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筋蟲

亦作“ 狼巾 ”。亦作“ 狼觔 ”。狼大腿中的筋。狀如織絡袋子。傳說可用以測盜。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狼》:“按李石 《續博物志》云: 唐時有狼巾,一作狼筋,狀如大蝸,兩頭光,帶黃色。有段祐失金帛,集奴婢於庭焚之,一婢臉瞤,乃竊器者。愚謂其事蓋術者所為,未必實有是理。”

《金瓶梅詞話》第四三回:“你與我把各房裡丫頭,叫出來審問審問,我使小廝街上買狼觔去了,他拿出來便罷,不然我就叫狼觔抽起來。”

清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狼巾》:“ 山舟學士舊藏蟲窠一枚……其色棗赤,狀之大小長短亦絕似,不鏤自雕,如細目之網,緣督為經,又若小口之囊。一面附著樹枝處,痕深陷而直,貫徹上下,以是知為蟲所結也…… 許周生 駕部雲:‘是物名狼巾。’”

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引《雲谷臥余》:嘗見小說載一富人內室亡金,詰群婢不承,欲買狼筋治之,一婢驚懼欲逃,遂獲。予不知狼筋何物,且何以能察盜?一日偶閱《續博物志》曰:唐武宗四年,官市郎巾,有疑為狼筋者。有老僧云:‘貧僧昔曾以一千,於賈胡市得三枚,狀如巨蛹爾,頭光帶黃色。’涇帥段?宅失銀器十餘,集奴婢環庭炙之,蟲栗動,有一女奴臉唇?間動,乃窺器者雲。”乃知作小說者淹博乃爾,人不讀書,雖小說亦有所不曉,學可已乎哉?《續博物志》稱為晉季石撰,然中載有南唐元宗事,及開寶年號,豈晉人而至宋尚存,書或成於宋代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