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龍[教師]

王志龍[教師]

王志龍,惠安一中高級教師,福建省特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福建省中國小中青年學科教學帶頭人、泉州市優秀人才、泉州市優秀共產黨員、泉州市優秀教師、泉州市優秀青年教師等稱號。2008年9月被聘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畢業班教學指導組成員。

基本信息

學者:王志龍

1961年生,湖南省岳陽市人,中學物理高級教師,中國物理學會會員,中學物理雙重反饋教學法創立者。原從事中學物理教育與科研,有二十餘篇教育科研論文在省以上學術會議上交流獲獎,後專注於研究民主政治與憲政理論,有文章見刊《同舟共進》、《民主與科學》、《書屋》、《改革內參》、《湘聲報》等報刊,代表作為《三民主義與中國的改革發展》,著有《法治的天空》一書。

名角:王志龍

(1934—— )廣東潮陽人。潮劇作曲兼司鼓。1945年被賣身於潮音老三正順香班為童伶,習旦行。扮演過潘金蓮、妲己、李後和楊令婆等角色,後師從鼓師周何炎,習司鼓。1953年起在潮陽潮劇團任司鼓。1956年後除司鼓外兼作曲和導演。1960年入廣東潮劇院青年劇團任司鼓。1971年調往廣東汕頭戲曲學校任教導主任兼教學。他司鼓的手頭好,鼓點清,起介明,節奏緊湊,配合與表演默契。
他在唱腔創作上注重人物情態的發展變化,布局合理,旋律明快,腔平字正,易於傳唱。在運用傳統音樂素材時加以創新,賦予新意。在《十五貫》中熊友蘭唱的“骨肉慘別”一段唱腔中,用同腔異調手法,改變傳統三字句的編曲常規,吸取旋律遞進的手法,大大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在《穆桂英》中“春風有情臨山寨”的唱段,他以傳統唱腔曲牌《紅衲襖》為基礎,在行腔和節奏上加以變化,使唱腔顯得輕快而賦流動感,與人物的情緒十分貼切。在《王魁休妻》中“我甘願旁人相譏議”的唱段,他創造性地運用潮劇大鑼鼓的鑼經程式,將如泣如訴的細膩旋律與暴髮式控訴感情激烈的唱腔形成對比,收到強烈的音樂效果。
他曾為《牡丹園》、《假駙馬》、《穆桂英》、《十五貫》、《王魁休妻》、《王金龍》等編寫唱腔,為潮劇電影《劉明珠》、《告親夫》、《鬧開封》等擔任司鼓。作曲並被錄成唱片和盒式錄音帶的劇目有《杜王斬子》、《陳北科》、《翁萬達》等。錄像的有《穆桂英》、《王魁休妻》。王志龍執教以後,編寫教材,培養學生,誨人不倦。

農技專家:王志龍

一、簡況
王志龍,男,1956.年12月出生,197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農藝師,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果樹、農學專業;
1974-1978年服役;1978-1981在陝西省儀祉農校學習果樹專業學習;1981至今在乾縣園藝站工作。
二、主要業績
2004年獲“農業部豐收獎”;
2005年獲省政府優質蘋果綜合配套技術推廣獎;
2006年獲金皇后杏李開發推廣項目獎;
2007年獲鹹陽市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鹹陽電視台、鹹陽日報,以“愛在黃土地”專題報導其先進事跡;
鹹陽市農業系統先進個人,受縣委、縣政府表彰的“十佳科技致富”帶頭人;
三、論文著作
《蘋果無公害病蟲防治》
《蘋果四項關鍵技術》
《優質蘋果管理四項關鍵技術》
《基層專家蘋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
《果樹大改形的經驗與教訓》
在國家、省級以上專業雜誌發表論文30多篇
四、社會兼職
鹹陽市園藝學會理事;
鹹陽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果業教師;
果業科技報專家組成員;
鹹陽科技講師團成員。
陝西省科技廳農業科技特派員,陝西省農業科技110專家。
國家蘋果、梨產業體系一線專家。

南京師範大學教師

王志龍,男,1971年1月生,安徽舒城人,歷史學博士,講師。1994年6月畢業於六安師範專科學校,1994年7月至2002年8月在安徽省舒城縣南港中學從事高中政治教學工作,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在安徽大學攻讀並取得歷史學碩士學位,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南京師範大學攻讀並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2008年7月至今在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其主要講授的課程是《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經濟史,重點研究近現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在近代中國的族田研究領域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其中標誌性的有:《經濟和文化雙重變奏下的近代皖西族田——以舒城族田研究為中心》(《中國農史》2007年第1期)、《近代安徽宗族對族田的保護——對鄉俗、族規和國法的靈活充分利用》(《中國經濟史研究》2007年第4期)、《安徽族田助教功能的近代轉型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07年第6期)、《近代安徽族田收支管理研究——從“十家管公九家富”談起》(《安徽史學》2008年第2期,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8年第6期全文轉載)以及《近代安徽族田發展態勢研究》(《中國農史》2008年第2期)等,主持完成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創新項目“近代安徽族田研究”。

