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名醫證治叢書-盛氏針灸臨床經驗集

內容介紹

《盛氏針灸臨床經驗集(第1輯)》總結了全國名老中醫盛燮孫主任醫師50多年從事針灸治療、教學實踐和中醫文獻研究的經驗心得。 《盛氏針灸臨床經驗集》分五章,第一章文獻導讀,對《內經》、《針灸甲乙經》等20多部針灸經黃文獻的針灸理論進行評述;第二章針法傳真,從古代九針刺法到近代毫針刺法,結合作者實踐經驗介紹“五體針法”等多種自創針法,並闡明針刺得氣、飛經走扎、涼熱補瀉的操作要領等。

作者介紹

盛燮蓀,1934年出生。主任中醫師,全國老一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
從事中醫臨床50餘年。擅長套用傳統針灸結合中藥治療肝病、胃病、婦科雜病和風濕病,在針刺手法、灸法和辨證取穴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創新。善於運用毫針透穴、飛經走氣等古典針法,取穴簡要,補瀉分明,療效顯著。長期從事中醫經典理論和針灸文獻研究,歷年來先後完成“浙江古代針灸學術源流研究”、“浙江近代針灸學術研究”等省級課題。在國內外醫學期刊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標幽賦淺釋》、《校注經穴會宗》、《宋明浙江針灸》、《手穴療法》、《浙江近代針灸學術經驗集成》、《王盂英醫論醫案菁華》、《中國古典毫針針法獸秘》等中醫針灸專著。
陳峰,1962年出生。副教授、主任中醫師,國家級名中醫盛燮蓀學術繼承人。現任嘉興學院醫學院臨床一系中醫教研室主任、嘉興市第一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中國針灸學會理事、浙江省針灸學會理事、嘉興市中醫學會理事。一直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及教學工作,臨床經驗豐富,能運用針灸中藥治療,疑難雜病。擅長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疾病、前列腺病的診治。現為第三批全國老中匿藥學術繼承工作和第二批省名中醫藥專家繼承王作曲繼承人、浙江省中醫杏林之星培養人材。

作品目錄

第一章文獻導讀第一節概述第二節《內經》九針與刺法綱要 一、九針的概況 二、《內經》九針針法分類解析 三、《內經》刺法的氣血綱要理論 四、《內經》調氣針法 五、《內經》取血針法第三節《難經》刺法與五輸穴補瀉理論 一、《難經》針刺手法 二、五輸穴補瀉理論第四節《針灸甲乙經》腧穴學理論和腧穴處方 一、全面系統歸納整理十四經腧穴 二、腧穴與主治證分列形成以證統穴的針灸處方雛形第五節《傷寒論》辨證施用針灸 一、辨陰陽虛實而施針灸 二、辨標本緩急,防病邪傳變第六節《脈經》論脈法與針灸 一、三部脈所主臟腑虛實針刺法 二、三部脈各種脈象針灸法 三、五臟病證的四時針灸法 四、對奇經病候的補充和表里經脈匯合部位的創新第七節《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針灸藥物並重,詳於灸法 一、針灸藥物並重,倡灸法防病 二、廣集經外奇穴 三、首載“阿是穴”法 四、艾炷直接灸法與隔物灸法 五、辨證用針,針刺注意補瀉深淺第八節《針灸資生經》考訂腧穴博採眾驗 一、考證腧穴,詳述同身寸法 二、審證選穴,重視敏感壓痛點 三、針灸藥物並重,備述灸法心得 四、養生保健,調脾胃資後天第九節金元醫家的針灸學術經驗 一、劉完素痛症取原穴和大刺八關法 二、張元素治中風大接經法、經絡取原法 三、張子和主攻下,多用鈹針出血 四、李東垣用灸法補元氣,治氣亂用俞募穴 五、朱丹溪補充十二經病候,倡言針法渾是瀉而無補第十節《針經指南》流注八穴與補瀉十四法 一、傳承流注八穴 二、刺法重治神 三、注重穴法,辨應至之氣 四、補瀉十四法與涼熱補瀉法第十一節《子午流注針經》流注學說與接氣通經理論 一、子午流注納甲法 二、接氣通經與呼吸補瀉第十二節《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補瀉同施與透穴針法 一、補瀉同施法 二、透穴針法第十三節《凌門傳授銅人指穴》、《針灸內篇》單刺法與沿皮透刺法 一、單刺法 二、沿皮透刺法第十四節《循經考穴編》彈針出血法與深刺三度停針法 一、彈針出血法 二、深刺三度停針法 三、透針選穴30法第十五節《瓊瑤神書》辨針下氣行針法 一、針刺手法之心授口訣 二、針下虛實基本手法15法 三、補瀉手法7法 四、辨針下氣行針8法第十六節《針灸大全·金針賦》集針法之大成 一、針刺基本手法14法 二、補瀉法3法 三、調氣5法 四、治病8法 五、針法的4個特點 六、附《金針賦》第十七節《針灸問對》針刺須辨氣血論 一、針刺須辨氣血 二、宗丹溪“針刺瀉而無補論”第十八節《針灸節要》、《針灸聚英》創子午流注納子法和神針八法 一、創立子午流注納子法 二、神針八法 三、附《神針八法》 第十九節《針灸大成》博採眾長,規範刺法,量化補瀉 一、下手基本8法 二、12字分次第手法 三、補瀉、導氣手法24種 四、有關針法理論的創新 五、附《勝玉歌》 第二十節《標幽賦》淺釋 一、《標幽賦》全文 二、《標幽賦》簡介 三、《標幽賦》淺釋第二章針法傳真第三章灸法心得第四章腧穴套用第五章證治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