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祁高中

玉祁高中

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的是一所充滿朝氣的年輕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其歷史悠久、環境優美、勇於開拓、特色鮮明和質量上乘並彰顯蓬勃的活力。學校始建於1926年,由清末留學劍橋大學的薛頌華先生創辦。

簡介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2007年8月獨立設定的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是一所充滿朝氣的年輕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其歷史悠久、環境優美、勇於開拓、特色鮮明和質量上乘而彰顯蓬勃的活力。在新的歷史機遇期,深化科學管理,改善辦學條件,構建和諧校園,走內涵發展之路,推動學校又好又快的發展。歷史悠久。學校始建於1926年,由清末留學劍橋大學的薛頌華先生創辦。八十年的征程,幾代人的追求,鑄就了玉中的輝煌。悠久的歷史,厚重的傳統,將不斷激勵每個玉中人風雨兼程。環境優美。0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高中新校區,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園林綠化掩映如畫,是每個教職員工的精神家園,是每個學子成長的理想樂園。勇於開拓。我校在各級領導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教職員工勵精圖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2年被評為省重點中學;2004年轉評為省三星級高中;2006年成功晉升為省四星級高中,譜寫了一曲科學發展的樂章。學校領導班子連續多年被評為“團結、廉潔、高效、開拓”好班子。特色鮮明。我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領下,以培養“現代‘人中人’”為育人目標,努力培養“有時代責任感、有科學人文素養、有知識能力、有創新意識、有合作精神”的“五有”公民。學校積極尋求生活德育的突破口與切入點,努力構建生活德育體系,精心鍛造學陶特色品牌。先後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專委會理事學校”等稱號。質量上乘。我校以“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可持續發展,著力培養高素質的新型人才。在生源起點較低的情況下,克難求進,高考成績穩步提升。尤其是07高考,更創歷史最好成績,榮獲了區“2007年度教學質量進步獎”。優異的教育質量贏得了社會的好評,更堅定了全校師生更上一層樓的信念。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執著地以“辦一所高質量、現代化的江蘇特色名校”的辦學目標為追求,秉承傳統,開拓未來!

辦學條件

學校地處惠山區,占地68701平方米(103畝),生均校園面積38.7平方米,建築總面積43895平方米,其中校舍(不含學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築總面積31144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7.5平方米。整個校園分教學區、運動區和生活區,布局合理,條塊清晰,功能齊全。

學校建有方明樓1幢(綜合樓和圖書館),建築面積6102平方米,內設各管理辦公室、會議室、黨員活動室、心理諮詢室(心語工作室)、心理閱覽室、青春期教育中心、陶行知紀念館、各學科活動室、醫務室和圖書館。圖書館建築面積2901平方米,內設藏書室、教工閱覽室、學生閱覽室、電子閱覽室(60座)、綜合會議室等。

行知樓一幢(教學樓),建築面積8023平方米,擁有38個標準教室,每個教室配備多媒體教學設施設備,教師辦公室11個。

求是樓一幢(實驗樓),建築面積7780平方米,內設化學實驗室4個、生物實驗室3個、生物標本室1個,物理實驗室4個、信息技術室3個、實驗準備室7個、美術工作室3個、畫室3個、通用技術教室3個、校園演播室1個。

學校體育設施齊全,擁有400米塑膠跑道的標準田徑場(內場為標準足球場)1片、室外籃球場5片、排球場3片、綜合器械健身區1片。體育器材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體育館1幢,建築面積4039平方米,內設籃球場1片、羽毛球場2片、舞蹈房2個、棋牌室1個、音樂教室2個、桌球室1個(配備23張桌球台)。

學校有學生宿舍2幢,總建築面積11535平方米,能容納1632人,宿舍室內有床鋪、儲物箱櫃、衛生間、沖淋房、空調、電話等配套設施,生均住宿面積平方米達8.8平方米。另在校外有單身教師公寓1幢,建築面積1216平方米,解決了單身教工的後顧之憂。食堂1幢,總建築面積4360平方米,座位1736張,可供所有參伙師生同時就餐。我校食堂連續6年被評為無錫市食品衛生A級單位,2011年度被評為無錫市衛生行業協會高中學校中唯一的先進單位。

學校綠化面積24468平方米,綠化率35.6%,生均綠化面積13.8平方米,是江蘇省綠色學校。

師資力量

教職工總數 153

專任教師總數 136

中學一級教師數 54

中學高級教師數 28

特級教師數 1

教授級高級教師數 0

其他

校長:高君偉,1957年出生,中共黨員,畢業於蘇州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並於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管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曾任職於江蘇省天一中學和無錫縣教育局。曾獲原錫山市首批“物理教學能手”、“無錫市中國小優秀校長”等稱號,並多次榮獲“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三等功”等榮譽稱號。2003年7月出任無錫市玉祁中學校長,2007年7月,初高中分設後,出任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校長。

高君偉校長遵循“體驗成功,人人發展”的辦學理念,始終把促進教師、學校、學生“發展”作為辦學的導向,為了達成這一“發展”目標,高校長堅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領辦學的理念,秉承“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宗旨,針對我校師資結構不盡合理、生源基礎較為薄弱的現狀,科學規劃,合理統籌,深入建設“真”字文化,引領學校特色發展。近年來,學校以“真愛”、“真研”、“真訓”、“真教”、“真育”為抓手,努力使學校各項工作均在“真做”上下功夫,求實效,有效提升了隊伍建設、管理水平、學校特色和教育質量,較好地促進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

