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任(1574~1646)

王思任(1574~1646)

清兵破南京後,魯王監國,任禮部右侍郎,進尚書。 王思任深痛權奸誤國,曾極言官亂、民亂、餉亂、士亂之失,乞休,不聽。 王思任又工畫。

王思任(1574~1646)

正文

明代詩人、散文家。字季重,號遂東,又號謔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萬曆進士。曾知興平、當塗、青浦三縣,又任袁州推官、九江僉事。清兵破南京後,魯王監國,任禮部右侍郎,進尚書。王思任深痛權奸誤國,曾極言官亂、民亂、餉亂、士亂之失,乞休,不聽。清兵破紹興城,閉門大書“不降”,絕食而死(一說思任已病,避至山中,數月而死)。
王思任有俊才,性詼諧,常與狎客縱酒,談笑大噱;遇達官大吏,疏放絕倒,不能自禁。喜遨遊,所作遊記較為有名,代表作有《天姥》、《孤嶼》、《游北固山記》、《觀泰山記》、《游五台山記》等。張岱《王謔庵先生傳》中評論王思任散文特點說:“筆悍而膽怒,眼俊而舌尖;恣意描摩,盡情刻畫。”其詩多表現才情,不甚修飾。清代錢謙益說:“季重為詩,才情爛漫,無復持擇,入鬼入魔,惡道岔出。”如《天長道中》詩句“地懶無文草,天愚多暗雲”,《快雨》詩句“荷靜香催嚏,樓疏氣破籠”,《口占》詩句“烏紗實負青紗債,腰痛何如腳痛輕”,《中秋示兒》詩句“餅缺先誰齧,瓜圓是我期”,都反映了這一創作特色。王思任又工畫。
詩文集有《歷遊記》、《游喚》、《廬游雜詠》、《游廬山記》、《奕律》、《避園擬存詩集》、《律陶》、《王季重先生文集》、《雜序》、《雜記》、《爾爾集》、《時文敘》、《明王遂東先生尺牘存本》、《王季重十種》等。

配圖

王思任(1574~1646)王思任(1574~1646)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