良格號在1898年10月初在美國費城克朗普船廠開工建造,船廠編號301,官方開工儀式在俄歷5月10日(22日)舉行,此時艦體已經完工1102噸,之間經歷了更改部分設計增加壓艙水,美西戰爭爆發以及船廠工人罷工等事件。之後在1899年10月31日下水,隨著日本艦隊實力的增加,俄方也要求儘快完成瓦良格號和列特維贊號的建造工作,1900年1月11日進入俄國海軍序列,之後1901年1月2日瓦良格號經過測試後正式加入俄國海軍。而在這之間也有個小小的插曲:提前隨船來到美國大陸的俄羅斯艦員(大多數都是農民)發現美國是如此進步發達,幾天之間逃跑了100多人!使得俄國人在接收下一艘列特維贊號時接收的艦員只是在接收前幾天才到達美國!瓦良格號於1901年3月10日離開美國費城返回俄國國內,途中也經歷了極其糟糕的天氣情況,海上風力達到11級,不過艦上只是發生少量的機械故障。此時艦上人員有365人,這其中包括24名軍官,55名士官和三名特殊的乘客――克朗普船廠,電機公司以及尼克勞斯公司的代表。回國的途中停靠法國瑟堡(Cherbourg,4月14日),利維爾(Revel,4月30日)喀琅施塔得(5月3日)。5月18日在喀琅施塔得軍港接受了沙皇的檢閱,之後指定為沙皇遊艇的護航艦,隨同其它艦隊船隻一起前往但澤(Danzig),基爾(Kiel)和瑟堡(Cherbourg)等地訪問。9月執行完畢護航任務後於同月16日離開瑟堡前往義大利西南部港市薩勒諾(SalernoGulf)加入俄國海軍地中海中隊。此時地中海中隊包括戰列艦尼古拉一世號(ImperatorNikolajI),一艘小型魚雷巡洋艦,兩艘炮艦和兩艘魚雷艇Nr119,120。不久之後又被派往旅順增援遠東艦隊,途中先後訪問了英國控制的蘇伊士(Suez,11月8日),喀拉蚩(Karachi,12月25日),新加坡(Singapore,1902年1月15日),以及長崎(Nagasaki,2月13日),最終於2月25日到達旅順。在1902年4月還訪問了德國控制的中國天津港。

1902年7月間瓦良格號再次進行航海測試,由於鍋爐和人員的問題,此時航速僅僅能夠短時間內達到20節,而在較長時間則能夠穩定在16節。1903年初期開始大修,艦體如同其它遠東艦隊艦艇一樣重新塗裝成灰色,這項工作也在同年9月18日完成。這年底朝鮮形勢危急,12月29日瓦良格號離開旅順前往朝鮮仁川(Tschemulpo,現在為Inchon)擔任保護俄國駐漢城使館及僑民的工作,當月29日到達。原駐紮在這一地區的1艘巡洋艦和炮艦已經返回旅順,之後1904年1月18日高麗人號炮艦到達仁川,恢復俄國駐漢城使館與旅順之間的聯繫。

自沉

1904年2月5日日本同俄國斷交,在朝鮮仁川執行警備任務的日本海軍千代田號(Chiyoda)收到日本同俄國斷交的電報,悄悄從兩艘俄艦之間起錨,停泊到靠近出口的地方。第二日聯合艦隊佐世保出發前往旅順,三艘運兵船以及三艘輔助巡洋艦(載運陸軍登入仁川的第12使團第二聯隊2500人),在聯合艦隊第四戰隊的四艘防護巡洋艦(旗艦浪速號Naniwa,高千穗號Takachiho,明石號Akashi,新高號Nitaka),以及第9和14魚雷艇分隊的八艘新造152噸大型魚雷艇(蒼鷹號Aotaka,鴿號Hato,雁號Kari,燕號Tsubame,千鳥號Chiydori,隼號Hayabua,真鶴號Manadzuru,鵲號Kasasagi)的護護下,隨出擊旅順的聯合艦隊一起從佐世保出發,由於忌憚瓦良格號強大火力,聯合艦隊另外派遣淺間號(Asama)裝甲巡洋艦加強實力。

