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公港鎮

理公港鎮

原為“李公港”。相傳曾有一李姓鄉紳辦事公道,說話道理公正,被尊稱李公。門前有一小港,故稱李公港,後寓說公正之意改為理公港。

基本信息

概況

桃源縣轄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0千米。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2005年?)。常住人口14989人(六普數據)。轄1個居委會、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理公港。漆(河)牛(車河)、桃(源)五(強溪)公路橫貫鎮境。  

沿革

1949年為靈岩鄉屬地,1952年屬理公港區,1956年建鄉,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6年,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觀音埡、白洋坡、觀音橋、楊嶺崗、牌樓寺、獅子坪、楊公橋、洗馬池、馬進洞、泥頭山、小河口、養珠湖、金雞山、商家坪14個行政村。

2010年轄蘭溪1個居委會,觀音埡、白洋坡、觀音橋、牌樓寺、獅子坪、楊公橋、洗馬池、馬進洞、泥頭山、小河口、養珠湖、金雞山、商家坪13個行政村。  

地理

本鎮南、西、北三面為山地、中部和東部地勢略低。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0%以上   。

解放前屬靈岩鄉。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理公港區。1956年為理公港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理公港人民公社,1961年縮小公社規模仍名理公港公社。1995年撤區並鄉,理公港鄉仍保持原行政區劃。1996年撤鄉建鎮更名為理公港鎮。
理公港鎮,駐地距縣城60公里。東靠黃甲鋪,南鄰龍潭鎮,西連鍾家鋪,北界九溪、黃石鎮。耕地20398畝,其中水田15346畝,旱地4208畝,山林面積89371畝,其中油茶林49815。轄觀音埡、白洋坡、觀音橋、牌樓寺、獅子坪、楊公橋、洗馬池、馬進洞、泥頭山、小河口、養珠湖、金雞山、商家坪13個村、1個居委會,145個村(居)民小組,5875戶,16087人,其中農業人口13945人。

理公港鎮 理公港鎮

一、農業生產。主要生產稻穀、豆類、油菜、花生、苧麻、柑桔。稻穀以一季雜交中稻為主,年種植面積達到18100畝,總產一般在7000噸左右。油菜種植面積10000畝,總產1200多噸。苧麻面積10000畝,總產900多噸。柑桔面積達到4000畝,總產在400噸左右。

理公港地圖 理公港地圖
理公港鎮相關圖片 理公港鎮相關圖片

二、三、水利設施。全鎮有小一型水庫兩座、小二型水庫13座,山塘995口,水利發電站2座。水利灌溉渠道144.4公里,其中三方補建擬的達標渠道5公里,基本解決全鎮11000畝水田的灌溉。

自然資源

本鎮屬漆伍公路和漆牛公路的交匯處,地理位置較好,自然資源豐富,地下有取之不盡的石灰石、碳頁煤,生產石灰歷史悠久,現有個體辦石灰廠3家,採煤場及碎石場5家,個體工商戶140家,各種運輸車輛134台,為發展理公港鎮經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五、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公路建設,全鎮基本實現了村村組組通公路,公路總長達210公里;二是教育設施,全鎮中、國小校5所,共有教職員工110人;三是衛生事業,鎮有中心醫院、村辦合作醫療站14個,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大病不出鎮;四是文化電視事業,電視站與縣網路公司聯網,發展有線電視光纖輸入,實施“村村通”工程,已通有線的村4個,共發展用戶520多個,基本上解決了民眾看電視難的問題。

理公港鎮近日召開經濟工作會,用“三個狠抓”戰略,促進全鎮經濟穩步發展,力爭農民人均收入增長500元,實現“富民強鎮”目標。 理公港鎮是我縣西部地區的山區鄉鎮,沒有區位優勢,利用好現有資源和發展好傳統產業是該鎮經濟實現增長的唯一途徑。去年來,理公港鎮先後投入400多萬元對主要村級公路、水利設施進行了硬化達標處理。在農業產業上,對茶樹實行低改,對亞麻實現優改,對柑橘進行品改,工業建設上,總投資3000萬元的普鈣廠項目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預計今年8月就可投入生產。項目建設後,理公港鎮將形成工業有普鈣,農業有麻、油、橘等產業的良好局面。

