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標本

現代標本與傳統標本的區別:一、現代模型技術與標本製作技術的交叉與完美融合。二、鞣製工藝的套用。三、新材料的大量使用。四、高標準義眼的研製。五、分工的細化。六、配飾和燈光的套用成為標本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現代標本與傳統標本的區別:
國外在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新材料新思想新市場的發展,製作技術已有了較大的改觀,完全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實現了標本技術的更新換代,也使標本走入了千家萬戶,成為高檔裝飾品。所以,我們要學習目前國外的先進的技術。筆者認為現代標本和傳統標本的主要區別大體有如下幾點:
一、現代模型技術與標本製作技術的交叉與完美融合。可以說,現代標本製作是建立在模型的基礎上的!一是身體使用了雕刻精確的假體。()假體本身就是藝術品了,所有製作工藝的改進都是因為假體的需要而引發的。二是不容易保留的柔軟部分,如雞冠、舌頭等直接使用模型取代,既逼真又沒有了收縮變形帶來的失真的問題,使標本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二、鞣製工藝的套用。鞣製工藝的套用可以說是現代標本的一個重大突破。它使皮張由生皮轉變為熟皮,基本廢棄了傳統的使用防腐劑的歷史。這樣做,既解決了傳統標本使用防腐劑有毒的問題,又解決了標本易收縮、保存困難的問題。為做出高質量的標本提供了前提,同時也使標本得以走入普通人的家居,成為家居裝飾的又一亮點。
三、新材料的大量使用。現代標本技術使用了大量新材料,新工藝。如製作假體的材料,使假體既精巧又堅固,而且輕便,做出來的作品逼真生動。還有各種粘合劑、環氧材料、無毒無收縮粘土、塑膠、醋酸纖維等的套用,在面部的造型手段上極大的豐富,終於使標本製作成為了一門高雅的藝術,完全脫離了粗劣的形象。在清洗,毛皮保護,光澤的反映,色彩的復原等上也引入了大量新材料。可以說,標本製作的進步,就是材料的進步。
四、高標準義眼的研製。眼為心靈之門,再好的標本製作,如果眼睛不傳神,標本就失去了神采,立刻變得呆板和死氣沉沉。所以在義眼的製作上,有了專業的廠家研究開發,仔細研究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動物的眼的大小,曲度,折光,不同時間、環境下瞳孔的變化,不同年齡的差別,以及眼中血絲的分布,可以說已達到了無所不盡其極的地步,使每個動物都有了靈魂。
五、分工的細化。水平的提高,欣賞品位的提高,各種藝術形式的借鑑,大大促進了標本藝術的發展,也帶來了分工的細化。有提供材料和服務的廠商,有專業的製作者,製作者中又以魚類、鳥類、哺乳類有了側重。有學校,有出版物,有協會,有分會,有經銷商,有愛好者。如今的發展,標本製作的分工非常細,使標本師得以集中精力專注於一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長足進展。不象我們的製作者,什麼都要自己做,都要自己學,限制了學習和提高。
六、配飾和燈光的套用成為標本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現代標本不再僅僅把眼光集中在標本上,單單製作完標本,工作才進行了三分之一,為標本提供一個環境,給整個作品帶來一種意境,表達製作者的理念和思想,這就要求我們的製作者要提高藝術修養,使作品脫離匠氣成為藝術。最後,還要在燈光、擺放位置和角度上有明確要求,甚至要提供一個大環境來烘托作品,只有這樣,才算完成了整個作品的製作。
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對比,還遠遠沒有講清楚,僅做一孔之見,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共同探討。
全面推動現代標本技術的發展:
標本製作是一門古老的製作工藝,雖屬國外傳入中國的舶來品,但在中國的發展也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傳入之初,其技藝與品位上,與國外的標本製作並無太大的差別.中國的標本製作歷來有南唐北劉之說,唐家與劉家分別成為了南北兩個派別的領軍人物,其名聲並非幸至,都是前輩經過了艱苦的摸索和實踐,方成一代大家.為國內標本屆所推崇.在物種保存、科學研究、教學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貢獻。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也不能不看到中國標本的發展受到的局限性。觀念落後,技術發展緩慢,從業人員奇缺,套用範圍狹窄,還停留在手工作坊的階段,使我們在近幾十年和國外的標本製作拉開了很大的距離,無論從產業化、規範化、標準化、市場化等各方面和世界標本的發展都有了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這嚴重影響了標本製作在我國的發展。這和我國目前的經濟的發展水平是極不相稱的。我國到現在連標本的國家標準都沒有制定,那就更談不上標本的收集整理和系統了。
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僅僅是用經濟來衡量的,正如我們悠久的歷史是以光輝燦爛的文明而使國人自豪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