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善

北周立國元年(557年),除河州刺史。 天和六年(571年),襲爵河內郡公,食邑二千戶。 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東討北齊,獨孤善隨行,以功授上開府。

獨孤善,字伏陀(佛教名),鮮卑名弩引,雲中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人,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獨孤信的第二子,獨孤伽羅皇后的異母兄。死於北周建德年間(572-578年)。
獨孤善家族祖上原是北魏匈奴部落酋長,北魏末年,獨孤信拋棄父母妻子隨孝武帝元修去長安投奔宇文泰,後成為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獨孤善自幼聰慧,善騎射,以父勛,封為魏寧縣公。魏廢帝元年(552年),又以父勛,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長安郡公。北周立國元年(557年),除河州刺史。不久獨孤信因參預楚國公趙貴剷除權臣宇文護,事情泄露後被毒殺,獨孤善也被撤職為民。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獨孤善被派到嶺南龍州(廣西龍州縣)任刺史,時龍州蠻任公忻、李國立等聚眾為亂,獨孤善不能抵禦,被和洪取代。天和六年(571年),襲爵河內郡公,食邑二千戶。
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東討北齊,獨孤善隨行,以功授上開府。尋除兗州刺史,卒於任上,年三十八。贈使持節、柱國、定趙恆滄瀛五州諸軍事、定州刺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