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賡

清代末期,甲村已有六所私塾,但沒有一所正規的國小。士紳王廷賡先生之父王自恩(又名文通)先生見狀,決心捐資辦學,遂與任秉章、任潮瀚、陳麟書、蔡良初、王彭壽、王雲媚等商榷後,用自己在滬的積蓄,在徐公漕私宅月洞門內修建房子,擴充教室,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創辦了一所正規國小,取名為“甲南學堂”,寓“甲於南鄉”之意。自恩先生任校董。青年時代的王廷賡學成後隨父從教。初創時的甲南學堂,規模不大,而四方慕名前來求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實在容納不下。自恩先生故後,王廷賡秉承父業,矢志辦學,將父遺宅無償捐獻給學校,並向甲村旅滬富商募集巨款,新建一幢洋式兩層樓房,設教室四隻。以後,廷賡先生三子承磊又捐資建造一座大禮堂,南建花園,甲南學堂初具規模。
王廷賡先生辦學宗旨是啟迪後進,培育桑梓人才,主張德智體並重,對師資要求嚴格。高小階段增設英文科,每學期必開全校運動會,還費了許多資金精力,在校內辦起了圖書室,藏書近萬冊,其中有《萬有文庫》、《四明叢書》、《四部備要》等圖書珍品,以備師生自學參考。日寇侵華,國文課本斷源,先生從滬購來印刷機,自編自印教材,決不讓學生讀敵偽課本、受奴化教育,其愛國愛鄉用心良深。
王廷賡不但自己熱心辦學,且掬誠幫助社會辦學。1943年,為解決當地一帶國小畢業生升學難問題,廷賡先生又與陳家團士紳陳秋陽、新塘沿周士英、八區區長陳士英、酒廠業主勵永孚等幾經磋商,多次親赴上海,向旅滬富商募捐籌資,在姜山造校舍,覓校長,聘教師,報縣府備案後,創立了“鄞縣私立堇南中學”(今姜山中學)。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狂轟濫炸,繼而又侵占寧波。避遷橫溪的鄞縣私立正始中學,為了師生安全,暫時遷來甲南國小,受到王廷賡先生的鼎力支持,使學校得以如期開學,正常上課。1946年8月,學校重返橫溪,再創新業。聘請老校董寧波旅滬著名人士魏伯楨為董事長,新聘上海巨商黃如良先生和鄞南鄉賢王廷賡先生為經濟校董,籌劃另建新校。王廷賡為社會辦學鞠躬盡瘁,百折不撓。
王廷賡先生創建醫院治病便民。七十年前,鄞南鄉間方圓數十里無醫院診所,進城治病求醫.往來不便,又加重負擔。王廷賡先生目睹了鄉民缺醫少藥“生起病來叫皇天”的悲慘境遇,萌生了創建醫院的心愿。他選定甲村東前大方橋畔的地基作為醫院址.率先捐獻土地八畝及“王氏報本堂”部份祀田,作為交換用地,又帶頭認捐建院經費。於是鄉間士紳、旅滬商賈紛紛慷慨解囊。從鬟資金、擇院址、設計方案、選購建材、施工動土,直到採辦醫療器械、中西藥品、聘清醫等,無不傾注了王廷賡先生的一腔熱忱,滴心血於是,在鄞南平原上聳起了一幢紅色瓦的兩層樓西式洋房,用作門診住院和手術室。另有數十間輔助用房和隔離病房。開診時,定名“鄞縣第二醫院”(後改為“甲村院”)。公立甲村醫院,分設內科、外科和婦產科,擁有住院病房八間,普通病房一大間,手術一間,醫院設備先進,藥物齊全,醫師醫術高明,具備相當規模和時代水準。這在1927年當年,是何等引人注目、轟動四鄉的大事啊!當時農村一些常見疾病,無不醫到病除,術後無患。對山高路遠的急病重症、難產病人,請求出珍救者,醫生們總是不辭勞苦,隨叫隨到,急人之所急.贏得民眾的一致好評。而且,廉收取醫藥費用.解人急難,致使遠近病人慕名前來求醫就診者,絡繹不絕。甲村醫院名聲噪,被四鄉民眾視為一所救命、便民的好院。
王廷賡先生平生急公好義,情系故里,造福桑梓,為社會公益事業,耗盡畢生精力。當年.甲村河兩岸並未駁坎.道路不暢,夜不明。廷賡先生帶頭捐款砌築河岸,省下壽錢花費用於修路造橋;鄰近甲南國小的道路,鋪築了200米混凝土路,以整校窬;發起成立“甲村路公司”,募集經費,聘用專人,常年負責修橋鋪路;設定夜間照明的路燈。早在還沒有電源的二三十年代,沿街的數十支滅燈石柱,用的是菜油燈,日暮點燃拂曉摘除,專人管理,所需費用概由王廷賡先生供給。至於幫圍扶貧,救濟老弱病殘,更是他一貫的慈心善舉,不勝枚舉。王延賡先生為人耿直公正,憎愛分明,婊惡如仇,深孚眾望。舊時,農田水利灌溉的引水、用水問題,屢屢引發矛盾,甚至激化導致鄉民械鬥,當年鄞南一帶亦然。每聞此類事端肇起,王廷賡先生不避個人安危,挺身而出,迅即趕赴現場斡旋調解,平息糾紛,避免慘禍。只要廷賡先生一到,列陣對峙雙方皆肅然。王廷賡先生開城布公,曉以利害,化解矛盾,以其德高望重,服膺四鄉。就連一些橫行鄉里的地痞流氓、土匪惡霸,因先生坐鎮,亦望面生畏,舉而怯步。抗戰時期,寧波淪陷。日偽懾於王廷賡先生的崇高威望始終不敢擅闖南鄉作惡。
抗戰勝利後,王廷賡先生曾擔任鄞縣豐東鎮(1950年後為甲村鄉)鎮長.鄞縣參議員。對於從政,王廷賡先生坦言:“要以國事為重,通民情、廉政務為榮;曬以權勢謀私,侵民意,爭名利為恥。”1929至1939年,主政鄞縣(即今寧波市)最久.政績堪為後人眷述者陳寶麟縣長,對王廷賡先生深為敬仰,執弟子禮,與先生過從甚密常促膝長談,詢求政務,以紓民困。毛翼虎先生(前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原民革中央委員、寧波市政協副主席)深情緬懷前賢。他說,王廷賡先生真是個大好人,他淡泊名利,熱心公益。一九四八年甲南國小成立四十周年紀念,適逢王廷賡先生七十大壽,學校舉行雙重慶典,先生遠出避壽。抗戰勝利後.甬上舉行公薦鄉賢活動,王廷賡先生被舉為鄞縣鄉賢,其高風亮節至今仍在家鄉人民和旅居海內外的僑鄉中廣為傳頌。
1972年,王延賡先生行年九十有四溘然長逝.無疾終於上海。王廷賡先生兒女孫輩散居滬甬兩地,次子三川旅美,前幾年因邀返鄉歸里,為擴建甲村國小慷慨捐資,重振其父遺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