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萍[椒江區雲健國小教師]

王菊萍,漢族,椒江區雲健國小教師,曾獲二00五年度校十佳師德標兵的稱號。

主要工作經歷

1981.8—1989.8 下大陳中心校任教 任班主任時間:1981.9—1989.7

1989.9—1999.8 椒江區光明路國小任教 任班主任時間:1989.9—1999.7

1999.9—2007.8 椒江區雲健國小任教 任班主任時間:1999.9—2007.7

主要獎勵

九四年度區優秀班主任

九五年度區少先隊雛鷹助飛獎

二00二年度區優秀共產黨員

二00四年全國優秀實驗班班主任

二00五年度校十佳師德標兵

主要事跡

作為一名班主任,她一直追求著這樣一種境界:在她的班級里,每一名學生都在明媚的陽光中追求真知,奉獻愛心,實現自我,感受成功!她像保護荷葉的露珠一樣,關愛著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缺陷的,不帶任何功利的色彩。因為她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教育的。二十幾年來,她用師者廣博的生命之愛、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個孩子,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和健康的人格。於是,她成了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他們融為一體,互助互愛,共同發展。

在班集體建設中,她敢於創新,大膽實踐,改變了班、組的管理模式,開展了“沒有最好,但求更好”的主題系列活動,讓所有的學生都來參與集體的建設,在“一日班長”值日制度的基礎上,推行“我是小班主任”的聘任制度,並結合主題系列活動,實行“作業星、紀律星、衛生星、創新星”的小組爭星競賽活動。

她組建班級小提琴訓練,讓悠揚的琴聲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奏響了小提琴就是班集體,班集體就是小提琴這一班集體建設的主旋律。她通過日記教育,溝通了師生間的情感對話,促進語文教學的良性互補,構建起自我超越的大平台,激活了班隊活動的多樣性,達到班級管理的 “無為”境界 。針對一年級小朋友不愛惜學習用品的現象,她在班級里實施五枝鉛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的教育活動,收到了顯著的教育效果……學生在她創設的最佳化管理情景中,從受教育者變成了一個自我教育者,他們在“自我管理、自我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中責權主體意識得到強化,人人成為班集體建設的主人。

寓教於樂的、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產生了“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所帶班級年年被評為校先進集體,三次評為區先進班集體,03年11月為全國班集體研究會會長唐雲增教授等專家開設了一節“網路、電子遊戲大家談”的班會,在“沒有最好,但求更好”期中述職主題隊會示範課上,同學們出色表現,精彩的發言和落落大方的舉止,給專家和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學校舉行的各項競賽中,同學們也沒有刻意地花大力氣去訓練,大家功在平時,比賽時全班齊上陣,齊心協力奪取各項活動的勝利,學科競賽中列年級段前茅,班級還為學校輸送了許多人才,在區文化藝術節中爭得了許多榮譽……在04年4月,所帶班集體通過了中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班集體研究中心的驗收,成為全國班集體建設科學研究優秀實驗班。

她具有較強的理論水平,結合教學實際和班集體建設,積極撰寫論文:《建立立體化教育網路 推進班集體建設》一文,獲全國德育論文評比一等獎;通過日記教育,她打開了班集體建設的一條綠色通道,撰寫的《日記——班集體建設的新亮點》一文,獲全國德育論文評比二等獎,並在《自主教育》雜誌上刊登。教育案例《一個都不能少》一文,獲全國德育論文評比二等獎;她依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及個性心理發展的規律,結合學校實際,在現代班集體建設中實施人文教育,重點培養學生正確對待自我與他人的人文精神,幫助學生實現自我人格的不斷完善,撰寫的《現代班集體建設呼喚人文之光》一文,獲全國德育論文評比一等獎;從五枝鉛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做起,讓一年級的小朋友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撰寫的《為孩子的生命奠基——談一年級的養成教育》獲全國德育論文評比一等獎。主持的《新課程下班集體建設藝術的研究》的課題在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列為重點課題並順利結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