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幾亞騎兵

羅馬尼亞的原住民來自何處已不可考據,他們自稱為Valchs,這個單詞在塞爾維亞語中,指的是牧牛人。不管怎樣他們先後建立起三個國家:1324年開始的瓦拉幾亞(Wallachia);1359年開始的摩達維亞(Moldavia)和15世紀初開始的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吸血伯爵的故鄉)。但國力過於弱小,打一開始就是匈牙利的附庸,後來成了匈牙利、波蘭、奧地利和土耳其逐鹿的戰場。

歷史

瓦拉幾亞騎兵
15世紀初,奧托曼帝國把爪子伸向瓦拉幾亞,當地老百姓由一位王子帶領進行抵抗,與童話中主人公應當具備的賢明無緣,伐爾德·特皮斯(Vlad Tepes 1418-1456)王子號稱刺穿者(Impaler),他把戰俘和反對者統統穿在木樁上,看他們慢慢在痛苦中咽氣。土耳其人很快學會了這招,廣泛報復到天主教徒身上。最後提一下,上述王子正是吸血伯爵德古拉(Dracula)的原型,想想《驚情四百年》片頭交待的背景吧。
最後瓦拉幾亞還是被征服了,反抗活動時有發生,大小領主拉著隊伍跑山里打游擊,這種韌性維持了好多年。一直到1595年的Calugareni戰役,他們終於贏得了勝利,此時游擊隊已經全由騎兵組成,從16世紀後期的一些雕刻中,可以大概估摸出瓦拉幾亞騎兵的外貌。

簡介

他們大多是輕裝騎兵,衣著類似俄國人或匈牙利人,留圓鬍子,高高的皮帽上綴著羽毛,少數人有鎖子甲和小圓盾。裝備與馬術基本是向土耳其對手學的,除了訓練戰馬漫步、小跑、疾馳之外,羅馬尼亞人發明了獨一無二的馬術:一般的馬總是四蹄交替前進,他們的坐騎可以同時邁出一側的兩條腿,就像駱駝一樣。這種惡形惡狀的習性至今還能在羅馬尼亞山民的牲口中看到,其用途不明。
從16世紀末期開始,瓦拉幾亞騎兵成了僱傭兵。一部分在土耳其軍隊中服務,一部分效忠於土耳其的敵人--波蘭、匈牙利和俄國。他們用牛頭做標誌,以中隊(sotnia,在俄語中是百的意思)為單位,波蘭軍隊中最多曾有 20個這樣的中隊。與土耳其人一樣,他們在很長時間內拒絕使用火器,裝備長矛、馬刀、合成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