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倫

王銘倫,男,現任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

王銘倫,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
性別:男
籍貫:山東省煙臺市
出生年月:1958年8月
學位:碩士
職稱:教授
職務:
從事學科領域:(按國家標準GB/T 13745-1992《學科分類與代碼》填寫)
一級學科:作物學 二級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三級學科
研究方向:(1)作物高產優質栽培理論與技術(2)作物化控理論與技術
榮譽稱號和社會兼職: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學科帶頭人,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花生分團成員,山東省千名知名技術專家,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成員,山東旱作農業學會常務理事,青島市農業專家顧問團顧問,青島市優秀教師。

一、個人簡歷

1978.10-1982.07,萊陽農學院農學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8.09-1991.07,北京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3.11-1997.11,萊陽農學院農學系,副教授;
1997.06-2007.11,萊陽農學院植物科技學院,教授;
2007.11至今,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

二、教學工作情況

(一)主講課程

主講本科生課程:《作物栽培學》、《作物生長發育的化學控制》、《植物生產學》研究生課程:《作物激素生理與化學控制》。
指導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碩士研究生5人。

(二)主持和參加的教學研究課題

《作物栽培學》校A類課程建設 2003.11-2006.12 萊陽農學院 參加
《作物栽培學》優秀課程 2005.09-2006.12 萊陽農學院 參加
改革實驗教學提高作物栽培學教學質量 2005.05-2008.11 萊陽農學院 參加
改革《作物栽培學》實驗、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006.03-2008.11 青島農業大學 參加
農學專業校級品牌專業 2006.09-2009.09 青島農業大學 參加
農學專業山東省品牌專業 2008.01-2009.12 山東省教育廳 參加

(三)獲獎教學成果

作物栽培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第4位 三等 教學成果獎 青島農業大學 2009.01

(四)參編教材

1. 作物化學控制原理與技術(國家級規劃教材) 參編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5.01
2. 作物栽培學 副主編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1.09

三、科研工作情況

(一)學術成就概述

自1982年以來一直從事作物生理、作物栽培、作物化控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花生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花生新品種選育、花生生長發育的化學控制。1996年確定為省中青年學術骨幹。現為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花生分團成員、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旱作技術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3年被評為“山東省千名知名技術專家”。現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和國家“863”計畫子課題、山東省良種產業化重大課題和山東省農業重大套用技術創新課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曾主持過國家“十五”重大攻關課題子課題、參加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農業部和山東省課題十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在《中國油料作物學報》、《西北植物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30餘篇。主參編《中國花生栽培學》、《花生品質學》等專著、著作、教材20餘部。研製出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壯飽安,1999年通過山東省新技術新產品審定,已累計推廣數百萬畝。編劇的《花生優質豐產栽培》電視科教片,多年來連續在中央電視台及其他電視台播放。

(二)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

1.春花生超高產生育規律與關鍵栽培技術研究 2007.1-2010.12 科技部 40萬 主持(子課題)2.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 2008.1-2012.12 農業部、財政部 350萬 主持
3.花生等旱地作物生物調節劑研究與套用 2006.12-2010.10 科技部 15萬 主持(子課題)4.魯東地區小麥華勝兩熟制節水灌溉及精播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2005.01-2005.12 科技部 12萬 主持(子課題)
5.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選育和新品種配套技術研究2005.12-2008.12 省科技廳 20萬 主持6.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選育和新品種配套技術研究 2006.1-2008.12 省科技廳 15萬 主持7.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培育 2007.01-2009.12 省科技廳 15萬 主持
8.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培育 2008.01-2010.12 省科技廳 10萬 主持
9.春花生畝產600-650公斤高產栽培生理生態指標研究 2007.12-2009.12
省科技廳 12萬 主持
10.春花生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 2008.01-2010.12 省科技廳 10萬參加

