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的正當性與制度選擇

環境法的正當性與制度選擇

該書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作者胡靜。本書以人對環境的需求作為邏輯起點,以正義論為理論工具,運用邏輯演繹的方法將法律解決利益衝突的作用機理運用於環境資源領域來論證環境法的正當性。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封面封面

書 名:環境法的正當性與制度選擇
作 者:胡靜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1月

ISBN: 9787802471702

開本: 16開

定價: 26.00 元

內容簡介

環境法的正當性與制度選擇》一書以人對環境的需求作為邏輯起點,以正義論為理論工具,運用邏輯演繹的方法將法律解決利益衝突的作用機理運用於環境資源領域來論證環境法的正當性。其論證思路大體是:環境資源被劃分為可以被支配的環境資源和不可以被支配的環境資源,環境法將可以被支配的環境資源轉化為自然資源權和排污權等權利形式並為權利人施加義務來對其加以保護,不可以被支配的環境資源的保護則主要以國家為中國通過對環境使用者課以義務來實現。

作者簡介

胡靜,中國政法大學講師。武漢大學環境法法學碩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2003級博士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環境法正當性與制度選擇的緣起

第一節 研究環境法正當性和制度選擇的意義和方法
一、研究環境法正當性和制度選擇的意義

二、研究環境法正當性和制度選擇的方法

第二節 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技術論

二、制度論

三、文化論

第三節 環境問題應對策略
一、法律和道德、宗教的比較

二、環境法及其正當性和制度選擇

第二章 環境法正當性論證諸理論的局限

第一節 環境權理論
一、環境權理論簡述

二、對環境權理論的評論

第二節 環境倫理學
一、一種環境法的生態倫理基礎說以及對其的質疑

二、對利他的環境法倫理基礎的評論

第三節 經濟學理論
一、環境法的經濟學基礎

二、對環境法經濟學基礎的評論

第四節 環境公平理論
一、環境公平理論

二、對環境公平理論的評論

第三章 環境法正當性論證的法理基礎

第一節 法律正當性論證的路徑
一、契約論

二、自然法理論

三、人權理論

第二節 人的需求和法律
一、個人需要和利益衝突

二、國家、法律和利益衝突

第三節 正義理論
一、正義的概念

二、正義的內容

三、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

四、正義的分配原則

第四節 法律對利益衝突的解決之道
一、權利的本質——自由或利益

二、分配權利和義務是解決利益衝突的基本手段

第四章 自然資源權和排污權的分配

第一節 環境資源的分類
一、環境資源的一般性分類

二、最具法律意義的環境資源的分類

第二節 設立自然資源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設立自然資源權的必要性

二、設立自然資源權的前提條件

三、設立自然資源權的可能性

第三節 自然資源權的正當性
一、私有財產權的正當性

二、非私有財產權的正當性

第四節 自然資源權的分配
一、自然資源所有權的分配

二、自然資源用途的確定

三、自然資源開發權的分配

四、對原住民的利益保護

第五節 排污權及其分配
一、排污權的概念及其性質

二、排污權的分配

第五章 環境安全和環境資源法律義務

第一節 環境安全
一、環境安全

二、環境安全成為公共利益

第二節 環境安全的分配和程度
一、環境安全的分配

二、環境安全的程度

第三節 分配環境資源法律義務的原則
一、確定環境資源法律義務主體的原則

二、消費者不應該承擔主要的環境資源法律義務

三、確定環境資源法律義務程度的比例原則

第四節 國家的環境資源法律義務
一、國家的環境資源法律義務

二、國家履行積極的環境資源法律義務的方式

第六章 基本環境權

——國家環境法律義務的度量標準

第七章 個人環境資源法律義務

一個制度選擇的視角

餘論
後記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