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幹部選讀)

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幹部選讀)

《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幹部選讀)》是1999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錫冠。本書可供縣級以上的幹部、管理人員、科技人員了解現代科技發展概況學習和參考。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江澤民同志“要在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中,普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指示,而組織國內有關專家編寫的幹部教材。全書從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事實出發,科學地分析了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特點,全面地闡述了鄧小平同志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這一思想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內涵;對當代自然科學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論問題,當代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沿領域,如何套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動傳統產業現代化和解決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等,作了深入淺出的論述,並探討了如何套用科學技術來促進經濟發展和國家富強的方針政策與戰略問題。

目錄

目錄
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武裝起來
――《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幹部選讀)序
前言
第一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一節 科學 技術和科學研究
一 科學及科學的作用
二 技術及技術的作用
三 科學研究與開發及其重要意義
四 科學研究與經濟和社會的關係
第二節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歷史過程
一 古代科學技術形成生產力的源流
二 世界第二次生產力高潮的前奏――文藝復興運動
三 世界第二次生產力高潮―一產業革命
四 世界第三次生產力高潮――化工技術革命
五 世界第四次生產力高潮―一電力技術革命
六 世界第五次生產力發展高峰――技術綜合創新的
高技術時代
第三節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特點
一 科學技術加速發展和急劇變革
二 科學技術發展的綜合化
三 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
第四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一 馬克思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
二 鄧小平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三 深刻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內涵
第二章 當代自然科學的重大基本問題
第一節 揭示物質結構之謎
一 物質構成之謎―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哲學命題
二 物質結構研究的當代進展
三 龐大的高能實驗裝置――研究物質結構的有力工具
四 物質結構研究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及高技術
第二節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一 宇宙概觀
二 人類宇宙觀念的發展
三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四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五 恆星的一生
六 太陽系的起源
第三節 地球起源 演化與地球系統科學
一 地球行星及其特點
二 地球的起源與早期過程
三 早期事件後地球的演化
四 作為一個大系統的地球
第四節 生命與智力起源
一 生命的本質
二 生命前的化學進化和生命的起源
三 人類智力的起源和進化
四 人類對大腦和智力的不斷探索
第五節 非線性科學和複雜性研究
一 什麼是非線性科學?
二 複雜世界中的規整性――相干結構和孤子
三 確定性系統中的“無規”運動――混沌
四 現實世界的幾何體――分形
五 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和自組織結構
六 非線性科學的意義和套用
第三章 當代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沿
第一節 微電子與計算機技術
一 矽片上創造的奇蹟――微電子技術
二 人類大腦的延伸――計算機
三 如何使計算機更聰明――現代人工智慧技術
四 微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發展趨勢
第二節 資訊時代的通信技術
一 信息社會與電信新業務
二 現代通信網路―人類社會的神經系統
三 未來電信技術的展望
第三節 生物技術
一 一門造福人類的古老而又新興的技術一一生物技術
二 生命機體發育和繁殖的藍本 ――DNA
三 對生命體進行操作
四 設計新的生物物種可能嗎?
第四節 新材料技術
一 人類文明大廈的基石
二 不斷發展中的金屬 陶瓷和高分子材料
三 先進複合材料
四 電子與光電子材料
五 按照需要設計和製備新材料
第五節 雷射技術
一 特殊性能的光源
二 雷射與人類生活
三 走向產業化的雷射高技術
四 科學研究和生產的得力助手
五 發展中的雷射武器
第六節 航天技術與空間資源開發
一 空間 一人類的第四環境
二 飛翔太空 ―人造地球衛星
三 探索空間壯舉――一載人航天
四 向無限的空間進軍
第四章 科學技術推進傳統產業現代化
第一節 自動化技術與製造業新技術
一 自動化技術
二 自動化技術的套用
三 自動化與人類社會的發展
四 製造技術的新發展
五 現代製造業的技術基礎
六 製造業的一些新發展模式
第二節 能源新技術
一 人類社會與能源
二 潔淨煤技術――避免“公害”大國的必由之路
三 安全的核電站和核能的更充分利甩
四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
五 節能新技術
第三節 交通運輸
一 交通運輸的演變與人類社會的進步
二 陸上交通的佼校者――高速鐵路
三 蓬勃發展的公路運輸
四 常盛不衰的水路運輸
五 航空運輸的迅速發展
六 空天飛機――有廣闊前景的未來運輸工具
七 管道――油 氣運輸的理想工具
八 發展我國大中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途徑
第四節 農業新技術
一 科學技術與綠色革命
二 人工創造高產 優質 抗逆動植物新品種
三 高度技術密集的農業工廠化
四 農產品的深精加工與綜合利用
五 向“藍色革命”進軍
六 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持續農業
第五節 醫藥新技術
一 人工設計與合成新藥物
二 醫學診斷技術的新進展
三 藥物開發新領域
四 傳統藥物生產放射出新的光彩
第五章 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 人口過快增長與人力資源開發
一 人口轉變與工業化
二 人口迅速增長的後果
三 中國人口變動的歷史回顧
四 中國人文發展指標變化趨勢
五 大力開發人力資源
第二節 自然資源的短缺與合理利用
一 自然資源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二 中國自然資源狀況
三 中國自然資源供需矛盾及趨勢
四 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
五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原則
第三節 環境惡化與環境保護
一 環境的概念和含義
二 影響現代環境變化的主要因素
三 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四 中國生態環境狀況
五 發展與環境
第四節 自然災害與減災
一 自然災害及其系統的關聯性
二 自然災害與人類社會
三 我國自然災害的基本特點
四 依靠科學技術減輕自然災害
第六章 科技富國與決策現代化
第一節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
一 奠定科學技術基礎,建立科學技術體系
二 改革科技體制,解放科技生產力
三 加速科技進步,振興國民經濟
四 面向21世紀,運籌新舉措
第二節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措施
一 加速技術創新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二 建立新的科技投入體系 加大科技投入
三 大力開發科技人才資源
四 積極推進國際科技合作
第三節 建立和健全民主的 科學的決策程式
一 民主和科學的決策程式是正確決策的保證
二 民主和科學的決策程式與方法
三 幾個典型實例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