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嶺[抗洪民兵英雄]

王雲嶺[抗洪民兵英雄]

王雲嶺,1970年3月出生在山東省棣縣河溝鄉王白楊村一個樸實的農民家庭。他沒有天真爛漫的童年,有的是更多的人生坎坷和生活磨難。王雲嶺全家七口人,有年近八旬的祖母,疾病纏身的父親和母親,單身多病的叔叔,還有痴呆的二哥和患有精神病的弟弟,這是一個多么不幸的家庭。為了給家人治病,家裡債台高築,家庭的悲苦處境和生活的艱辛,使他沒有享受到少兒時期的歡樂與幸福,而迫使他過早地成熟。1985年,剛滿15歲的王雲嶺含淚告別了他留戀的老師、同學和充滿歡樂的校園,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生活,磨鍊了王雲嶺堅強、剛直和無私的性格。村裡的父老鄉親,都夸王雲嶺是個懂事、有出息的好孩子。

1990年7月無棣縣連降了10場暴雨,其中降雨量的130毫米以上的有兩場。7月23日的那場特大暴雨,一夜之間就降雨156毫米,最嚴重的河溝鄉降雨量達230毫米。截至7月25日,全縣平均降雨量達526毫米,降雨量量多的河溝鄉達792毫米。降雨量之大,降雨次數之多,造成的危害之慎重,在無棣歷史上實屬罕見。特大暴雨之後,由於濟南、德州、惠民等地的洪水兇猛湧入無棣境內(水流量達1800立方米/秒),致使幸福河、朱龍河、青坡溝等幾條主要排水河道頓時暴漲漫灘,洪水泛濫成災。全縣有200多個村莊被洪水圍困,12220多間房屋倒塌,85萬餘畝農田嚴重積水……損失慘重。由於排水泄洪困難,使全縣156個村莊被大水圍困達半月之久,災民中曾一度出現斷炊現象,處境十分危險。緊急關頭,縣委、縣政府發出了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救災的緊急動員令。河溝鄉立即成立了基幹民兵搶險隊,體格健壯、血氣方剛的基幹民兵王雲嶺自告奮勇第一個報了名。他和隊友們不分晝夜輪流巡視著河堤的安全,密切注視著險情。7月24日凌晨,天又突降大雨,巡視了一夜河堤的王雲嶺和朱松新因沒帶防雨工具,兩人均被大雨淋濕。朱松新用商量的口氣對王雲嶺說:“雲嶺,雨下得這么大,咱們是不是回村避避雨?”“雨下得越大,越容易出事,這個時候可不能回去,”王雲嶺堅定地說。於是兩人冒著風雨謹慎地巡視著河堤。突然,他倆發現河裡的水位越來越高,轉眼間就上漲了20多厘米,並且水流湍急,河水隨時有漫堤的危險。“不好,要出事,得馬上通知民兵連加固河堤。”王雲嶺囑咐朱松新守著河堤,自己鍈著水迅速回村鳴鑼報警。當他帶領著大家趕來時,河堤已經被沖開了一個三米多寬的大口子,洪水像脫韁的野馬一涌而下,裝滿土的草袋子扔下一個就被大水沖走一個。怎么辦?王雲嶺急了,不顧隨時有被大水沖走的危險,二話沒說,撲通一聲跳入水中,兩手緊緊抓住岸上扯起的繩子大喊:“快扔草袋子!”在他的帶動下,其他隊員也紛紛跳入水中手挽手組成了一道人牆,用血肉之軀死死頂住填滿土的草袋子。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搏鬥,終於堵住了決口,排除了險情。當人們把王雲嶺從水裡拖上來時,極度的勞累使他的臉色蠟黃,嘴唇泛青,一下子癱倒在地。

為了加快泄洪速度,保住沿岸人民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鑒於青坡溝上游洪水繼續上漲、下游排洪嚴重受阻的實際情況,7月26日,縣防汛指揮部向河溝鄉發布了務於7月27日19時前,完成青坡溝清障任務的命令。接到命令後,河溝鄉迅速成立了由244名民兵組成的清障隊,負責清除青坡溝排洪主河道中游的15畝蘆葦。26日下午,王雲嶺回家拿扎制木筏的工具時,發現家裡的南屋趴了架,院牆也被大水泡倒了,正在家修房子的父親見王雲嶺回來了,高興地說:“雲嶺,你來得正好,快幫我把屋修修,要不然可就堵門了。”爹,現在我沒有空啊,明天清障,今天下午扎木筏……”“好了,好了,別說了,快去吧!”理解兒子的父親在這個節骨眼上,當然知道哪頭輕哪頭重。王雲嶺急匆匆地從家中拿走了三根僅有的繩子和兩根木頭,臨走時留下一句話:“爹,你別著急,等我清完障一定幫你把南屋和院牆修好!”在大隊部,王雲嶺與其他隊員一起緊張地扎制木筏,直到晚上10點鐘才回家休息。

