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飛的故事

王若飛的故事

王若飛的故事是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9月1日出版。

圖書簡介

作者: 賈興安 編著
出 版 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6-9-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169
  • 印刷時間:
  • 開本: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508713366
  • 包裝: 平裝
定 價:¥12.00

編輯推薦

近一個世紀以來,在我國偉大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範人物,如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雷鋒、趙一曼、江竹筠等等。他們有的面對敵人的威脅,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有的為了奪取戰鬥的勝利,不怕犧牲,勇於獻身;有的心中裝著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有的胸懷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人民的事業。他們是中華兒女的優秀代表,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為了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編輯出版了這套“英雄故事叢書”,把這些著名的英模人物介紹給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 本冊為《英雄故事叢書》之《王若飛的故事》。

內容簡介

王若飛是我黨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王若飛生於1896年10月,貴州安順人。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1922年6月參與發起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積極從事馬列主義的宣傳。
1923年4月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並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3月回國後任中共北方區委巡視員、中共中央訓練部主任。1925年10月至1926年 3月任中共豫陝區委書記。1926年調上海任中共中央秘書部主任(即秘書長),參與處理中央日常工作。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參與領導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裝暴動。1927年起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農民部部長和宣傳部部長。1928年6月赴蘇聯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後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1931年回國,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員,後在內蒙古包頭因叛徒出賣被捕。在長達5年零7個月的監獄生活中,他堅貞不屈。1937年獲釋後,任中共陝甘寧邊區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抗戰爆發後,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華中工作委員會兼中共中央華北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書長,1941年至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黨務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調查研究室黨務研究室秘書。1943年3月至194 5年8月任中共中央研究局黨務研究室主任。194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書記,負責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同年8月與毛澤東、周恩來一起作為中共代表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1 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4月8日在由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于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王若飛以自己的生命,實踐了他“一切要為人民打算”的諾言,成為共產黨人學習的楷模。

目錄

苦難的童年
“若飛”的由來
熱血青年
東渡日本
在法國勤工儉學
“要走蘇聯的道路”
學生領袖
“小小的十月革命”
和周恩來在旅歐支部
二十九歲的省委書記
草原烽火
在包頭被捕
“開槍吧,混蛋們!”
智斗警察局長
把法庭當作戰場
甥舅情誼
笑傲監牢
筆桿子是刀槍
致傅作義公開信
《監獄怒吼歌》
一尺白綢贈妻言
怒斥判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