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中醫]

王建國[中醫]

王建國,男,漢族,中共黨員,1973年12月9日出生,大專文化,河北省玉田縣大安鎮吉家行村人。1992年起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憑藉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為保護鄉親們的身心健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服務鄉村醫療衛生建設貢獻著青春智慧;為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用自己最真誠的情懷和最樸實的行動踐行著“憐憫為懷、懸壺濟世”的祖傳家訓,在鄉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曾多次受到各級領導的表揚和民眾的讚譽,2006年被評為河北省農村基層優秀中醫,2009年被評為玉田縣優秀鄉醫並代表全縣鄉醫做了典型發言

個人簡介/王建國

腎病醫生
王建國,腎病醫生,全國優秀鄉村醫生,河北省農村基層優秀中醫。1973年生於河北唐山。
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受祖父和祖母的精心傳授,潛心學習鑽研中醫理論,深得祖傳中醫秘方之精華。每年應邀參加全國腎臟病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與國內知名腎臟病專家探討和交流腎臟病疑難病症,博採眾長,在中醫治療腎臟病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目前治癒或者遍布全國十幾個省市,深受患者的信任與好評。

主要成就

2006年獲得河北省農村基層優秀中醫

2010年獲得全國優秀鄉村醫生,並受到衛生部領導的受獎和表彰。

2011年被評為唐山市學雷鋒十佳事跡人物。

2013年被唐山市政府評為唐山市首屆鄉村名醫

2013年獲得本年度國家級的中藥方劑發明專利3項。

經歷故事

吉家行村是個不太富裕的小村莊,全村1200餘人,位於全縣的最西側距離縣城60餘里。前些年由於交通欠發達,加之鄉親們沒錢看病等因素,常常導致病人不能得到有效救治,最終家破人亡。這樣的場景深深地刺痛了王建國善良的心。因此,自從他穿上白大褂那天起,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地為鄉親們服務。從醫十幾年來,憑著對鄉村醫生職業的熱愛和對鄉親們的濃濃親情,他始終堅持“及時方便、省錢有效”的救治原則。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他都是隨叫隨到,精心診治,一絲不苟。為了給村民們減輕治病負擔,能用便宜藥治好病的,他決不用貴藥,遇上特困戶和孤寡老人看病的,就為他們免費診治,從不因為費用問題而耽誤治療。博愛的胸懷換來了鄉親們的幸福安康,更換來了大家對他的感恩與敬仰。行醫20年來,共收到患者的感謝錦旗和鏡匾共30多面。他自己也常常說“每當看到鄉親們健康快樂的笑容和孩子們的歡天喜地,我都由衷的感到自己職業的神聖,同時也倍感欣慰和自豪。”
社會的發展進步,給鄉村醫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為更好在為村民服務,王建國十分注重醫療業務素質的提高。在汲取祖上精華的基礎上,積極參加醫學學歷教育,2006年考取得了中醫助理執業醫師資格,200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華北煤炭醫學院中醫本科;2010年又報考了中醫執業醫師,目前正在積極備考。王建國自幼受祖父母薰陶,學習中醫醫理,背誦藥味湯頭,夯實了中醫基礎。工作中勤奮鑽研,博覽古今醫學書籍,認真研習家傳治療腎病的中醫醫案,參悟醫理,並努力學習現代醫學新理論,實現了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理論的有機結合。堅持博採眾長,先後與國家級老中醫朱梁春、周仲瑛教授及江、滬、浙一帶等國內知名中醫、西醫腎臟病專家們一起在專題學術講座上切磋、研討腎病治療新進展,進一步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在努力做好農村常見病、多發病治療的同時,專注於腎病的研究治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治療風格。曾多次應邀參加國家級腎病學術研討會,2005年4月,在“第八屆全國中西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上,交流了學術論文《中藥治療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分析》,並被大會錄用並專刊發表。2006年7月,參加了“腎臟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培訓班”和“第四屆國際中西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其撰寫的學術論文《中藥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的臨床分析》被大會錄用。
為了更好的為村民服務,王建國先後投資近16萬元改擴建了衛生室,新購置了高壓消毒鍋、紫外線消毒燈、氧氣瓶等設備,還增置了空調,藥品櫃,飲水機,複印機,傳真機等,方便了民眾看病就醫,使衛生室整體服務條件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在做好醫療工作的同時,他還積極承擔了村裡的公共衛生工作。不管是預防接種,婦幼保健,一體化辦醫,網路直報新農合管理,還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都認真遵守,積極落實。在他的廣泛動員下,吉家行村的新農合參合率以及兒童的一類疫苗接種率,建卡建證率均達到百分之百,農村各項公共衛生工作得到了較好落實。
王建國自幼受祖母的言傳身教,牢記“濟世救人,行善積德”是行醫的根本,受到廣大民眾的交口稱讚。行醫十餘年中,始終不忘中醫前輩“醫者仁心、醫德為重”的教導,儘自己所能為患者服務。天津市蘆台鎮患者邵興,1990年因腎病急性發作致腎功能衰竭,經多方求治未果,1992年7月經人介紹來王建國同志診室治療,當時正是夏季中伏天氣,氣候炎熱,患者身穿長身衣褲和羽絨服,全身仍是冰涼。給予辨證分型後,套用“益腎湯”進行治療三個月後,完全治癒。患者康復後趕著馬車走了上百里的路送來一面寫著“再造今生”的鏡匾,邵興的妻子哭泣著說:“王大夫,你救了我丈夫,就是救了我全家呀!”,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感動地熱淚盈框。
作為鄉村醫生,他時刻把職業道德系在心中,除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外,還對經濟困難的病人伸出熱情援助之手。天津市薊縣禮明莊鄉患者翁守印,患腎功能不全疾病,由於多年受疾病困擾,本來收入不多的家庭,更是入不敷出,經濟條件很差,無力支付醫療費用。2003年患者到王建國的診室求治。面對此種情況,他一邊積極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不要擔心治病費用,不管有錢沒錢先治病,一邊精心為他辯證施治。一個療程後,患者的病情就出現了明顯好轉,患者感動地說:“王大夫,你的錢我怎么還呢?等病好了,我給你當長工吧。”王建國的眼圈紅了,拉著翁守印的手語重心長地說:“老哥,我不是地主,安心治病,人比錢重要哇.”象這樣受過王建國救助的患者很多很多。
在治病救人的同時,王建國還熱衷於公益事業。十幾年來,他曾多次向貧困地區和受災地區捐款,累計捐款萬餘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的8級強烈地震,深深震憾了他,5月16日,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為災區捐款2000元。今年的玉樹大地震,他又慷慨解囊,捐款5000元,為災區重建家園作出了一名鄉村醫生應有的貢獻。
王建國說:“當每一個康復的患者和我握手告別的時候,我的心裡就象在三伏天吃了個冰棍----別提多痛快了!”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樸實的小伙子。王建國----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在他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敘寫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