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明[二朗拳師王春明]

王春明曾用名康健,1909年生於河北省鹽山縣聖佛寺小王莊。1938年參加抗日戰爭,同年入黨,並奉命組織武術連。王春明曾任該連黨支部書記。部隊轉移後,王春明因患病留地方治療。

少年習武

王春明是祖傳第十二代二郎拳名師。八歲練武,二十多歲在當地就頗有名氣,抗戰前在唐山東礦區任職業武術教師,教礦工練武。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回響黨的號召,參加抗日戰爭。他奉命組織的武術連,全是二郎門徒。他退休後一面整理二郎拳,一面教青少年練武。

王春明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紅光滿面,精神矍鑠,步履敏捷,談吐爽朗,風采仍是當年老樣子,不過鬚髮皆白,年愈古稀了,他獨自住三間土坯房,單門獨院做練武場,收拾得十分整潔,室內外點綴著數十盆盆景,令人神清氣爽,刀、槍、劍、棍、勾。。。琳琅滿目,使人感到新穎別致;牆壁上掛著那把當年春明組織武術連所配帶的寶劍,向人們講述著這位老武術家那一段光榮的歷史。

師兄弟比鐵砂掌:抗戰前,王春明的父親王玉山的徒弟劉風樓,練成了鐵砂掌,來聖佛寺表演給師兄弟們看,五個磚一拍都碎。有人說,二郎門沒有人比得上風樓了,當時春明二十多歲,年輕好勝,也想表演一番。春明八歲練功,十一歲開拳,一天不斷的,已經苦練多年了,本村許多人尚不知春明練武術,更不知春明練鐵砂掌。他的表演出乎人們意料之外。他表演立掌砍磚,兩塊磚平放在一個棗木圓凳上,春明掄臂砍掌兩塊磚立被砍斷,凳面也被劈為兩半。春明的母親把這個破凳面放在箱子裡做紀念,保存了四十多年,從此人們才知道二郎門有高手在。

與紅槍會大師兄比武

1937年,山東省樂陵縣北部出現一個封建道門組織叫紅槍會,其頭頭吳方成是春明的曾祖父王天惟的徒弟。他想到聖佛寺借祭奠太老師王天惟為名,收繳王春明的武術器械。這時春明遵照黨的指示,從唐山回來參加抗日戰爭。他不參加紅槍會,惹起吳方成的大徒弟的惱火。春明正在練武場散步,大師兄氣勢洶洶的對春明說:“聽說你好把式,練給我看看。”春明見這傢伙出言不遜,有有氣,答道:“我只會教,不會練。”“你教教我”。“你學我就教”。在對話過程中,大師兄手執花槍,向春明連扎三槍。前兩槍是中盤扎心口,春明後退躲過,順手抄起一把坡刀,第三槍上盤扎頭。春明斜架,左把捋槍,右手順刀壓頸,這幾個動作,快速連貫,令人猝不及防。刀是開口的,大師胸縮著脖。[旁觀者嚇得哎吆一聲,春明一翻刀刃,用刀背把大師兄的黃包頭給杴下來了。高手對高手,贏得乾淨利落,這是春明祖傳活把大刀——偃月刀的一招。據說,就是關公斬蔡陽的那個拖刀計。

空手奪槍抓特務

1942年,春明任區敵工站長,負責瓦解偽軍工作。敵偽一據點,新來的特務隊長,是日本侵略軍的忠實走狗,也是我軍爭取偽軍的障礙。區委決定除掉他,叫春明獨自承擔這個任務。當時敵工站沒有手槍。而特務隊長隨身帶著經常頂著火的德造二把。春明空手奪槍,風險很大。藝高人膽大,一天夜晚,他潛入據點內,向村長摸清特務隊長的活動規律。第二天下午,特務隊長和一班偽軍從碉堡里下來了。偽軍在街上轉,特務隊長一人推著腳踏車,奔村公所來了。春明和村長隱蔽在碉堡至村公所之間的背靜牆角。抬頭一看,村長說:“來了”。這時特務隊長發現他門,便趕緊將腳踏車猛推,村長突然將特務摟腰抱住。但沒有抱得住手,特務仍把槍抽出來了。本來,春明抓這種特務,如同抓小雞一樣,手到人來。但這時特務已拔出了槍,即使打不著,一鳴槍報警,碉堡里的偽軍立刻趕到,春明和村長是跑不脫的。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沒有待特務舉槍射擊,春明一個躍步上去,一招“分筋千斤墜”就把槍奪過來了,完成了任務。

退休後教青少年練武

他既教老拳又教國拳,從他學武的最多時達二百多人。教的方法是按文字說明和圖解。有幾個小徒弟拿到縣、地比賽名詞,有一位小徒弟被選入北京體院武術班深造。他的大孫子王海濤1981年被地區體委任命為武協裁判委員會副主任,二孫子1981年被河北省省武術隊選為專業武術運動員。

王春明教武術,不要報酬,不收禮物,甘盡義務。他對徒弟著重武德教育。這也是二郎門的傳統。譜曰:勿自恃豪強,越理犯分,悖逆爭鬥,橫逆相加。只可理說排解,勿妄動手腳,無故不可對手,好勝交鋒,即被逼有一線之路,寧甘下風。“春明給小徒弟們規定一條:“對方不要你的命,不準還手。”十幾年來,數百徒弟,無一人與人爭鬥。二郎門崇尚武德,重要一條是嚴格擇徒,譜曰“人不端不傳,心不正不傳;技藝強橫者不傳,求教不誠者不傳。”春明與此無其父在唐山授藝事規定:有嫖、賭、偷行為者,一律不教。不以勢壓人,不以虛言騙人,是二郎門武德的組成部分。譜曰:背後勿毀譏他人以顯已能;不傳則已,傳則多少,俱用真實手法,勿恃外道以欺人。“

王春明精通二郎門拳術、器械,是真才實學。前幾年有一年滄洲地區召開老拳師座談會,會上一位劈掛拳師對春明說:“請把二郎拳好招教咱兩手。”春明說:“貴門套內就有好招。”於是,王春明當場表演劈掛拳套內的招術的用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