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騰衝一線

璦琿—騰衝一線

璦琿—騰衝一線,是我國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

璦琿—騰衝一線

簡介

璦琿—騰衝一線(或作“愛輝—騰衝一線”、“黑河—騰衝一線”)是我國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璦琿—騰衝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和地理學者所承認和引用,並且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在地理學(特別是人口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以及人口學上,具有重大意義。
2009年,值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地理學會成立百年、我國近現代地理學創立和發展百周年之際,《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與中國地理學會共同發起了“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的評選活動。入選的就有:1935年,胡煥庸提出黑河(愛輝)—騰衝線即“胡煥庸線”,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

劃分位置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琿,1983年改稱黑河市,今黑河市愛輝區)到雲南省騰衝,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著96%人口,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遊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劃分意義

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引進西方近代地理學理論和方法,從人地關係的角度研究我國人口問題和農業問題。提出中國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璦琿—騰衝一線為界而劃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基本差異區。
20世紀30年代,胡煥庸就在《地理學報》上發表了我國人口地理和農業地理方面第一批論文。其中,最重要的論文包括《中國人口之分布》。
《中國人口之分布》里,第一次用等值線的方法,繪製《中國人口密度圖》。《中國人口之分布》一文著重分析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口密度,特別是我國東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鮮明對比。我國東南部地狹人稠,而西北部地廣人稀。這是人所共見的。
文章中稱:“今試自黑龍江的璦琿,向西南作一直線,至雲南騰衝為止,分全國為東南與西北兩部:則此東南部的面積計四百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36%;西北部之面積,計七百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4%。惟人口之分布,則東南計四億四千萬,約占總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僅一千八百萬,約占總人口的4%。其多、寡之懸殊,有如此者。”
文章通過分析對比,找出一條可以顯示兩側人口稀密懸殊的明確界線,那就是自黑龍江之璦琿(今黑河)向西南直到雲南之騰衝的直線。根據作者當時的分析,在此線之東南,全國36%的土地,養活全國96%的人口。反之,在此線之西北,在全國64%的土地上,只有全國4%的人口。這就是說,同全國平均密度相比,東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僅及其1/16。在二者之間,平均人口密度成42.6與1之比。
很明顯,璦琿—騰衝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所承認和引用,並且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

發展與驗證

(一)與1990年中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對比
觀察胡煥庸的人口密度地圖(1935),發現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東南沿海,其中以長江三角洲為最大的人口稠密區。其次的人口稠密區分布在華北平原、江淮、四川盆地和京廣沿線。 那時,全國人口4.58億。中國正處於全面抗戰前夜,東北已淪於敵手,隨後的抗日戰爭中發生了大規模的人口西遷。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人口稠密的東南半壁,大多為戰火蹂躪。建國後,鑒於當時的情勢,政府發動過幾次大規模的人口西移,如屯墾戍邊、三線建設、上山下鄉等。
大半個世紀過去後,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口增長到13億。令人震驚的是,胡煥庸發現的人口分布結構竟“巍然不動”。根據1990年的人口普查數字,東南、西北兩部分的人口比例還是94.2%比5.8%。與胡煥庸1935年的圖相比,分布的大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由於技術手段的進步,揭示出了更為細緻的紋理。
由此,胡煥庸發現的人口分布,其後面應是某種具有高度穩定性的規律。
(二)與2000年中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對比
李強、張海輝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抽樣數據研究了這個問題,結論是: 第一,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十分活躍的幾個大省: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在吸引農業外來人口方面占據明顯優勢。 第二,上海、北京兩個超大型城市對於非農業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大,其外來人口的構成與其他省區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 第三,人口大省和勞務輸出大省如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在人口流動過程中呈現人口正向的淨輸出狀態。 第四,西部地區對於人口的吸納能力仍然非常有限。
由此,我們看到,胡煥庸發現的人口分布格局不但沒有緩解的痕跡,相反有更為加重的趨勢。

表述中的問題

由於當時的“璦琿”地名的變遷,該線就出現了“璦琿—騰衝一線”、“愛輝—騰衝一線”、“黑河—騰衝一線”等三種表述(另有夾住括弧的寫法)。
在學術上前兩種表述都較多使用,但客觀交流上造成了一定不便。如果從歷史名詞的角度考慮胡煥庸當時提出時官方使用的名稱為璦琿,可按舊稱“璦琿—騰衝一線”。如果從1956年至1983年出版的文獻角度考慮,國務院開始改稱愛輝,表述改稱“愛輝—騰衝一線”也無可厚非。但隨著1983年愛輝改為黑河,很多人仍使用舊稱“璦琿—騰衝一線”,學界暫無定論,幾種寫法同時並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