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王鴻(北宋理學家)]

王鴻[王鴻(北宋理學家)]

王鴻(1023年-1075年),字翼道,號需岩生,雩都(今江西贛州市於都)人,系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第二十四代孫,工隸篆,善八分書,文章古崛峭勁。北宋進士、著名理學家,書法家。 宋仁宗皇佑年間,王鴻以鄉舉游太學,再薦省試第一,因作《眾賢和則萬物和賦》云:九官相遜,鳳儀虞舜之韶;多士以寧,魚躍文王之沚。“沚”誤作“沼”失韻,被黜。王鴻,因一字之誤而被黜,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想來年再試,決定退出官場,隱居群山深處。

人物生平

王鴻,字翼道,號需岩生,雩都人,系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第二十四代孫,宋仁宗皇祐年間被推薦到京城太學,後參加解試,名列第一。王鴻中解以後,更為勤奮攻讀經書,善書法,尤工隸、篆、八分書,長於文,但在禮部應試時,因為在文章中,把“沚”字錯寫成“沼”字,而被除名。王鴻從此絕意仕途,在縣城四十里的泉石清幽處築室隱居,自題居之洞曰“需岩”。郡守劉彝聘請他主管郡校教學,他不出任。邑令張宗諤招請他出來做官,他婉言辭之。周敦頤任虔州通判,曾來需岩與王鴻討論學問。曾注《太元經》,今不存。

王鴻與周敦頤

王鴻與濂溪書院 王鴻與濂溪書院

據《周子年表》載:仁宗嘉祐八年(1063)正月初七,周子與雩都(今江西于都縣)縣令沈希顏、好友錢拓、邑名士王鴻同游雩都羅岩。五月,周子作《愛蓮說》,沈希顏書,錢拓上石,立於沈希顏在羅岩早先所建的濂溪閣。

北宋著名哲學家,虔州(今贛州)通判周敦頤在繁忙的公事之餘想放飛一下自己的心情,於是便邀了同僚錢、沈二先生以及書法家、於都處士、王羲之的廿四世孫王鴻同游羅田岩,並興致勃勃地題刻了一首七言絕句《游羅田岩》贈以王鴻。詩曰:“聞有山岩即去尋,亦躋雲外入松陰。雖然未是洞中境,且異人間名利心。”從而開創了於都羅田岩摩崖石刻之先河。對於周通判的厚愛,王鴻自然是感動不已,他當即賦詩表示深深謝意:“臨別溪頭承誨囑,此心當為聖賢求。”周詩所體現出來的與生生不已大自然融為一體的人生襟懷,對時人有著很大的感染力,加上名人行動本身就有一種非凡的廣告效應,於是,後人步韻唱和者甚眾。“道本人存,地由人勝。”從此,羅田岩便聲名鵲起,文官武將、騷人墨客、名家學者們紛至沓來,或攬勝觀景,或瞻仰唱和,歷千年而不衰。

王鴻與需岩

王鴻歸擇邑治之南四十里,泉石清勝築室隠焉,目其山曰峿山,岩曰需岩,從學者百餘人,周茂叔倅郡時以書幣聘掌郡校不就,肥遯四十餘年,嘗注太元經今不存。

王鴻與需岩 王鴻與需岩

《釣台府志》:在雩都縣需岩,西宋邑人王鴻釣魚處手篆猶存。(江西通志-卷四十二,164)

《王鴻隠居府志》:雩都縣南四十里為需岩,宋孝亷王鴻隠居在焉。鴻工篆籀,有泉曰龍光液,松曰甘露松,皆鴻表也。木樨岩在其下,有池曰需塘,左涵虛洞,右釣魚台,又里許為墨煙岩,曲徑盤旋,松竹茂密,亦鴻所辟。(江西通志-卷四十二,168)

《望需亭府志》:在雩都縣城西隅,宋縣令張宗諤招邑人王鴻於需岩不能致,乃作亭以望之。(江西通志-卷四十二,169)

曾賢宰作有《望需亭》詩曰:“惆帳鴻飛入杳冥,江乾結個小茅亭。曉來露冷思芳草,夜靜雲開盼德星。目斷空餘流水碧,心懸悶對遠山青。絲絲情緒徘徊久,再四吟喔囷上銘。”來表達他對王鴻的追憶和崇敬。

需岩(縣南四十里,小溪鄉桃枝村。上下兩穴,鑿級相通。邑人王鴻隱此,園曰“需園” ,塘曰 “龍光液” ,松曰“甘露松”。而其中有“木樨岩” 、“涵虛洞”、“釣魚台”,皆鴻所題,篆跡尚存。邑人宋應桂有記。)

主要作品

《米囷銘》

明倫彙編氏族典卷諸姓部之23 / 《古今圖書集成》 王姓部列傳十六 宋三篇:按尚友錄,鴻字翼道,雩都人,右軍之後,博學善草書,一試不第,隱居山中,嘗作米囷銘曰:夫竊人之食而不任其事,又騷然而為害者,鼠也。暴人之物而不知畏,又肆然而不足者,虎也。吾暴而不忍為虎,竊而不忍為鼠,寧守斯,廩以安吾處。

《眾賢和則萬物和賦》

九官相遜,鳳儀虞舜之韶;多士以寧,魚躍文王之沚。

《回周敦頤詩》

周敦頤游羅田岩時以七言絕句《游羅田岩》贈以王鴻。詩曰:“聞有山岩即去尋,亦躋雲外入松陰。雖然未是洞中境,且異人間名利心。”

王鴻賦詩表示深深謝意“臨別溪頭承誨囑,此心當為聖賢求。”

文化研究會

王鴻研究會的宗旨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蒐集挖掘整理於都宋代名賢王鴻的學術文化資料,研究其理學著作及其理學傳播事業的重大影響,大力唱響“宋明理學重要發祥地——於都”歷史文化品牌,助推於都優秀傳統文化事業的發展。

王鴻文化研究會成立:

2017年4月19日,王鴻文化研究會在於都縣小溪鄉王鴻修行處“需岩”舉行成立大會,來自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和各地的專家學者及會員近百人參加了成立大會。

王鴻文化研究會的成立,標誌著于都縣理學文化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標誌著廣大王氏宗親追根尋源有了更深層次的文化追求,也是于都縣重視文化傳承、注重文化挖掘、促進文化強縣的一項有力舉措。相信王鴻文化研究會的成立,一定會為宋明理學思想的挖掘整理、資治于都縣經濟社會發展、培植個人理學文化真髓、啟迪人生經驗智慧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下午申時,與會人員還祭拜了王鴻塑像,宣讀了《祭三槐王鴻先師文》,王鴻後裔同時參加了祭祀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