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圖拉

第四,班圖拉認為,接觸或觀察到攻擊行為只能增加觀察者的攻擊傾向。 在班圖拉看來,大多數攻擊行為是通過有意或無意的觀察而獲得的。 影響攻擊行為的觀察學習的主要來源有三個方面。

班圖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圖拉(Bandura,A.)1925年生於加拿大北部阿爾伯達省。大學畢業後,班圖拉去美國依阿華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1952年獲博士學位。1953年開始,班圖拉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任教,擔任過教授和系主任職務,1974年,班圖拉被推選為美國心理學會會長。
班圖拉提出了以認知為基礎的社會學習理論。這一理論強調了替代經驗、自我調節以及認知因素的作用,因而不同於米勒與多拉德的理論,事實上,班圖拉在後期的著作中為了使讀者易於區分他的社會學習理論與米勒與多拉德的社會學習理論,甚至把他的理論易名為“社會認知理論”,儘管理論的內容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班圖拉在建設其理論的過程中深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行為主義的影響。行為主義的客觀性原則深深影響了班圖拉,儘管班圖拉強調認知的作用,但認知過程一直被擺在“先行刺激”和“行為後果”的控制下。班圖拉也力圖以客觀的方法研究認知因素。另一影響來自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探索內部心理因素給了班圖拉以深刻啟示。然而,班圖拉認為上述兩種理論都有局限性,“行為主義的理論專注於操作而忽視了行為的內部決定因素,而認知論的方法卻把自己沉溺於思想中從而脫離了行為。”班圖拉則要聯合這兩種方法於一種理論系統中。“社會學習理論在它的框架內既包含了有機體的內部過程,也包括了與操作關聯的決定因素”。
在班圖拉的理論體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影響的是他的觀察學習理論。此外,他對攻擊行為的研究也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占一席之地。下面就對他們這兩種理論觀點作一簡要介紹。
一、觀察學習理論
在傳統行為主義的理論框架內,學習一直被認為是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經典條件反射而發生的。傳統行為主義者一直認為,學習者必須經歷行為的後果,學習才能發生。班圖拉則反對這種觀點,認為“實際上所有導源於直接經驗的學習現象都可在替代的基礎上,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後果而發生。”通過觀察學習,人們可以獲得大量的行為模式,而不必經過令人生厭的嘗試錯誤的過程。
(一)觀察學習的特點
觀察學習有三個特點。首先,觀察學習並不必然具有外顯的反應。班圖拉把學習同操作加以區分,認為學習者經由觀察可以獲得新的反應模式,但並不必然表現出來,因此觀察學習也可以叫做“非嘗試學習”。其次,觀察學習並不依賴直接強化。傳統行為主義把強化作為學習的必要條件,而班圖拉則認為強化在觀察學習中並不是關鍵因素,沒有強化觀察學習同樣可以發生。再次,認知過程在觀察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班圖拉認為,在觀察學習中,學習者從接觸榜樣到以後表現榜樣的行為中,中間經歷了注意、記憶、表象利用等認知過程。後一特點使得班圖拉被許多人稱為“認知的行為主義者”。
(二)觀察學習的過程
1.注意過程班圖拉認為“除非注意到且精確地知覺到示範活動的相關方面,否則人們就不能從觀察中學到多少東西……選擇性注意因而是觀察學習過程的關鍵因素之一。”
影響注意過程的因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示範活動的特性,如示範活動的可辨別性,是否引人注目、活動的結構是否複雜等。那些較為簡單而又十分突出的活動最容易誘發觀察學習。示範活動的實用價值也影響著觀察者的注意。“人們密切注意那些可導致報酬的示範操作而忽視那些沒有明顯效果的示範操作”。示範活動對觀察者是否“有用”決定著觀察者的注意程度。
影響注意過程的第二方面因素來自觀察者本身。觀察學習中的注意並不是簡單地吸收來自感官的信息,而是要對信息進行必要加工以抽取其中的意義結構。因此觀察者的認知能力、知覺定勢不僅影響著注意的選擇和指向,而且影響著從觀察中抽取哪些特徵和怎樣解釋這些特徵。
2.保持過程如果人不能記住他所觀察到的行為,那么他仍不能依靠觀察而產生學習。示範者不在眼前時,觀察者之所以能復現那種行為,就是因為他依靠保持在記憶中的表象或符號,重新體驗示範行為,正因為有了這種能力,才通過觀察學習獲得了大量的知識。
