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明

王保明男,1936年12月出生,河北威縣人,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曾任職於河北省地礦局第十一地質大隊。王保明,男,漢族,重慶市潼南縣人,1963年5月生, 大學,農學學士,農藝師任職資格,1984年8月參加工作,無黨派。1966年任張家口金礦技術負責,首先確定了小營盤金礦的工業價值,然後開始規模宏大的詳查及勘探,1969年編寫了勘探報告。1970年至1983年在邢台市省第十二地質大隊工作,曾任王窯鐵礦區10台鑽機的地質編錄組長,參加編寫了王窯鐵礦勘探報告和科研報告。1976年至 1978年任邢台縣郭村石膏礦技術負責,主持並編寫了該礦勘探報告。

基本內容

王保明 男,1936年12月出生,河北威縣人。回族,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曾任職於河北省地礦局第十一地質大隊。主要貢獻:長期從事地質礦產普查及勘探工作。1962年至 1970年在河北省張家口市省第三地質大隊做技術工作。曾從事以找鉻礦為主的超基性岩體普查、張家口銅礦普查等。1966年任張家口金礦技術負責,首先確定了小營盤金礦的工業價值,然後開始規模宏大的詳查及勘探,1969年編寫了勘探報告。該礦為產狀平緩的石英脈經糜棱岩化而形成的金礦,該區所分布的金礦都與它有成因聯繫。1970年至1983年在邢台市省第十二地質大隊工作,曾任王窯鐵礦區10台鑽機的地質編錄組長,參加編寫了王窯鐵礦勘探報告和科研報告。首先發現了王窯鐵礦上部有中奧陶世石膏礦的存在。1975年任西葛泉鐵礦區技術負責。1976年至 1978年任邢台縣郭村石膏礦技術負責,主持並編寫了該礦勘探報告。1979年任邢台縣衛魯藍晶石礦技術負責,根據礦區情況初步擬定了工業指標。圈定了礦體,確定了工業價值。並編寫了詳查設計。該礦為火山噴發間歇期沉積的高鋁、矽物質經多次區域變質而形成,礦體形態、物質成分均極複雜。1986年獲地礦部找礦三等獎,個人是獲獎人之一。1984年至1993年在邢台市省十一地質大隊工作,主要在總工辦做技術、科技等管理工作。1992年至1993年編寫了邢台縣尚汪莊村石膏礦採礦設計方案說明,該礦正按設計開採。

王保明,男,漢族,重慶市潼南縣人,1963年5月生, 大學,農學學士,農藝師任職資格,1984年8月參加工作,無黨派。重慶市潼南縣政協副主席。

1980.09--1984.07 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學習

1984.08--1997.06 四川省潼南縣科委工作

1997.06--1997.12 重慶市潼南縣科委工作

1997.12--1999.03 重慶市潼南縣科委副主任

1999.03--2001.12 重慶市潼南縣蔬菜辦副主任、科委副主任

2001.12--2003.03 重慶市潼南縣蔬菜辦副主任

2003.03--2007.02 重慶市潼南縣蔬菜辦副主任、政協農業委員會副主任

2007.02-- 重慶市潼南縣政協副主席

潼南縣第六屆政協委員、第七屆政協常委,重慶市蔬菜協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