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存

王星存

2001-2002學年,王星存擔任復讀文班班主任。 王星存老師不僅關注學生的成績,更關注學生的品德。 2007年,王星存被評為固鎮縣首屆“教學能手”。

人物簡介

王星存,音樂人、教師,安徽蚌埠人,一身泥土氣,兩袖自然風。13歲寫詩,大學讀的是中文系,工作是語文老師。2000年開始音樂創作,2009年以來寫歌100多首。堅持“達觀的人生,不懈的追求”。《淮河晨報》2011年5月17日以《固鎮新馬橋中學的羅大佑》為題報導了王星存的音樂成就。2011年5月23日,安徽衛視“新安夜空”欄目以《音樂神人——固鎮有個羅大佑》為題進行了專門報導。台灣大愛電視製作的紀錄片《麥田裡的青春記事》在2011年8月13日首播。2011年11月11日成功舉辦個人音樂作品演唱會。2012年2月入圍“中國好人”。

基本信息

姓名:王星存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蚌埠
生日:1973年9月29
職業:老師 詞曲作家 音樂製作人
性別:男
身高:176
體重:80
學歷:本科
興趣: 文藝
專長: 詞曲創作
代表作:《放飛青春》《風兒為誰吹》《傷得起》《俺是窮人》《誰是我的嫦娥》

人物事跡

王星存老師的原創歌曲《溫暖》獲得第四屆感動中國原創詞曲選拔大賽全國三等獎。安徽省高考指導專家。
新馬橋鎮是固鎮縣一座普通小鎮,王星存是這鎮上一名平凡的語文老師。王星存1996年來到新馬橋中學參加工作,1997年-2008年一直帶高三語文,兢兢業業,不辭勞苦,自幼體弱多病的他工作15年來做過三次手術,每次都是拖到支撐不住才離開他的三尺講台。學生們從他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和奉獻的精神,在他的溫暖關懷之下,小鎮學生從這裡走向大學,走向社會。也正是王星存十幾年來的默默堅持和無私奉獻,讓他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也收穫了累累碩果。2001年,王星存老師創辦了國內第一個 “師生交流室”,從那時起,受他教育點撥的學生有一千五百人之多。他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夜裡十點半,和學生交流思想,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尋找癥結、尋求突破之法。不向學校要一分錢,努力鑽研,默默奉獻,這就是王星存老師。
2001-2002學年,王星存擔任復讀文班班主任。這一學年,走進王星存“師生交流室”的學生有200多人。而他自己任班主任的復讀文班,38個學生有8人考上本科,其中重點本科3人。這在農村中學是非常優秀的成績。 2002-2003年,王星存老師擔任高三復讀理科班班主任,後來又中途接任高三年級組長。復讀理班31人,人數不多,但問題卻不少。比如,張羽同學,她平時考試分數很高,一到高考就很低。她自己都絕望了;而且她的一位當老師的親戚說:“張羽這孩子復讀八年都考不上本科,我太了解她了!”王星存老師就不信這個邪。在這一年裡,王星存經常在課外活動的時候帶著張羽回家看電視,聊家常,不提學習。逐漸把她從失敗的陰影里走出來。然後,再幫助她重樹信心,點燃她求知的激情。2003年高考,張羽同學超過二本線35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安徽中醫學院。這個班31人,2003年高考達一本線1人,二本線9人,再一次創造新馬橋中學的新高。
王星存老師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他的學生成績提高得特別快。2003屆的陳艷同學2002年高考距離本科分數線102分,2003年高考超出二本線4分;黃嶺同學2002年距離本科線154分,2003年高考超出二本線34分……
王星存老師不僅關注學生的成績,更關注學生的品德。上大學只是一條出路,每一條道路都很重要。他說:“人才,就是先成人後成才;人事,就是先成人後做事。所以,做人是首要的。”王星存老師的品德教育,主要是立志、明禮、堅持、信心、勇氣。王星存老師自編了“王星存老師名言”來教育學生,這些警句通俗易懂,又耐人尋味。
王星存老師還創作了大量校園歌曲,通過音樂來放鬆學生的心情,樹立學生的理想,提升學生的品位。《溫暖》《棒棒堂》《放飛青春》《人生路》《禮貌歌》《打工的媽媽》等一系列歌曲深入人心,激勵著莘莘學子。他把音樂創作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把音樂教育和德育緊密結合起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過“師生交流室”,王星存老師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對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心理狀態了如指掌。從教十幾年來,王星存老師一直堅持家訪。2010年,王星存老師認識了于濤,從此便和于濤一起做起了慈善事業。他利用周末到各個村莊裡走訪調查,走遍固鎮中南部的每一個村莊。通過走訪調查,去年一年已經有9位特困同學受到資助,今年新馬橋中學又有13名特困生受到資助。
王星存老師自幼身體不好,工作以來,已經做過三次手術,但他卻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而耽誤工作。1996年12月1日,王星存老師突發急性闌尾炎,手術後由於羊腸線不吸收導致刀口發炎。在傷口還流血的情況下,他依然走上講台。2001年王星存腳筋上長痘,雙腳開刀,王星存都沒有耽誤上一節課。2002年,王星存老師有長達八個月的頭暈,到醫院一查原來是很嚴重的鼻病:鼻中隔高位偏曲,鼻甲腫大,過敏性鼻炎。為了把這一屆學生帶完,他每天忍受著強烈的痛楚,一直堅持到暑假才選擇動手術。
多年的堅持和默默的付出換來的是累累碩果。1999年,他又獲得了“青少年讀書活動”全國特等指導獎。2000年,王星存獲得固鎮縣第二屆“教壇新星”稱號。2003年,王星存老師被《中學語文》聘為特約撰稿人,此後,多篇論文在省市發表、獲獎。2008年,王星存被中國報考指南網聘為高考指導專家,參加編寫了《安徽高考報考指南》一書。同年,他的市級課題《農村中學高一新生漩渦現象及對策》成功立項,並於2011年7月順利結題。
2007年,王星存被評為固鎮縣首屆“教學能手”。自2009年11月新馬橋中學課改以來,王星存積極課改,被評為第一屆、第二屆“課改標兵”,首屆“課改能手”,並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多篇。
2011年5月17日《淮河晨刊》以《固鎮新馬橋中學有個羅大佑》對王星存老師進行了報導;5月23日,安徽電視台“新安夜空”欄目以《固鎮有個羅大佑》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導;8月13日,台灣大愛電視台以《麥田裡的青春記事》做了專訪報導。愛是春風,喚來群芳滿枝頭;愛是陽光,融化冰雪變暖流。王星存老師用愛培育農家子弟,用愛孜孜追求教育事業。他還一直在努力著,追求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