7月27日,這是一個悲壯的日子。上午8時,清障戰鬥打響了,王雲嶺撐著自製的木筏駛向清障地點。這裡的蘆葦和蒲草連線南北兩岸,密不透風,使上游來的洪水在這裡嚴重受阻。清障事不宜遲,大家迅速分頭行動,三人一條木筏,一個撐筏,兩人拿著長柄的鐮刀割葦。由於水流急,木筏上下顛簸得厲害,這對從未有過撐筏經驗的人來說,更增加了工作難度。他們採取“歇人不歇馬”的辦法輪流作業,頂著湍急的洪水,緊張地工作著。按預先規定,每兩個小時換一次班,而王雲嶺卻連著幹了兩個班,別人勸他歇一會兒再乾,他笑笑說:“這點活算啥,沒事兒,累不著。”直到下午6時,王雲嶺已經連續幹了近10個小時。由於村子被大水圍困,斷炊斷火,午飯還沒有送來。眼看清障任務就要完成了,王雲嶺強忍著飢餓和勞累,勒了勒腰帶,再次站到了木筏上。葦障只剩下20多米了。由於葦障的逐漸減少,洪水的流速加快,水流由2米/秒迅速增加到35米/秒,水勢更加兇猛,濁浪不斷翻卷,木筏顛簸得更加厲害了,清障到了最緊要關頭。飢腸轆轆的王雲嶺,由於連續奮戰,已經體力不支,隊長孫連富見此情景大喊:“雲嶺,趕快上岸歇歇吧,現在水流急,太危險!”“沒啥,俺身子棒,水性好,能堅持!”王雲嶺於是與隊友王俊東、朱松新一起又繼續揮鐮清障。就在蘆葦即將清除完畢之時,突然一股強大的漩流急卷而來,木筏失去平衡,被掀翻入急流中,三人全部落水。經奮力搶救,王俊東和朱松新安全脫險,而王雲嶺卻因超強度作業體力耗盡,加之飢餓,失去了與洪水的抗爭力,被洶湧的洪水捲入河底後,始終沒有露出水面……

王雲嶺,這位樸實憨厚的農民的兒子,為了保護國家的財產和人民民眾的生命,毫不猶豫地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生前,王雲嶺沒有留下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他以樸實無華的奉獻精神和英勇無畏的傳統美德,譜寫了自己的生命華章。

王雲嶺犧牲後,中共無棣縣委、縣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到其家中進行了慰問和安撫。7月30日,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張志堅中將聽到了有關王雲嶺事跡的匯報後,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要大力宣傳王雲嶺的事跡;省軍區司令員易元秋少將和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張偉聞訊後,專程趕赴河溝鄉王白楊村,慰問看望了王雲嶺的家人。

根據王雲嶺的生前表現和在抗洪搶險中的動人事跡,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他為革命烈士。

山東省人民政府和省軍區授予他“抗洪民兵英雄”榮譽稱號。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王雲嶺“抗洪救災青年英雄”稱號,並追認他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中共無棣縣委、無棣縣人民政府、無棣縣人民武裝部作出了《關於在全縣開展向抗洪救災民兵英雄王雲嶺同志學習的決定》,並在全縣廣泛掀起了學英雄、頌英雄的熱潮。《解放軍報》、《前衛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農村大眾》、《山東青年報》、《山東法制報》、《黃河民兵》、山東人民廣播電台等新聞單位,對王雲嶺的事跡都作了詳細報導。

王雲嶺的一生平凡而普通,他平凡得像一棵草,普通得如一粒沙,但平凡中孕育了偉大,普通中蘊涵了崇高,他用生命和青春譜寫了一曲時代頌歌,在人們心中築起了一座巍巍豐碑。王雲嶺走了,但那片黃土地不會忘記他,那裡的人民不會忘記他,那裡的一草一木不會忘他。安息吧!我們的青年英雄——王雲嶺烈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