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鎮

璦琿鎮

璦琿鎮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東南部、黑龍江西岸,地理位置在東經126度5分,北緯49度30分,距市區32公里,轄區內地勢西高東低坡度平緩,最高點與最低點高差不到10米,台地至江面的高差約5米,平均海拔高度為125米左右。土壤為草炭型黑土及沙礫土,土壤肥力較高,植被為松闊混交人工林,屬典型的沿江平原鄉鎮。轄區行政面積211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2個自然屯,人口10975人,戶數3072戶,其中,農業人口8025人,戶數2218戶。擁有耕地17.3萬畝,林地4.1萬畝,草原2萬畝,水面1萬畝。吉黑高速、311省道貫穿全鎮,交通便利。璦琿鎮所在的黑河盆地腹地,地勢平坦,黑土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濕潤,雨量充沛,素有糧倉之稱。其間泉水發育的小片沼澤和丘陵,既是飛禽走獸活躍的天地,又是人們漁獵,畜牧的良好場所。

歷史沿革

璦琿鎮,歷史上曾稱“艾滸”“艾虎”“愛呼”“艾渾”“愛輝”等。“璦琿”一詞的含義,一說,因舊璦琿城附近有璦琿河,故而得名,達斡爾語,意為“可畏”;另說,滿語,“母貂”之意,因明末清初這一帶以產貂聞名,《愛輝縣誌》稱“似較為可信”。

璦琿建城,始於清初。為了抗擊沙俄武裝入侵黑龍江流域,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決定,設定黑龍江將軍,屯墾戍邊,“建城永戍”。翌年春夏之交,在被沙俄武裝入侵而變成廢墟的古璦琿舊址上重新築城(今俄羅斯境內維謝雪村),歷時兩個半月告成。因其右瀕黑龍江,又是黑龍江將軍駐地,故稱“黑龍江城”。後人為區別江右(西)新“璦琿”,又稱之為“舊璦琿”。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鑒於璦琿舊城僻處江東,與內地交通和公文往來諸多不便,清政府決定,將黑龍江將軍衙門遷至下游12里的江西,在被沙俄焚毀的我國達斡爾族屯寨托爾加城的廢墟上,重新修築城寨,仍為“璦琿城”,即新璦琿城,亦稱“黑龍江城”。

新璦琿城的內外建築情況,據《盛京通志》記載:“內城植松木為牆,中實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三十步,門四。西南北三面植木為廊,南一門,西北各二門,東面臨江,周圍十里”。黑龍江將軍和黑龍江副都統同駐一城。

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黑龍江將軍衙門移駐墨爾根城,留設副都統駐守。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俄亂”,沙俄侵略軍攻入璦琿城,被俄軍縱火燒毀。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俄軍撤出後,重新修築璦琿城。

1909年(清宣統元年),撤銷黑龍江(璦琿)副都統,設定璦琿兵備道和璦琿直隸廳,璦琿城為道署和廳署駐地。

1912年璦琿兵備道遷往黑河鎮,改為黑河道。

1913年3月,將璦琿直隸廳改為璦琿縣,遂成為縣城。

1925年改為第一區。

1933年9月,東北淪陷後,偽縣公署移駐黑河鎮。

1936年設璦琿保,1944年1月改為璦琿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定璦琿區,1951年改為第三區。

1956年4月,撤區劃鄉,設定璦琿鄉和三道溝鄉。1958年9月,將愛輝、三道溝兩鄉合併,改稱愛輝人民公社。

1956年為更改生辟字地名,將“璦琿”改為“愛輝”。

1983年6月,撤銷愛輝縣,並人黑河市,改隸黑河市管轄。同年7月,將愛輝公社改為愛輝鎮。

2015年5月,愛輝復名璦琿。

自然概況

璦琿鎮位於黑河市愛輝區東南部、黑龍江西岸,地理位置在東經126度5分,北緯49度30分,距市區32公里,轄區內地勢西高東低坡度平緩,最高點與最低點高差不到10米,台地至江面的高差約5米,平均海拔高度為125米左右。土壤為草炭型黑土及沙礫土,土壤肥力較高,植被為松闊混交人工林,屬典型的沿江平原鄉鎮。轄區行政面積211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2個自然屯,人口10975人,戶數3072戶,其中,農業人口8025人,戶數2218戶。擁有耕地17.3萬畝,林地4.1萬畝,草原2萬畝,水面1萬畝。吉黑高速、311省道貫穿全鎮,交通便利。璦琿鎮所在的黑河盆地腹地,地勢平坦,黑土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濕潤,雨量充沛,素有糧倉之稱。其間泉水發育的小片沼澤和丘陵,既是飛禽走獸活躍的天地,又是人們漁獵,畜牧的良好場所。

經濟狀況

近年來,璦琿鎮在區委、政府的帶領下,在全鎮人民共同努力下,鎮域經濟社會取得了一定的發展。2011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000多萬元,同比增長10%左右。農村經濟總收入6000多萬元,同比增長6%左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703元,同比增長15%。糧豆薯總產3萬噸,同比增長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