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十大功勞白粉病

分布與危害

使葉片產生白粉斑。

狹葉十大功勞白粉病狹葉十大功勞白粉病

症狀

發病部位為葉,明顯的特徵是整個葉面出現白色粉狀物。生長季節感病部位出現白色的小粉斑,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的白粉斑,嚴重時白粉斑相互連線成片。

病原

病原為單絲殼Sphaertthear Pannese)屬於囊菌亞門,無性階段為白塵粉孢Oidiumleucoconium)。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體在葉中越冬。翌年病菌隨芽萌發而開始活動,侵染幼嫩部位,產生新的病菌孢子,藉助風力等方式傳播。春季以5至6月份,秋季以9至10月份發生較多。夜間溫度較低(15℃至16℃)相對濕度較高有利於孢子萌發及侵入,白天氣溫高(23℃至27℃),濕度較低(40%至70%)則有利於孢子的形成及釋放。

防治方法

(1)改善種植條件,要通風透光,降低濕度,避免施過多的氮肥,適當多施磷肥。
(2)結合修剪去除病枝、病芽和病葉,減少侵染源。
(3)發病初噴灑15%的三唑酮(粉誘片)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一次連續噴三次均有良好地防治效果。也可噴施1千克/升的石硫合劑,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