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新解弟子規32講

內容介紹《王剛新解 32講》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經賈有仁修訂後改名為《弟子規》。 因《王剛新解

內容介紹

《王剛新解 32講》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經賈有仁修訂後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以《論語·學而》中“弟子人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總綱要,分五個部分,各選摘《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纂輯成書。列述了弟子居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行為規範。因《王剛新解 32講》內容淺顯易懂,三言成句,句句押韻,便於誦讀,因而在清代中葉至民國年間為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