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莢蒾(變種)

珍珠莢蒾(變種)

植株直立或攀援狀;枝披散,側生小枝較短。葉較密,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2-5厘米,頂端急尖或圓形,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具少數不規則、圓或鈍的粗牙齒或缺刻,很少近全緣。

科學分類

珍珠莢蒾 珍珠莢蒾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茜草目 Rubiales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莢蒾族 Viburneae
莢蒾屬 Viburnum
齒葉組 Sect. Odontotinus
臭莢蒾Viburnum foetidum

形態特徵

下面常散生棕色腺點,脈腋集聚簇狀毛,側脈2-3對。總花梗長1-2.5 (-8) 厘米。花期4-6 (-10) 月,果熟期9-12月。

產地生境

產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和雲南東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生於山坡密林或灌叢中,海拔900-2600米。模式標本采自貴州貴陽。

主要價值

種子含油約10%,供制潤滑油、油漆和肥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