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草霜霉

琉璃草霜霉,真菌。病葉背面生霉層污白色,較密。孢囊梗叢生,自氣孔伸出,全長229-510μm×9-15μm。分布在中國、羅馬尼亞、美國、俄羅斯、瑞士。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病葉背面生霉層污白色,較密。孢囊梗叢生,自氣孔伸出,全長229-510μm×9-15μm,平均344μm×11μm,主軸長153-357(平均222)μm,占全長的2/3,基部偶爾膨大,上部2叉銳角分枝4-9次,多開張,次分枝多弧形彎曲,偶有挺直,末枝多彎曲呈弓形或鉤狀,少數伸直,頂端尖細。孢子囊橢圓形或卵形,無乳突,淡黃褐色,15-31μm×16-21μm,平均23.3μm×17.4μm,長寬比值為1.33。卵孢子未見。  

中國分布

大果琉璃草CynoglossumdivaricatumSteph.:陝西彬縣(HMNWAU38035)。
據陶家鳳(1987),此菌寄主在四川還有錫蘭琉璃草Cynoglossumzeylandicum(Whl.)Thund.。

世界分布

中國、羅馬尼亞、美國、俄羅斯、瑞士

討論

李有志(1987)認為這一種寄生於大果琉璃草CynoglossumdivaricatumSteph.的霜黴菌孢囊梗較粗壯,末枝較長,呈波狀、鉤狀或少數伸直,以及孢子囊呈淡黃褐色,15.3-30.6μm×15.5-20.4μm,比較大等形態,與Saccardo(1891)鑑定寄生於藥用琉璃草C.officinalaL.的琉璃草霜霉PeronosporacynoglossiBurrillexSwingle不同,後者的孢囊梗細弱,孢子囊淡紫色,13-19μm×15-24μm,據此認為可能是新種(未發表),但筆者根據所見,其孢囊梗形態特徵酷似P.cynoglossi,認為所有琉璃草屬上的霜霉屬菌,均屬P.cynogloss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