保持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為表象保持,即把行為轉換成一系列表象保留在記憶中。這種保持方式對於兒童十分重要,因為兒童的語言符號系統的發展還不十分完善,記憶的方式主要是具體的表象記憶。實際上,成人的記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著這種成分。另一種保持方式是語言符號的保持,即觀察者把觀察到的行為線索以語言符號的形式保留在記憶中。這種保留方式的特點是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也很容易再現或回憶,許多複雜的行為方式都是靠這種方法保留的。人類用以調節行為的認知過程,大部分也都利用這種儲存的語言符號,因為符號學習可以利用簡化的形式快速而準確地再現大量的行為信息。
3.行為的再造過程觀察者憑藉表象和語言符號再現示範者的行為,是行為的再造過程。再現一種行為,首先要根據示範者的行為模式來組織自己的反應元素,使其能同動作發生的場合與時機配合起來。動作的再造過程,可分為這樣兩個階段。
(1)依靠認識組織自己的反應元素階段。觀察者首先要以認知過程對自己的反應作一番選擇和組織。觀察者本身具有的反應元素越充分,新的反應模式越容易形成。如果觀察者缺乏某些反應元素,則行為的再造過程就容易出現困難。
(2)作出反應並依靠訊息反饋檢視和糾正自己行為的階段。通常觀察者將觀察到的行為第一次表現出來的時候,往往會犯一些錯誤,這種記憶中行為模式與實際反應的差異構成了下一次反應的線索,依據行為表現的反饋信息,逐步修正自己的行為反應。當觀察者接收不到再造行為的正確反饋時,必然影響再造行為的準確度。
4.動機過程“社會學習理論把行為的獲得和操作區分開來,因為人們並不表現他們學到所有的東西。”班圖拉認為人們可以獲得和保持操作示範活動的能力,但卻極少甚至從不表現於外。特別是所獲得的行為沒有實用價值或這種行為為社會所不容時,這種現象更容易產生。
由觀察習得的行為操作主要受三方面誘因的影響。一是直接的誘因。當習得的行為能導致獲得有價值的結果時,人們有可能操作獲得的行為;當獲得的行為不能導致有價值的結果,或導致懲罰時,情況則相反。二是替代的誘因。在觀察者所獲得的各種行為模式中,那些對他人來說能導致報酬或逃避懲罰的行為更有可能出現。三是自我生成的誘因。“行為的個人標準提供了另一個動機源。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評價性反應調節著他們最有可能追求哪一種由觀察習得的活動。人們表現那些令他們自我滿足的行為,而拒絕那些個人不贊成的行為。”
(三)觀察學習的效應
觀察學習不同於模仿。模仿僅僅是一種行為的簡單模擬。而觀察學習則是由示範活動中抽取信息和規則,用以指導以後的活動,因此觀察學習對個體的效應不同於模仿的效應。
觀察學習的第一個效應是觀察者通過觀察他人的操作可以獲得新的反應模式、認知技能、判斷標準、行為規則等。當示範者所展示的思想與行為模式是觀察者所不具備的,而通過觀察,觀察者可以表現類似模式時,這一效應就更明顯的表現出來。
觀察學習的第二個效應是可以加強或削弱對以往習得行為的抑制,當看到他人操作以往自己抑制的行為而獲得消極後果時,觀察者傾向於加強抑制這種行為;當看到他人操作以往自己抑制的行為而沒有遭到懲罰時,則削弱自己的控制,增強了反應的可能性。
觀察學習的第三個效應是促進或便利了反應的發生。一種已習得的行為由於沒有足夠的誘發條件很可能不會得以表現。他人類似的行為則可以促進這種行為的產生。例如,看到他人抬頭望天空,我們也跟著抬頭張望。這種效應不同於前面所說的削弱抑制效應。因為這裡所說的已習得的,但又沒有表現的行為並不是由於抑制,而是誘發條件不充分。
班圖拉認為,示範行為不僅能促進類似行為的發生,而且能把觀察者的注意吸引到他人所欣賞的特殊的物體上或環境的特殊部分,使得觀察者在隨後的活動中使用相同的物體,儘管並不必然以相同的方式或出於同樣的目的。這是觀察學習的第四個效應。
在班圖拉的一次研究中,一群兒童觀察到示範者用木棒打一個橡皮木偶,在隨後其他種類的活動中,這群兒童中的許多人都試圖把木棒用於其他用途,另外一群沒有看到這類活動的兒童則沒有這種現象產生。
觀察學習的第五個效應是情緒喚醒效應。看到示範者的情緒反應,觀察者傾向於產生同類反應。當情緒的替代喚醒同某些地點、人物或事件連線在一起時,觀察者就發展了對這些地點、人物或事件的預期的情緒反應。
班圖拉認為這五種效應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同時起作用。例如,一種新的攻擊行為在傳播的過程中,既可教會他人怎樣攻擊,又可削弱他人對攻擊行為的抑制。當一種行為受到懲罰時,觀察者既可習得這種行為,又可以抑制這種行為的操作。
二、班圖拉的攻擊理論
班圖拉不同意米勒與多拉德的挫折—攻擊理論。他認為挫折並非必然導致攻擊。挫折後的個體既可表現攻擊行為,也可以表現為心灰意冷、自殺或奮發圖強、克服挫折的行為,這取決於個體已往生活中已習得的對付生活壓力的行為模式。
