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旬宣

通政提學山東、江蘇時,聘校試卷,惜才愛士,提拔遺落,通政以為弗如。 ,砥礪氣節,士風丕振。 旬宣舉所藏抄本,至金陵刊入《永嘉叢書》,至今為世珍重。

父石山明經 , 矢志勤學,以木為枕,雞鳴而起,學務經世,不囿於章句 ,設塾於玉尺書院。旬宣與兄顯良同受庭訓,旬宣以幼童補博士弟子員。既冠,赴省肄業詁經精舍 ,一時交遊如張預 、陳豪 、譚廷獻輩,多知名士,相與講貫義理,敦尚風格,旁涉考據。清鹹豐辛酉(十一年)中式優貢,同治丁卯(六年)舉於鄉。六上公車不第,士論惜之。與同邑黃通政體芳為道義交。通政提學山東、江蘇時,聘校試卷,惜才愛士,提拔遺落,通政以為弗如。主講永嘉楓林書院、樂清梅溪書院 ,砥礪氣節,士風丕振。孫衣言與旬宣為中表,欲為捐州縣實缺,則遜讓不暇。清制舉行大挑,以貌取才,舉子會試落第者群赴應選,旬宣殊不屑焉。薄捐納而恥 大挑,其風節之峻如此。生平留心鄉邦文獻,而表揚祖德,承順先志,尤多為人所不可及。其五世祖忠敏於宋開禧元年通判德安時,金人入寇,拒守百有八日,卒以全城。其子致遠手編《開禧德安守城錄》纖悉具備。旬宣舉所藏抄本,至金陵刊入《永嘉叢書》,至今為世珍重。
文錄自民國《瑞安縣誌稿》,旬宣,譜名勛愛,為千石王氏玉信公派下裔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