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圓腹蛛

王氏圓腹蛛

中文目名: 足式:4,1,2,3。 足式:4,1,2,3。

形態描述

編號:
13031

拉丁目名:

ARANEAE

中文目名:

蜘蛛目

拉丁亞目:

Metathelae

中文亞目:

新蛛亞目

中文科名:

球蛛科

拉丁科名:

Theridiidae

中文屬名:

圓腹蛛屬

拉丁屬名:

Dipoena

拉丁種名:

wangi

定名人:

Zhu

年代:

1998

中文名:

王氏圓腹蛛

原始文獻:

中國動物志 蛛形綱 蜘蛛目 球蛛科:245-247, fig.162

模式產地:

陝西周至

國內分布:

陝西(周至)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蛛形綱 蜘蛛目 球蛛科:245-247

雌蛛

體長2.41—3.26。正模體長3.26。頭胸部長0.99,寬0.96,高0.69
腹部長2.61,寬2.21。中窩極不明顯。兩眼列均後凹。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10:0.03)。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0.05:0.10),兩側眼相接。中眼區長小於寬(0.25:0.33),前邊大於後邊(0.33:0.25)。前中眼>後中眼>前側眼=後側眼(0.13:0.10:0.08:00.08)。
額高約為前中眼直徑的2.5倍。螯肢黑褐色,螯肢前齒堤的前緣有兩排同螯牙等長的彎曲長剛毛。顎葉、下唇及胸板呈黑褐色。步足棕黃色,腿節、膝節、脛節的端半部及跗節的末端呈黑棕色。
步足測量:I 3.45(1.10+1.12+0.83+0.40),Ⅱ2.94(0.89+0.92+0.73+0.40),Ⅲ2.57(0.83+0.68+0.66+0.40),Ⅳ3.61(1.10+1.19+0.92+0.40)。足式:4,1,2,3。第四步足的後跗節和跗節均有鋸齒狀毛。腹部卵圓形。背面黑褐色,有很多小凹陷。腹部腹面中央黑褐色,兩側各有一條黃褐色縱條紋。腹部側面有成排的黃褐色小點。外雌器後端1/3處的中央有一唇形脊,呈三角形。

雄蛛

體長1.90。頭胸部長0.80,寬0.75,高0.53;腹部長1.48,寬1.20。背甲背面無背溝。足式:4,1,2,3。步足測量:I 2.71(0.88+0.90+0.58+0.35),Ⅱ2.33(0.73+0.75+0.50+0.35),Ⅲ2.11(0.63十0.65十0.48+0.35),W Z.76(0.88十0.90十0.63十0.35)。腹部黑色,其他特徵同雌蛛。觸肢器的根部呈錐形,引導器膜質,三角形。

分類討論

本新種的觸肢器形狀與暈斑圓腹蛛 Dipoena castrata Boesenberg et Strand 1906(Yaginuma,1986:42,fig.23(1),p1.10,fig.1)相似,但有如下明顯差別:①本新種的觸肢器的引導器呈三角形;②根部呈錐狀;③外雌器的插入孔在後部,連線管細而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