今年該鎮提出了硬化公路16公里,解決1000人的人畜飲水問題及車站、農網改造等建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00元的目標。

理公港鎮“ 三個狠抓” 實現“ 富民強鎮” 目標

理公港鎮近日召開經濟工作會,用“三個狠抓”戰略,促進全鎮經濟穩步發展,力爭農民人均收入增長500元,實現“富民強鎮”目標。

理公港鎮是我縣西部地區的山區鄉鎮,沒有區位優勢,利用好現有資源和發展好傳統產業是該鎮經濟實現增長的唯一途徑。去年來,理公港鎮先後投入400多萬元對主要村級公路、水利設施進行了硬化達標處理。在農業產業上,對茶樹實行低改,對亞麻實現優改,對柑橘進行品改,工業建設上,總投資3000萬元的普鈣廠項目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預計今年8月就可投入生產。項目建設後,理公港鎮將形成工業有普鈣,農業有麻、油、橘等產業的良好局面。

今年該鎮提出了硬化公路16公里,解決1000人的人畜飲水問題及車站、農網改造等建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00元的目標。

理公港鎮小河口村集中育秧推動三熟制早稻生產

配合全縣糧食生產目標,理公港鎮小河口村突出三熟制早稻生產工作,在全村千畝油菜區域中,採取集中育秧方式種植早稻150畝,品種選用湘早秈45號,7月23日止搶收搶插工作全部結束。

油菜田種植早稻在深丘區也能獲得好回報,採取集中育秧是保證,平均畝產352公斤,總產52800公斤。他們的經驗是:確定播期4月12日,保證插期5月20日前,加大栽植密度4×5寸,增加基本苗,每蔸插5—6根,每畝保證15—18萬苗。

筆者認為理公港鎮小河口村三熟制早稻是我縣糧食生產成功典型之一,為我縣油—稻—稻的推廣將起到指導作用。

油茶產業

理公港鎮的油茶產業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全鎮今年新造油茶1000畝、低改5000畝。在實施“百千萬工程”過程中,該鎮還注重從民眾身邊小事、急事、難事入手,幫助民眾解決問題,組織45名機關站所幹部職工成立的義務幫工隊,力所能及地為民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處,受到了民眾的高度認可和讚揚。龔德漢充分肯定了理公港鎮的做法。他要求理公港鎮下一步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轉變作風辦好實事;二是堅持以規劃引領,做活小城鎮建設與開發的文章;三是進一步化解各類矛盾,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清潔工程

理公港鎮“清潔工程”長效保潔進入常態化

理公港鎮自“農村清潔工程”實施以來,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控制,農村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為了鞏固創建成果,鎮黨委政府進一步落實新制度、強化新舉措,使清潔工程迅速進入常態化。
一、實行保潔區域全覆蓋。由鎮政府同各村支書,村同各小組、保潔員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村路段、溝渠、公共地區及庭院等責任範圍,將保潔責任落實到村、自然組和個人,做到各村都有保潔員。
二、加強環衛保潔隊伍建設。全鎮6個行政村都制定了環境衛生保潔制度,配備了專職衛生保潔員,落實保潔經費。加大了對村級保潔員的考核,聘請3-5名老黨員、老幹部、村民代表作為本村的環境衛生監督員,對全村環境衛生保潔情況開展監督,對保潔員工作是否到位進行監督與評議,對不負責任的保潔員及時撤換。
三、強化衛生保潔的重要性。鎮每月定期組織開展各村環境衛生檢查評比,邀請鎮領導、各村支書參與評比打分,下發檢查評比簡報到各村各單位,並將考惡化結果與各村年終評比掛鈎。同時,積極開展“文明衛生戶”評比等活動,有效地激發了廣大民眾開展庭院美化的積極性。
四、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採取鎮政府補一點,村組集體收入拿一點,村(居)民收一點,企業老闆捐一點的作法,多方籌集資金,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