確立“讓教師走在學校發展的前面”的理念,深化隊伍建設。針對我校因辦學規模急劇擴大,因“稀釋”問題所造成的師資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的特點,高君偉校長堅持“真愛”的理念與行為,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學校工作的首要位置。通過積極開展學陶活動,深入學習行知思想,大力弘揚行知精神,引導教師以“愛滿天下”為師德準則,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為追求,激勵教師“講良心”、“講奉獻”,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了加快教師成長,高君偉校長牢固確立“真研”、“真訓”、“真教”思想,堅持向校本教研、校本培訓要質量、求效益,通過紮實開展旨在解決“發展中問題”的教科研和師資培訓,努力促進隊伍的專業發展。在高校長的推動下,學校於2006年成立教師在職研訓平台——行知學院,一是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努力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學校引導青年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激發青年教師成長內需,同時通過“青藍工程”,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有效的幫助。近年來,我校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並逐漸成為教育教學的骨幹力量。他們在各級各類評優課活動中,從無到有,從低到高,逐步收穫各類獎項,開始品嘗成功的快樂。如,鍾志鵬老師兩次在省級評優課中獲得佳績,並帶動其他青年教師在“見賢思齊”中共同進步和成長。又如,我校在惠山區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中榮獲“團體一等獎”。二是加大骨幹教師的培養。為了改變我校骨幹教師數量不足局面,學校努力為骨幹教師的成長創設條件、爭取機遇。經過近年來的努力,學校骨幹教師隊伍規模有力擴大、層次有所提高。學校將依託發展規劃,繼續加大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努力促進教師“人人發展”。

以制度規範管理,努力追求“文化引領”的管理高度,著力提升管理水平。我校實行“校長負責、組織監督、部門管理、職員參與”多位一體有機結合的民主團隊管理體制。逐步形成了校長負責制下的團隊管理模式,並努力追求從“制度管理”走向“文化引領”的管理高度。首先,本著“制度第一”理念,健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人事、分配製度。2008年,學校在全面梳理學校制度的情況下,根據新形勢發展要求,對一批制度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在彙編學校管理制度的同時,先後完善了《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崗位聘任條例》、《無錫市高級中學教科研獎勵條例》、《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班主任管理條例》等激勵性方案,充分發揮了制度的規範和激勵作用。其次,積極追求“文化引領”的管理境界,努力提升目標激勵下教師的自覺行為。在高君偉校長的領導下,學校深入建設“真”字文化,努力建立擁有共同願景和共同的價值取向、價值標準和共同的做事方式的發展共同體,較好發揮了“文化引領”的作用。同時,高校長堅持民主協商、科學決策的作風,確保了學校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以“真育”引領學生成人、成才,不斷提高育人質量,促進學生“人人發展”。針對我校生源基礎較為薄弱的現實,高校長矢志於“成人”教育,堅信“成人比成才更為重要”的理念,堅持“成人”與“成才”“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一是積極建設“生活德育”品牌,依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努力開展德育活動,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社團活動等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二是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積極建構“有效課堂”,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發展學習力,提高學習質量。學校採取專題學法講座、分層輔導與分層作業等形式,切實提升學習的有效性;三是積極探索適應課程改革、合乎素質教育要求的科學評價機制。學校以“我們的追求——做現代‘人中人’”的育人目標為指導,著力構建“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發展”的學生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的“成人”與“成才”。近年來,我校本著“全面+特長”的發展原則,較好地促進了學生“人人發展”。

近年來,高君偉校長還相繼主持了省教育規劃辦“十一五”立項課題《高中學習型課堂文化的實踐建構研究》,以及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十一五”重點課題《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養》、中陶會中學專委會《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氛圍的研究》等課題,組織並指導教師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充分發揮了教科研的引領作用,有效促進了教師、學校、學生的發展。還堅持將自我思考整理成文。近年中,《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一文在《無錫日報》刊登,《登山有道,徐行則不困》、《以個性化培訓提升校長內涵》等在《教育》雜誌上發表,《芙蓉花開別樣紅》一文被《繽紛行知路》收錄,《以“減負增效”為願景,凝心聚智促發展》一文收錄在江蘇省教育廳彙編的《2010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長暑期學習研討會會議材料》中,並且多次受邀在中陶會中學專委會年會、無錫市陶研會年會、無錫市四星級高中會議等作交流發言,就學校發展暢談自我的思考與舉措。近年來,高君偉校長被評為“2009—2011年度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當選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委員會第二屆常務理事”。

同時,高君偉校長還深入教學第一線,走進課堂,指導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每學期都積極參加調研活動,聽課覆蓋三個年級、多門學科。聽課節數,2009年65節、2010年68節、2011年66節。

近年來,在高君偉校長的引領下,在“真”字文化的薰陶中,學校隊伍建設、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飛躍,為學校今後的優質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發展永無止境。我校將在高君偉校長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特色發展之路,力爭早日實現“辦一所高質量現代化的江南特色名校”的辦學目標,更好地服務於師生的“人人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