班圖拉對攻擊行為的起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下列觀點。
首先,班圖拉認為,當個體有攻擊傾向時,任何一種情緒狀態的喚醒都可能觸發攻擊行為。就一般人來看,只有憤怒、恐懼等情緒的喚醒才能觸發攻擊行為,但班圖拉認為,不僅憤怒、恐懼等情緒狀態的喚醒有可能觸發攻擊行為,情慾亢奮、異常欣快等情緒喚醒也有同樣的作用。實驗證明,在上述各類情緒喚醒狀態中,被試皆提高了行為的懲罰性,對他人施以電擊的次數明顯增加。其次,班圖拉認為,情緒喚醒只是便利了攻擊行為的發生,並非攻擊行為發生的必然條件。由挫折而產生的情緒喚醒對那些經常以攻擊的方式對付生活壓力的人來說,才是攻擊行為的原因,而對其他人來說則未必如此。
第三,情緒狀態的喚醒具有誘發攻擊行為的可能,反過來,喚醒狀態的減弱也有助於減低攻擊行為發生的可能,而情緒的減弱既可通過攻擊的方式,也可通過非攻擊的方式。在後一種減弱方式中,認知因素起著重要作用。
第四,班圖拉認為,接觸或觀察到攻擊行為只能增加觀察者的攻擊傾向。米勒和多拉德曾認為替代性地參與攻擊活動,可消耗攻擊的能量,因而可減少攻擊行為發生的可能。班圖拉認為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觀察到以合法形式示範的暴力行為不僅提高了攻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而且促進了……人們選擇攻擊的方法解決衝突。”
個體是怎樣習得攻擊行為的呢?
在班圖拉看來,大多數攻擊行為是通過有意或無意的觀察而獲得的。通過觀察他人的攻擊活動,個體獲得了這種行為的觀念,在以後類似的場合中,記憶中攻擊行為的表象就成為行動的指導。
影響攻擊行為的觀察學習的主要來源有三個方面。
家庭影響。家庭成員的攻擊行為是影響兒童攻擊行為的最主要來源。調查結果顯示,家庭中成員之間攻擊行為比例較高,或家庭成員中反社會行為比例較高的家庭為少年犯罪提供示範作用。同時,以孩子為出氣筒,把內心的怨憤遷怒於孩子,也給兒童提供了攻擊的榜樣作用。
區域文化氣氛的影響。一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區域的社會風氣是影響攻擊行為的第二個重要來源,若在某個區域攻擊行為被視為保護個人有價值的手段,或一個人的價值與威信由人的武力來決定,那么在這個地區,攻擊行為的比例較高就不是件令人奇怪的事了。
信息傳播工具的影響。大多數攻擊行為通過上述兩個渠道對觀察者發生影響,然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了信息傳播工具的革命,使得各種信息能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廣闊的範圍內進行傳播。這些傳播工具給現代兒童提供了觀察學習攻擊行為的第三個重要來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班圖拉從社會學習的角度分析攻擊行為的起因和社會習得過程,強調了觀察與示範在攻擊傳播中的作用,其分析是中肯的,對我們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但必須指出,班圖拉是用心理的分析取代了攻擊行為產生的政治經濟根源的分析,犯了心理學化的錯誤。
班圖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現代西方社會心理學中頗具影響,特別是他的觀察學習概念被稱為繼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條件反射之後又一解釋學習的有效工具。
班圖拉是一個行為主義者,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一個“社會行為主義者”。但班圖拉並不囿於行為主義的傳統,而是把行為主義的學習原理同認知理論結合起來,以學習原理總括學習和認知,強調了認知因素在行為調節中的作用,這就使得他的理論在行為主義的理論中獨具特色。但是正如蘇聯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指出的:“在這位學者提出的傳統學習方式的各種變式中,我們只看到對傳統範式的修改,而不是對傳統範式的背離。”班圖拉吸收了認知心理學的成果,但在他的理論中,認知因素並沒有獲得獨立的地位,仍然處在先行刺激和反應結果的鉗制之下。正如他自己所說:“然而,認知事件並非作為行為的獨立自主的原因起作用。它們的本質,它們的情緒喚醒特性和它們的發生都處在刺激的強化的控制下。”因此,在班圖拉那裡,認知過程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在下面幾章所談到的團體動力學和社會認知的研究中,認知過程才在社會心理學中獲得了應有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