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打卦村

王打卦村位於山東省平原縣王打卦鄉西部,馬頰河西岸,東距縣城9公里,西距105國道6公里,為鄉政府駐地。

明永樂年間

,有王姓人家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建村,遂以姓氏命名為王家莊。後改為“王打卦村”。據傳說,此事頗具傳奇色彩。

王姓族人遷此定居後,男耕女織,勤儉持家,但收入微薄,大多家境只能勉強度日,略有節餘。只有一戶兼做買賣,加之勤懇,購置土地漸多。由於家業增大,遂雇一名段姓男孩來打短工,段某人勤手快,做事乾淨利落,聰明靈透,善解人意,深得東家信任。

段某常五更時分起身餵馬。一日天將明時,他忽見一人在南園中來回踱步,不解其意為何,遂悄悄跟蹤。半月後的一日深夜,又見那人在此躬身刨地,彎腰掩埋,做畢即去。段某不解其意,往前扒開鮮土,見坑內埋有一白色布袋,打開一看,裡面乃是尚未腐爛的人骨。段某深思片刻,遂將布袋起出埋在園子一旁。年底,段某請假回家時對東家說:“我有一事相求,因家境貧寒,父母遺骨尚存他人之地,願意不要年薪,想借貴府南園寶地寸尺,掩埋父母屍骨,以盡人子之孝。”東家念其孝心,點頭應允。十幾日後,段某攜父母遺骨埋於園中那個不明身份人所挖的坑中。

數年後

,段某一遠門姑父憐其孤苦無助,欲收留其上學就讀,段某遂辭工而去。後段某苦心研讀,三年考中進士,數年升為御史。為光宗耀祖,段某專程從京城來王家莊為父母重修陵墓,樹石碑、立牌坊,名為段家墳,鄉人皆稱頌不已。其後,段御史便常帶領大批人馬來此地祭掃陵墓,由於未加約束,人馬踐踩莊稼,不作賠償,又擾民滋事,漸漸釀成民怨。村民將此事告上縣衙,縣令卻懾於御史之威,不敢受理。王氏族中有一靠打卦算命度日的青年男子,便毛遂自薦,由族人提供盤纏,隻身赴京告狀。然官司尚未打贏,盤纏已用盡,王氏便重操舊業,再次打卦算命維持生活,以積累資金,再告御史。

數年後的一天,王家莊來了個陌生人。他見南園內牌坊、石碑威嚴豎立,磚砌墳墓高大氣派,問明緣故,遂找到王氏族人說道:“吾乃南方人氏,早年曾至貴方,見此園風水極佳,遂將父母遺骨遷埋於此,等待發家。然十年不發,今來此地尋求根由,果見被段家占去風水。今段某忘記根本,視村民如草芥,理應受到懲罰。吾有一法,可使段家將自行敗落”。陌生人繼續說:“此南園形似鳳凰,躍躍欲飛。段某竅取寶地,得道升天。鳳凰頭在園子西部,只要在此修一關帝廟,廟兩旁各挖井一眼,廟壓鳳凰頸,井挖鳳凰眼,鳳凰便首難舉,翅難振,欲飛則不能。”陌生人言畢,揚長而去。

赴京告狀的王氏男子,以微薄收入作支持,屢屢告狀,一年多後果然告倒了段御史。自此,王家莊村民安居樂業。為紀念王氏男子打卦告狀、為民請命的義舉,村民遂改王家莊為王打卦,此村名沿用至今。

關帝廟座落於王打卦村西南,直到1956年才被拆除。段家墳也曾有遺址,1956年才被村民平沒。在當地十里八鄉,無人不曉。而王打卦村有史以來,卻無段姓人氏居住。座落於鳳凰眼上的兩眼磚井,至今仍有,位於王打卦村的西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