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鑣

王煥鑣是一名江蘇南通人。在南京江蘇省立圖書館擔任編目工作凡六年。

人物簡介

王煥鑣,字駕吾又號覺無、因巢,因其德高望重,人們常尊稱他駕公。江蘇南通人。1900年3月9日(農曆二月初九)出生於江蘇省通州市興仁鎮。1921年入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學習,曾師從王徵、吳梅、柳詒徵諸先生。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自二十年代中期主攻古典文學,在研究老子、墨子等學說上有相當的成就,先後出版《韓非子選注》、《墨子集詁》等學術專著多種。
1930年王煥鑣在南京江蘇省立圖書館擔任編目工作凡六年,對分類編目頗有建樹。曾在東南大學、中央大學等大學任教。他喜歡金陵山水風光、閒暇常約胡小石等文朋詩友去清涼山、棲霞山、莫愁湖等地遊玩,寄情山水,尋訪並考察六朝古蹟,還賦詩作文,興致深濃。棲霞山西南邊有一處地叫梅墓,至今仍沿用此名,相傳是晉代大將梅聚的墓道所在地,但史書上極少提及。王煥鑣為了搞清這一問題居然二次去那兒訪問鄉民,考察古墓遺址,最終了解到梅墓並非梅聚之墓而是六朝後期梁武帝寵妃梅娘娘墓道,早在元代就被盜墓掘過。而後世史書如《景定建康志》、《至正健康志》等均沒有相關記載。
王煥鑣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調任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於1982年12月20日(農曆十一月初六)病逝於杭州市,終年83歲。王煥鑣是五十年代初舉家前往杭州的,對南京一直充滿了深情,在杭州生活的三十餘年裡,寫了不少懷念六朝古都的詩詞、散文。有些作品發表在《浙江日報》等報刊上,因頗具真情實感而受到不少讀者的好評。

人物軼事

民國名人王煥鑣編撰《首都志》軼事
《首都志》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出版的一種南京方誌,分上下兩冊,內容豐富,篇幅浩繁,卻層次分明,文筆簡練,簡約得當。作者廣引博證,集數百種南京古史書之精華歸納於《首都志》。書中還附有兩百餘珍貴的照片,這在當時是頗為罕見的,即便是今天,《首都志》也有重要的研究套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上個世紀80年代,筆者從南京堂子街舊書攤上以低價購得一套原版《首都志》,相當珍愛,從書裝幀精表大方,靛藍布封面,撰寫《首都志》的是已辭世的浙江省杭州大學前中文系主任王煥鑣,字駕吾又號覺無,江蘇南通人。1921年入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學習,曾師從王徵、吳梅、柳詒徵諸先生。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王煥鑣自二十年代中期主攻古典文學,在研究老子、墨子等學說上有相當的成就,先後出版《韓非子選注》、《墨子集詁》等學術專著多種。
1930年王煥鑣在南京江蘇省立圖書館擔任編目工作凡六年,對分類編目頗有建樹。曾在東南大學、中央大學等大學任教。他喜歡金陵山水風光、閒暇常約胡小石等文朋詩友去清涼山、棲霞山、莫愁湖等地遊玩,寄情山水,尋訪並考察六朝古蹟,還賦詩作文,興致深濃。棲霞山西南邊有一處地叫梅墓,至今仍沿用此名,相傳是晉代大將梅聚的墓道所在地,但史書上極少提及。王煥鑣為了搞清這一問題居然二次去那兒訪問鄉民,考察古墓遺址,最終了解到梅墓並非梅聚之墓而是六朝後期梁武帝寵妃梅娘娘墓道,早在元代就被盜墓掘過。而後世史書如《景定建康志》、《至正健康志》等均沒有相關記載。
國民政府於1927年定都南京後,國民黨元老葉楚傖早就打算編出一部較完整的首都方誌以作為規劃建設首都和向國內介紹首都之用。但他的事務繁忙,身體又不好,心有餘而力不足,便積極物色人才。經柳詒徵先生推薦,葉楚傖找到王煥鑣,請他擔負這一艱巨任務,王煥鑣答應利用業餘時間全力以赴編寫《首都志》。王煥鑣多次在石頭城內外訪查,並聽取各方面人士的有益建議。為了確定史載秦始皇南巡時埋金人的金陵崗的確切位置,他三次去燕子磯江邊,自巴斗山朝東一路尋訪,與老農、鄉民、曾任等交談,仍不能放心後又去下關長江尋訪,得到金陵崗是江邊龍灣村外一座小山丘的肯定答案才算放心。
經六個月奮戰,《首都志》全稿殺青、付印,當時國民政府撥出一筆經費,南京市政府也出一筆經費,約一萬八千多元。《首都志》初版僅二千套,分上下兩冊,深受海內外人士好評。葉楚傖對王煥鑣的貢獻很是讚許,還特地把兩套《首都志》作為禮品分別寄給日本名流大倉喜八郎和三笠宮親王,並把《首都志》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駐華使節和一部分外國來賓。當然,限於當時的條件,《首都志》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下冊,編寫過於倉促,漏掉了一些不應漏掉的內容,如對浦鎮附近定山下的達摩碑這一明代古蹟就未提及。當時南京報紙上就有人撰文提到類似的疏漏之處。
王煥鑣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調任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於1982年病逝杭州,終年87歲。王煥鑣是五十年代初舉家前往杭州的,對南京一直充滿了深情,在杭州生活的三十餘年裡,寫了不少懷念六朝古都的詩詞、散文。有些作品發表在《浙江日報》等報刊上,因頗具真情實感而受到不少讀者的好評。1988年,《首都志》在南京再版,用原版照排,亦為繁體,質量堪稱一流,只是封面已為深紫紅色漆皮。當時售價為24元。去年筆者應海外文友之託在南京楊公井舊書店購再版《首都志》,要價已為100元。據店員說此書剩下的已很少,且以後一時不會再版了,據了解不少人買《首都志》是用於懷舊和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