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寨鎮

瓦寨鎮,位於三穗縣南部,距縣城18公里.310省道穿境而過,轄 區內居住有苗、侗、土家等十多個民族,是個少數民族大雜居全縣 最大鄉鎮之一。轄區總面積91平方公里,154個村民組,有4337戶, 188437人,少數民族人口9532人,占全鎮總人口 的51 7%。自然資源豐富,沅江的支流邛水河畔,綠蔭掩映、水天一色,可謂的“森林公園”,一幅壯麗的鳳景畫卷、從本鎮中間穿境而過,河流流量達80立方米/秒。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鐵、錳、鉛、鋅等十多種金屬。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瓦寨鎮位於三穗縣南部,距縣城18公里.310省道穿境而過,轄 區內居住有苗、侗、土家等十多個民族,是個少數民族大雜居全縣 最大鄉鎮之一。轄區總面積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249畝,田 7510畝,土1790畝,人均耕地0.5畝,林業用地7450畝;水域面積1703畝.全鎮年平均氣溫15.4℃,年降水量1128毫米.年無霜期270 天,屬中低丘陵河谷地貌類型,足—個典型的農業鎮。
全鎮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54個村民組,有4337戶, 188437人。其中:農業戶數3916戶,農業人口26920人,農業勞動力 8798人;非農業人口1111入,少數民族人口9532人,占全鎮總人口 的51 7%。
轄區內有11個機關企事業單位,7所中國小,有基層黨支部29個,黨員459名。 交通、通訊便利,310省道貫穿境內8個村,實現村村通公路 (國標4級以下),開通了移動、聯通手機通訊站,實現了有線廣播電 視光纖聯網,程控電話裝機達1502門:全鎮以糧食生產為主導,建有 蔬菜(500畝),“三妹子”金秋梨<7000)畝,水楠竹(300畝),“三 穗麻鴨”基地(150000羽),瓦寨斗笠(200000頂/年)等五大基地。

自然資源

瓦寨鎮自然資源豐富。沅江的支流邛水河畔,綠蔭掩映、水天一色,可謂的“森林公園”,一幅壯麗的鳳景畫卷、從本鎮中間穿境而過,河流流量達80立方米/秒。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鐵、錳、鉛、鋅等十多種金屬。

經濟建設

2002年農業生產總值實現1702萬元,糧食總產量5599噸,財政 收入12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9元,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52 公斤。社會進步、科技、文化、衛生極大發展,實現了“五個好”村 黨支部13個,雙文明戶637戶,創建縣級文明村寨)1個,小康村1個, 創州紐交通安全文明社區和交通安全文明村寨各1個。

信息化建設

隨著農業生產信息化技術的普及,瓦寨鎮以貴州農經網為平台,借力信息技術,積極開拓網路市場,加快推動瓦寨鎮農業生產步入信息化快車道。 
一是積極採集發布供求信息。廣泛收集各類農產品的供求信息,及時在農經網上發布。一年來累計發布供求信息100餘條,尤其是對於瓦寨鎮特色產業金秋梨,通過網上信息發布,吸引了廣大客商前來諮詢訂購,大大提高了金秋梨的銷售量。 
二是網上宣傳推介提高知名度。通過在貴州農經網上的千鄉萬村、鄉游美食等特色欄目宣傳瓦寨鎮特色美食及產業大村,推廣介紹瓦寨特色優勢農產品,大大提高瓦寨鎮的知名度。 
三是加速農技知識推廣。圍繞培養“技能型”農民,加大農民科技知識培訓力度,著力助推農業生產科技創新。全年累計登錄貴州農經網300餘次,下載果樹栽培、家禽飼養、水產養殖等農技培訓視頻20餘個,開展農技培訓13期,培訓人數460人次。 
通過積極推廣農業生產信息技術,農民科技素質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增加,農業產業化進程步伐加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