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與乞丐

狀元與乞丐

我國莆仙戲、越劇、秦腔等很多戲種中出現的傳統曲目。

莆仙戲

劇情介紹

該劇目據莆仙戲傳統劇目《丁花春》整理改編。《丁花春》有多種本子。現存本寫丁家兄弟不和,分家之前,同日各生一子,舅王國賢為二甥卜命斷丁花春之子文龍,一生貧賤,丁花實之子阿毜大富大貴。後經幾番曲折,文龍高中狀元,阿毜淪為轎夫抬文龍歸。原劇旨在勸善。文字粗糙,結構鬆散,並有迷信色彩。

改編歷程

1956年,莆田縣編劇小組祁宗燈著手整理改編,以反宿命論為主題,刪去征寇這條線,增添鬧學與教子等情節,並把開頭兄弟鬧分家改為兄友弟恭,待卜命後才導致不和。改編本初名《雙教子〉又名《龍飛鳳偃》。

1957年參加莆田縣戲曲會演時,始定今名。"文化大革命"中,劇本已佚。

1979年,莆田縣編勘小組姚清水據老藝人口述,重新整理、修改。將文鳳(即阿毜)當轎夫改為與阿豬結夥,攔路搶劫舅父財物,又對李氏、李仲書和阿豬等人作了改寫。整理本由莆田縣西天尾業餘劇團首演,繼由莆田縣莆仙戲二團演出,大受歡迎。莆田縣文化局多次召開座談會討論進一步修改方案。

1980年福建省戲曲研究所邀姚清水攜稿到省修改,並給具體指導。經修改後的劇本,寫丁家兄弟花實、花春同日各生一子。舅王國賢為之算命,斷定丁花春子文龍為"乞丐命",丁花實子文鳳為"狀元命"。丁花實夫婦信以為真,百般溺愛,致其子文鳳,漸入歧途。丁花春妻柳氏忍受兄嫂欺凌、丈夫遠走的困境,含辛茹苦,嚴以教子,復求塾師李仲年精心栽培,促進文龍發憤攻讀。終於一舉成名得中狀元,而"狀元命"的文鳳則墮落為盜。在事實面前,花實夫婦無地自容,王國賢也狼狽不堪。修改本仍由莆田縣莆仙戲二團演出。福建省文化局組織力量幫助加工,由吳鎮勛執行導演,蕭祖植任音樂顧問,音樂設計陳玉棋,舞美設計潘子光,服裝設計呂凌華,燈光設計馬民華。

所獲榮譽

該劇獲福建省1980年優秀劇本一等獎。1981年,應邀赴京匯報演出,獲全國第一屆(1980~1981年)優秀劇本獎,並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獎狀與獎金。其劇本先後在《福建戲劇》和《劇本》月刊上發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單行本,並被省內外許多劇種移植上演。1990年,劇本收入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優秀劇作選》。

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碟數: 3

出版社: 浙江音像出版社

條形碼: 9787883998433

ISRC: CNE130600750

ASIN: B00118MNGY

內容簡介

《越劇狀元與乞丐》講述了丁氏兄弟二人同日得子取名文龍、文虎。其舅為二甥看相,文龍有乞丐之相,文虎日後必中狀元。文龍父聞聽此言憤而離家,文龍母含辛茹苦撫養教導文龍成長。文虎父母百般溺愛,放縱其子,文虎漸染惡習。數年後,文龍高中狀元,文虎因攔路搶劫身陷囹囫,其舅感慨萬千……

秦腔劇目

《狀元與乞丐》:秦腔劇目。

秦腔 狀元與乞丐 鹹陽大眾劇團2001年演出

劇情介紹:丁家倆兄弟同日各得一子,王國賢為甥孫算命,認定文龍是乞丐命,文鳳是狀元命。文鳳之母胡氏信天任命,對子嬌慣放縱,文龍與母親柳氏流落異鄉,奮志攻讀,十八年後,文龍得中狀元,文鳳卻墮落為賭錢搶劫得強盜,在事實面前,淪為乞丐的胡氏夫婦無地自容,羞愧難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