特級教師:王志龍

王志龍老師
王志龍,男,漢族,福建惠安人。1966年5月出生,198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8月至今任教於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2007年7月被福建省教育廳選派作為省英語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到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學習。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指導組成員。從事英語教育教學工作22年,任過12屆高三畢業班英語科教學任務,屆屆成績斐然。其傳略被載入《教苑群英》(2006年10月,福建省中國小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
一、主要榮譽稱號:
1、1995年9月,被惠安縣教育局授予“教壇新秀”稱號。
2、1996年9月,被泉州市教委授予“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3、1998年9月,被惠安縣教育局授予“先進班主任”稱號。
4、1999年9月,被惠安縣教育局授予“英語科學科帶頭人”稱號。
5、2003年9月,被惠安縣教育局授予“中學教科研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6、2003年9月,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教師”稱號。
7、2004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8、2005年6月,被福建省教育廳確認為“福建省中國小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9、2005年9月,被中共惠安縣委、惠安縣人民政府授予“十佳教師”稱號。
10、2006年6月,被中共泉州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1、2009年4月,被惠安縣教育局授予“十一五課題優秀負責人”稱號。
二、主要學術交流:
1、福建省教育學會教育學術討論會(1992年12月,寧德)
2、福建省高中英語新教材研討會(1996年8月,福州)
3、1998——1999學年度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英語教學工作研討會(1998年12月,建陽)
4、福建省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委員會第十次年會(2006年5月,漳州)
5、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命題工作(2007年3月,福州)
6、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命題工作(2008年1月,福州)
7、第二期普通高考省級自行命題教師培訓(2008年2月,福州)
8、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命題工作(2008年3月,福州)
9、福建省2009屆高三複習教學指導工作研討會(2008年9月,福州)
10、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命題工作(2008年12月,福州)
11、第三期普通高考省級自行命題教師培訓(2009年2月,福州)
12、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命題工作(2009年3月,福州)
13、福建省中英合作英語教學項目啟動座談會(2009年3月,福州)
14、講座《高三英語辭彙複習的策略探究》(對象: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高三年級英語學科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班學員,2009年7月,福州)
三、主要科研成果
1、編著《中學英語學習必備》(ISBN 978-7-211-05546-3):2007年9月,福建人民出版社。
2、主編《2009新課標高中總複習導與練 英語第一輪》(ISBN 978–7–5419– 8529-4):2008年4月,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編寫與審定《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2009屆畢業班教學建議》:2008年9月,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
4、2004年10月——2009年5月,為《海峽教育報“高考專刊”》(CN35-0016)撰寫了20多萬字的高考複習材料。
5、論文《VOCABULARY INCREASING》、《淺談德育工作中的“游擊戰”》:1992年12月,福建省教育學會教育學術討論會交流並彙編。
6、論文《課堂教學改革初探》:1997年5月,福建省教育學院中學英語新教材教法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7、論文《SEARCHING FOR TOPIC SENTENCES IN PARAGRAPH READING》:1998年12月,福建省高中畢業班英語教學工作研討會交流並彙編。
8、論文《文化差異與外語學習》:2003年6月,福建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論文評選三等獎。
9、論文《新課程標準下英語課堂“交流與互動”教學模式的套用探索》:2005年4月,發表於《外語學法教法研究》(CN15-1158/J4)。
10、論文《高中學生口語能力現狀與高考英語口語測試》:2005年5月,發表於《福建教育學院學報》(CN35-1240/G4)。
11、論文《新課程實施中學生文化意識的提高》:2006年1月,發表於《外語學法教法研究》(CN15-1158/J4)。
12、論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培訓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初探》:2006年5月,福建省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委員會第十次年會交流並彙編。
13、論文《考試說明與課程標準:孰輕孰重——英語新課程教學反思與建議》:2008年9月,發表於《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CN22-1387/G4,ISSN1009-6027)。
14、論文《高考英語口語測試勢在必行》:2009年2月,發表於《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CN22-1387/G4,ISSN1009-6027)。
15、課題《中學英語教學·學生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課題組成員,2003年6月結題,優秀教研成果,泉州市教科所。
16、課題《教育技術促進中學課堂教學最佳化,提高質量和效率研究》:課題組成員,2005年12月結題,合格教研成果,福建省電化教育館。
17、課題《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評分信度研究》(福建省教育廳A類課題):項目負責人,2008年1月立項,在研,教育部福建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
18、課題《高中英語課堂聽說寫結合實驗研究》:課題組成員,2009年1月立項,在研,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
19、課題《新課標下文化教學研究》:項目負責人,2009年4月結題,優秀教研成果,惠安縣教育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