8日凌晨俄國商船松花江號(Sungari)駛入仁川港,向瓦良格號報告在港外發現大量日艦,但瓦良格號沒有獲得任何關於開戰,甚至於斷交的訊息也沒有收到,依舊同炮艦高麗人號(Korejez),商船朝鮮人號停泊在仁川港內,此時港內還停泊有同樣執行警戒任務的英國巡洋艦獵犬號(Talbot),法國巡洋艦帕斯卡號(Pascal),義大利巡洋艦厄爾巴島號(Elba),美國炮艦維克斯堡號(Vicksburg),運煤船和風號(Zafiro)和朝鮮小型炮艦尤巴號(Yoba),英國藍標客輪阿賈克斯號(Ajax),日本巡洋艦千代田號。仁川港外有近10海里長的峽灣,在峽灣的入口處有個名為八尾的小島,再航行3海里還有小島名位實尾島。

俄艦對於戰爭爆發絲毫沒有準備,當日艦千代田號7日夜裡出港時也沒有任何攔阻!8曰中午剛過日軍編隊到達仁川港外,14時15分千代田號,高千穗號,蒼鷹號,鴿號,雁號以及燕號駛入仁川港在錨地外警戒,淺間號則同六艘運兵船進入仁川港外峽灣,其它艦艇則停泊在港外。此時的瓦良格號航速由於鍋爐問題只能夠達到14-16節,而炮艦高麗人號的速度則更加慢。

8日下午由於駐仁川的俄艦同旅順沒有任何聯繫,又收到俄國駐漢城使館的密件,魯德涅夫上校決定派遣高麗人號攜帶郵件返回旅順匯報情況,15時40分高麗人號離開錨地,15分鐘後便遭遇日艦編隊,高麗人號企圖從千代田號和高千穗號之間穿過出港,日艦轉向攔截使得高麗人號以為即將受到攻擊,慌張中發射兩枚炮彈後向港內撤退,這也是日俄戰爭中的第一聲炮響!

隨後日本魚雷艇蒼鷹號,鴿號同雁號也各向高麗人號發射一枚魚雷,但是都沒有命中。

17時30分日軍開始登入,直到9日凌晨2時30分部隊全部登入完畢,但是補給品還沒有完全卸載,仁川很快就被日軍控制,期間俄艦都沒有進行干預。

早6時補給品也卸載完畢,日本運輸船及輔助巡洋艦開始撤退到八尾島外,而之前在錨地警戒的日艦除了千代田號外也隨著撤退。

9時千代田號代日本第四戰隊司令瓜生外吉向瓦良格號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艦中午前必須出港,如不出港就將擊沉在港內。之後也退出錨地加入港外的日本艦隊。此時港內的中立國艦艇推舉英國巡洋艦獵犬號艦長巴亞利(Bayly)作為代表嚴重抗議這種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但是美國炮艦維克斯堡號艦長卻拒絕加入這箇中立國代表團,他認為俄國人在陸地上已經破壞了朝鮮領土主權!巴亞利在這次戰鬥發生後又拒絕為這前因後果作書面報告,也導致英國本土眾多報紙的嚴厲批評!

中午過後不久日艦淺間號,浪速號,高千穗號,明石號,千代田號以及新高號從左到右一列排開在峽灣八尾島前方,8艘魚雷艇則在占領峽灣入口處位置。

11時30分,就在日艦要求的12點前半小時瓦良格號在後,高麗人號在前起錨出發,兩艦相距大概1鏈距離,戰鬥對俄國艦隻來說沒有任何機會,在7000米距離淺間號首先發炮攻擊瓦良格號,兩艘俄艦也開始發炮還擊,雙方距離4000米後俄艦便遭到日艦的集中射擊,瓦良格號雖然不停的作曲線規避但仍有多發炮彈命中,上甲板很多水兵被彈片擊傷,不久指揮塔中彈,操舵室被擊毀,5門6英寸火炮和7門76毫米炮,全部的47毫米炮全部不能射擊。魯德涅夫決定撤回仁川,轉向時又被淺間號發射的一發8英寸炮彈擊穿左側船舷,海水開始大量湧入並且有些左傾斜,被迫返回港內,艦上1名軍官和30名水兵死亡;6名軍官和85名水兵受傷或震傷;上甲板45%的人員失去了戰鬥力。在錨地艦上軍官們認為瓦良格號已經失去戰鬥力,應當放棄炸毀軍艦,但是還是那個巴亞利擔心爆炸會使其它外國軍艦受損,艦長魯德涅夫同意放水自沉,18時瓦良格號由艦員自沉,隨後高麗人號也由艦員自行放火爆炸沉沒。在整個戰鬥中瓦良格號共發射了1105發炮彈,其中6英寸炮彈425發,75毫米炮彈470發,47毫米的僅有21發,高麗人號發射了52發炮彈。