(三)獲獎科技成果

1. 花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建立與套用 第4位 二等 國家科學技術
進步獎 國務院 2008.12
2. 高產優質花生新品種―魯花11號 第5位 三等 國家科學技術
進步獎 國務院 1999.12
3.高產優質花生新品種―魯花11號 第5位 一等 山東省科學技術
進步獎 山東省政府 1998.10
4.小麥花生化控機理及其與產量關係的研究 第3位 二等 山東省科學
技術進步獎 山東省政府 1994.12
5.棉花系統化控技術體系在早熟優質高產栽培中的套用 第9位 二等
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教育委員會 1993.06
6.花生栽培技術改革的研究 第2位 三等 山東省科學技術
進步獎 山東省政府 1989.12
7.萊陽沙參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 第2位 二等 山東省
農牧業科技進步獎 山東省農業廳 1998.12
8. 萊陽沙參優質高產新品種選育及規範化生產技術研究 第3位 二等
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獎 山東省教育廳 2007.09

(四)科研論文

1. 苗期水分脅迫對花生產量、品質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通訊
2009.2期 ,114-118
2.花生對鎘脅迫的生理回響及品種間差異 套用生態學報 3位 2009. 2期 451-459
3.乾旱脅迫下冠菌素對花生幼苗葉片滲透調節物質及膜脂過氧化的影響 花生學報 通訊 2009. 1期 18-21
4.植物生長調節劑冠菌素的研究進展 山東農業科學 通訊 2008.9期 86-89
5.超高產花生開花與結果規律的研究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 通訊 2008. 4期 258-261
6.施氮量對不同類型花生蔗糖合成及產量的影響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5位 2008.2期
398-402
7.花生控制下針栽培法對花芽分化和國針伸長的影響 萊陽農學院學報 通訊 2004.3期
86―89
8.DPC浸種對花生幼苗根系和葉片生理功能的影響 西北植物學報 1位 2002.1期 168―172
9.DPC對花生葉片生理功能的調節效應 西北植物學報 1位 2000.6期 1238―1241
10. ABT生根粉對花生根系生理功能的影響 萊陽農學院學報 1位 1994.3期 176―180
11.魯花11號花生粒重與苗期生長發育關係的研究 萊陽農學院學報 2位 1998.4期242―246
12.烯效唑提高花生幼苗抗旱性的研究 華北農學報 1位 1999旱作農業專集 58―62
13. 水分脅迫對花生根系活力及產量的影響 華北農學報 1位 1999旱作農業專集 68―71
14. 花生莖節茸毛與抗旱性關係的研究 華北農學報 2位 1999旱作農業專集 63―67
15. 花生花芽分化的形態解剖研究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位 2000.2期 41―44
16. 乾旱對花生苗期花芽發育的影響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位 2000.3期 51―53
17. 花生苗期耐旱性與品種關係的研究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 2位 2000.4期 82―87
18. 花生莢果及種子發育過程中乙烯、CTK和ABA水平的變化 萊陽農學院學報 1位
1992.2期 1―5
19. 覆膜花生預施果肥的研究 萊陽農學院學報 2位 1993.2期 88―91
20. ABT生根粉對花生質量的影響 萊陽農學院學報 1位 1993.1期 12―15
21. ABT生根粉對花生幼根生長的影響 萊陽農學院學報 1位 1993.4期 239―243

(五)主編、參編學術著作

(著作名稱 本人位次 出版社 出版社所在地 出版時間)
1. 花生標準化生產技術 主編 金盾出版社 北京 2009.03
2.花生規範化栽培理論與實踐 主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北京 2000.09
3.花生品質學 參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北京 2005.12
4.花生品質學(第2版) 參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北京 2007.12
5.中國花生栽培學 參編 上海科技出版社 上海 2003.12
6.山東花生 參編 上海科技出版社 上海 1999.12
7.花生優質高效生產原理與技術研究 副主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北京
2003.10
8.花生優質安全增效栽培理論與技術 參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北京
2009.02
9.節水高效農業理論與技術 參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北京 2004.04
10.植物激素:合成、信號傳導和作用(譯著) 審稿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8.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