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強

王敏強,副主任醫師,曾在北京、上海三甲醫院工作四十餘年,其間先後任職婦科主任等崗位。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並多次獲獎。

副主任醫師

姓名:王敏強
職稱:副主任醫師
擅長:在婦科疾病的診療上具有紮實的臨床經驗,對婦科腫瘤、宮頸病變、生殖內分泌、月經病的診治上有著國際化的成熟指導方案,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並多次獲獎。
簡介:王敏強 副主任醫師 曾在北京、上海三甲醫院工作四十餘年,其間先後任職婦科主任等崗位。曾兩度赴美參加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部和美國加州臨床學院主辦的中美高級生殖健康專題研究會。在婦科疾病的診療上具有紮實的臨床經驗,對婦科腫瘤、宮頸病變、生殖內分泌、月經病的診治上有著國際化的成熟指導方案,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並多次獲獎。

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王敏強 男,漢族,1962年8月出生,浙江衢州人,1979年11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
1979年11月—1980年9月一七九師五三六團通信連戰士;
1980年9月—1983年8月南京陸軍學校六隊學員;
1983年8月—1985年7月一七九師五三六團七連排長;
1985年7月—1985年8月一師二團八連(老山前線參戰)排長;
1985年3月—1985年10月一七九師五三六團七連排長;
1985年10月—1991年6月一七九師五三六團七連連長;
1991年6月—1993年1月一七九師五三六團作訓股副營職參謀;
1993年1月—1993年11月南昌陸軍學院六隊副隊長(副營);
1993年12月—1995年8月南昌陸軍學院六隊隊長(正營);
1995年8月—1997年5月南昌陸軍學院軍事理論教研室正營職教員;
1997年6月—2000年3月南昌陸軍學院軍事理論教研室副團職教員;
2000年3月—2000年6月南昌陸軍學院軍事理論教研室副團職副主任;
2000年6月—2002年3月南昌陸軍學院軍事理論教研室正團職副主任(1998年9月—2001年7月南昌陸軍學院軍事指揮專業本科學習);
2002年3月—2005年10月浙江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第一團團長;
2005年10月—2011年6月溫州市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副局長、黨組成員;2011年6月至今溫州市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政府工作部門)副局長、黨組成員。
協助局長負責黨務、人事、勞資、教育工作。分管機關黨委、人事教育處。聯繫溫州飯店、機關汽修廠、勞務公司、溫州氡泉承天大酒店

煙臺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姓名:王敏強
籍貫:陝西渭南
最後學歷:博士研究生
最後畢業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所學專業:動物遺傳繁殖與育種
工作單位: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職稱/職務:教授

學習及工作經歷

1982.7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獲學士學位。1982.8~2000.7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工作,承擔農業部畜牧重點專題氂牛育種工作。期間於1988.10~1989.11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從事動物育種改良合作研究;1996.4農業部聘為副研究員。1995.9~1996.7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攻讀“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碩士學位,1996.9攻讀該專業博士學位,2000.7獲農學博士學位。1998.10~1999.10德國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FAL, Mariensee) 承擔中德農業科技合合作項目“分子標記在動物育種中的套用”。2001年到煙臺大學工作。2003.4轉系列為副教授。2005.10~2005.12在德國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FAL, Mariensee)從事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用微衛星標記分析中國地方雞品種遺傳多樣性分析”國際合作研究。

目前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動物分子標記、基因結構與功能分析。
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如PCR、分子克隆、sequencing、限制性酶切和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反轉錄PCR、mRNA差異顯示法等,研究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海洋經濟動物基因組DNA的多態性與功能基因變異,揭示動物種系分化及功能基因結構變異。
近五年主持(或參與)主要教學、科研項目 教學方面:主持了煙臺大學教改項目《動物細胞工程》教學改革的探討,結題;承擔的《發育生物學》實施雙語教學。參與《細胞生物學》精品課程建設。
科研項目:主持了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用微衛星標記技術分析山東省地方良種黃牛遺傳多樣性”於2006年結題。“魯西黃牛與渤海黑牛生肌調節因子家族基因多態性研究”,擬於2011結題。參加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 973計畫課題子課題:組織工程學重要基礎科學問題研究”。

代表性論著

[1] Wang Minqiang, Li Pingli, Li Jiyie, Dai Guojun. Changes of serum macromineral concentrations relative to the body weight gain of growing yaks throughout a year-round. LIVESTOCK SCIENCE,2008,116 (1):203-208.
[2] 王敏強,蘇培,劉曉玲,趙振軍,武拴虎,張志強,李倩。黃牛、氂牛和水牛MyoG
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西北農業學報,2011,20(6):7-11。
[3] 王敏強,劉曉玲,武拴虎,張志強, 趙振軍,崔龍波。基於Myf5基因變異分析黃牛和氂牛DNA多態性及其遺傳分化。中國肉牛選育改良與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2011.5 155-157。
[4] 孫欽艷,王敏強*(通訊作者),蘇培,雷文華。三疣梭子蟹不同地理群體線粒體DNA ND5基因序列的變異與分化。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0. 25(6):518-522。
[5] 王敏強,朱慶凱,張成林,王海燕,李建遠。重組人附睪特異蛋白BDFx的最佳化表達與純化。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2009,Vol.22(3):176-179。
[6] 王敏強,崔志峰,劉曉玲,朱強遠,趙海濱,姚秋林. 2種三疣梭子蟹居群線粒體Cyt b和S-rRNA基因片段序列變異研究. 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 2008,21(3):191-196.
[7] 王敏強,喬瑞敏,梁岩,曹名鋒,程金花,劉曉玲. 擴增雞脂蛋白脂酶基因外顯子引物驗證與分析.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7.Vol 29(5):503-506.
[8] 王敏強,李萍莉,陳禮學,趙明日,陳宏. 用20個微衛星標記研究魯西黃牛和渤海黑牛的遺傳多樣性.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Vol.29 (6):76-8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