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博物館

環縣博物館

環縣博物館坐落於革命老區、皮影之鄉——甘肅環縣縣城,現有館藏文物4260件,其中一級文物17件,二級文物45件,三級文物544件。尤以漢代的銅器、宋代的瓷器最為出色,漢代的三足鼎、銅釜甑、博山爐、五銖錢範屬不可多得的珍品。環縣博物館博物館建築面積710平方米,主要分為精品皮影展廳和綜合皮影展廳兩個部分,共展出皮影500餘件。

基本信息

環縣道情皮影博物館坐落於革命老區、皮影之鄉——甘肅環縣縣城,擴建完善後的博物館位於依山傍水的環江新區文化博覽中心,2006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由環縣博物館負責管理,著名作家馮驥才做開館題字,是我國唯一一座綜合了各流派與隴東特色皮影的博物館。

主要概況

環縣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4260件,其中一級文物17件,二級文物45件,三級文物544件。尤以漢代的銅器、宋代的瓷器最為出色,漢代的三足鼎、銅釜甑、博山爐、五銖錢範屬不可多得的珍品。

該館的《歷史文物展》展現了環縣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存;《環縣皮影精品展》展出的兩百餘件明清皮影精品,讓觀眾體會到了環縣皮影精緻流暢,造型獨特的藝術特點。

(圖)環縣博物館
環縣博物館

博物館建築面積710平方米,主要分為精品皮影展廳和綜合皮影展廳兩個部分,共展出皮影500餘件,一部分精品展廳主要展出的是我縣博物館多年來徵集收藏的隴東民間戲班演出中的精品。展廳設計集學術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藝術性為一體,以古樸典雅為主要風格,精選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皮影,以故事情節為主要布展形式,充分發揮了皮影的光與影效果。

第二部分為綜合皮影展廳,本著“人文設計、藝術設計、學術設計”的理念,展廳設計按地域差別,突出展示全國各地各流派的代表性皮影,將展廳布置為按地域特色、傳承流派的不同,序列清晰、科學合理、供人聯想的展示空間,成功的表現了我國皮影的發展傳承的歷史。

博物館開放以來,社會反映強烈,深受參觀者喜歡,年接待人突破2萬人,還榮幸的接待了周和平、陸浩、黃選平等國家部委和省市領導,許多國內皮影愛好者和國際友人也紛杳來參觀,並對博物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擴建後的博物館樹立了服務性的配備和安全保護也進行了完善的設計,展廳效果古樸典雅,設施完善,服務到位,影響不斷擴大,成為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試點基地,也為環縣道情皮影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做好基礎性工作。

基本陳列

環縣皮影展廳 展廳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精品皮影展,共展出明、清時期精品皮影400多件,展出內容有人物場景、花草樹木、神仙鬼怪等。第二部分,綜合皮影展,共展出明、清時期和現代皮影600多件,展出內容有環縣皮影戲班所具備的皮影、環縣著名藝人雕刻的皮影和其他省不同風格皮影。

珍貴藏品

(圖)環縣博物館戰國龍虎搏噬紋銅帶頭

戰國龍虎搏噬紋銅帶頭,長11厘米、90克。

環縣博物館藏徵集。銅質范鑄,片狀,周沿曲折起伏,正面凸起,鏤空淺浮雕龍虎相斗紋飾。虎頭左向,虎尾上卷搭背。尖耳上豎,虎目圓睜,巨口大張,與一龍互咬。虎,左足抬起,尖爪鋒銳,抓踩蛟龍,三足力蹬,踩在龍身軀上。龍虎頭前有半圓環。

帥帳、金殿等 清代。屬於大片場景,雕刻精細,威武氣派,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其他皮影 明、清、現代,環縣皮影種類繁雜造型獨特,主要有人物、神怪、動物、花草樹木、將相府第、茅庵草舍、花園庭院、駒馬轎車、亭台繡閣、座堂地獄等等,作品刀工嫻熟,線條勻細,著色典雅、厚重,艷而不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基本信息

(圖)環縣博物館環縣博物館

地址:甘肅省環縣中環大道

交通線路:乘1路公車至環縣道情皮影博物館站

開放時間:淡季9:30~11:30,15:00~17:00

旺季9:30~11:30,15:00~17:30

郵編:745700

電話:0934-442111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