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斑枯病

病斑上散生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病斑大小一般直徑為0.5~2.0cm。 1.3

1 玄參斑枯病
1.1 症狀 發病初期葉面出現紫褐色呈凹陷的病斑,其中心呈白色或白色小點。隨病情不斷發展.形成灰白色大型病斑,呈多角形、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l~5mm。病斑有時被葉脈分割成網狀,邊緣紫褐色。病斑上散生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斑大小一般直徑為0.5~2.0cm。嚴重時,病斑相互匯合成不規則形大斑。最後全葉枯死。
1.2 病原 Septoria scrophulariae West. 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殼針孢屬真菌。病原分生孢子針形,無色透明,微彎,基部倒圓形,頂端略尖,3~4個隔膜,大小為26~49 μm × 3.0~3.3μm。
1.3 發病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成為翌年發病的初侵染源。越冬後的分生孢子具有61.5%~75.0%的發芽率。發生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在25℃經6 h,分生孢子就發芽侵入玄參。潛育期隨氣溫升高而縮短。於4月中旬開始發病,6~8月較重,一直延至10月。高溫多濕有利於發病;發病輕重還與土質、施肥情況、管理條件等因素有關。管理及時、肥力足,植株生長健壯,發病輕;反之則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