打撈與再次入役

高麗人號因為爆炸損壞不值得打撈,而日本人發現瓦良格號自沉艦體損失較小還是值得打撈。之後由兩艘日本打撈船在1905年8月8日浮起。簡單維修後於12月23日拖往日本佐世保(Sasebo),某些資料上提到瓦良格號是通過艦上自身的動力航行到佐世保。之後進行了修理並且更換上層建築和煙囪。之後被日本海軍命名為宗谷號(Soya),被用作學員訓練艦。1916年日本海軍原本計畫在次年將其報廢,此時的俄國同日本同屬於協約國陣線,北方艦隊嚴重短缺大型艦艇,雖然計畫向南美各國海軍購買艦艇但是未能如願,此前還想通過日本為其建造部分驅逐艦也沒有成功,但是日本提出賣部分軍艦給俄國,俄國人病危亂投藥,也不得不接受小日本的”敲詐”。

這樣1916年3月俄國買回原屬於自己的幾艘艦隻:宗谷號(原瓦良格號)400萬元,丹後號(Tango,原俄國的波爾塔瓦號Poltava)450萬元,相模號(Sagami,原俄國海軍佩特列維特號Peresvet)700萬元。1916年4月21日三艦前往俄國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進行簡單的改裝和維修。期間的3月27日瓦良格號新任艦長也到達符拉迪沃斯托克。此時艦上人員包括22名軍官和570名士兵。在俄國人的資料中此時瓦良格號還是使用的尼克勞斯鍋爐,日本人只不過簡單修補了一下鍋爐便把它投入現役。不論如何說法這些鍋爐使用在瓦良格號的一生中。瓦良格號維修的同時也進行了部分較小的改動,包括後甲板和前甲板的152毫米火炮布置在中線位置。經過幾次試航後瓦良格號於6月18曰離開符拉迪沃斯托克前往俄國北方城市摩爾曼斯克(Murmansk),途中先後訪問了科倫坡(Colombo,7月27日),土倫(Tulon,9月19日),之後於1916年11月17日到達葉卡捷琳娜灣的亞歷山德羅夫斯卡港(現在的波利亞爾內Polyarnyj)。

1917年冬天瓦良格號來到英國萊爾德(CammellLaird)船廠進行必須的維修和改裝。此時俄國海軍計畫在艦上重新安裝10門維克斯新型的130毫米火炮取代老舊的152毫米炮。1917年2月1日這10門130毫米火炮從俄國國內的奧布霍夫兵工廠發出。瓦良格號出發前往英國前艦上只有4門152毫米火炮,其它同型火炮已經拆除完畢等待安裝新火炮。2月25日離開摩爾曼斯克前往英國,3月17日到達利物浦(Liverpool),但此時船廠已經安排滿工作,瓦良格號只有繼續等待。四五月間艦上的人員除了50人留守外其它全部前往美國接收新夠買的船隻。最後的這四門152毫米炮最終也被撤除,連同配屬的彈藥由貨船運回俄國國內。不久維克斯生產的12門130毫米炮被送往摩爾曼斯克,之後被鐵路送往奧布霍夫兵工廠。之後這些火炮同瓦良格號拆除下來的152毫米火炮通通用作波羅的海海岸防禦的一部分使用。

結局

之後俄國國內爆發了紅色革命,這一風潮也波及到了瓦良格號,艦上的旗幟也更換為紅色,不過很快在1917年12月8日維修中的艦體就被英國武裝部隊所占領,之後被英國海軍所獲得。1918年2月15日瓦良格號在拖行期間擱淺在愛爾蘭海岸,之後重新浮起並作為倉庫船機如英國海軍序列,一直使用到1919年底。1920年被出售解體,不過以外再次發生,這次瓦良格號擱淺在蘇格蘭海岸,大概位置在北緯55度09分,西經4度55分的位置。1923年夏天幾家國外公司還是沒有放棄瓦良格號的艦體,期待將其拖到附近港口繼續拆除有用物品,9月再次開始將瓦良格號吊出水面,但是一個月後又決定只浮揚艦尾部分,包括機艙部分,而艦體前部就在失事位置就地拆除設備,工作一直持續到1923年寒冷的冬天,1924年5月又繼續打撈工作,8月瓦良格號鍋爐艙和機艙之間斷裂成兩節,只好就地拆卸整船,拆除工作在12月完成,之後艦體後部沉入海底。1925年到26年還有零星的打撈工作,艦上有用的東西被拆除一空,一代名艦就這樣“空蕩蕩”的沉入了海底,而在1925年9月打撈工作的大量圖片也刊登在當時的海軍雜誌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