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豌豆

牛豌豆

牛豌豆(Cow Pea),是春播一年生或秋播越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因其莖稈攀援性而得名,屬長日性冷季豆類,種子在田間出苗時子葉留土。豌豆屬於豆科,蝶形花科,豌豆屬。

形態特徵

牛豌豆 牛豌豆

牛豌豆(CowPea)是一年生纏繞草本,高80~4500px,全株綠色,光滑無毛,被粉霜。葉具小葉4-6片,托葉比小葉大,葉狀,心形,下緣具細牙齒。小葉卵圓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全緣;托葉葉狀,卵形,基部耳狀包圍葉柄。莢果長橢圓形,長5~250px,內有堅紙質襯皮子房無毛,花柱扁,內面有髯毛。莢果腫脹,長橢圓形,長2.5-10厘米,寬0.7-14厘米,頂端斜急尖,背部近於伸直,內側有堅硬紙質的內皮;種子2-10顆,圓形,青綠色,有皺紋或無,乾後變為黃色。花果期4~5月。偶數羽狀複葉,頂端卷鬚為葉卷鬚,托葉呈卵形。花白色或紫紅色、單生或1~3朵排列成總狀腋生,花柱內側有鬚毛,閉花授粉,花瓣蝴蝶形。莢果長橢圓形或扁形,根據內部有無內層革質膜及其厚度分為軟莢及硬莢。種子可呈圓形、圓柱形、橢圓、扁圓、凹圓形,每莢2~10顆,多為青綠色,也有黃白、紅、玫瑰、褐、黑等顏色的品種。可根據表皮分為皺皮及圓粒,乾後變為黃色。根上生長著大量側根,主根、側根均有根瘤。因其性狀多樣且為閉花授粉,孟德爾將其作為遺傳因子實驗的作物,並取得成功。

生長習性

牛豌豆 牛豌豆

牛豌豆是長日照植物,喜冷凍濕潤氣候,耐寒,不耐熱,幼苗能耐5℃低溫,生長期適溫12~16℃,結莢期適溫15~20℃,超過25℃受精率低、結莢少、產量低。多數品種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現比南方短。南方品種北移提早開花結莢、這與北方春播縮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故在北方,牛豌豆的生育期,早熟種65~75天,中熟種75~100天,晚熟種100~185天。

牛豌豆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墾地均可栽植,以疏鬆含有機質較高的中性(pH6.0~7.0)土壤為宜,有利出苗和根瘤菌的發育,土壤酸度低於pH5.5時易發生病害和降低結莢率,應加施石灰改良。

牛豌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濕,播種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爛根,花期乾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莢或秕莢。

栽培技術

種植時間

牛豌豆 牛豌豆

牛豌豆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原等多種營養成分,可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幫助消化等。它的種植季節一般在3~4月(北方春揪宜早,解凍時即可開始;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四季均可播種,但以秋、冬季為佳,多在9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

育苗要求

牛豌豆 牛豌豆

發芽適溫18~22℃,不低於5℃仍可發芽。通常直播,澆透水後每穴播入2~3粒種子,覆土約3厘米,然後可在土面上灑一薄層草木灰。也可用一次性塑膠杯育苗再移栽。

苗期生長適溫14~22℃,能忍耐-4~5℃低溫;稍耐旱,早、晚葉片不萎蔫則不需要澆水,發芽約10天可施稀薄腐熟有機肥1次。

發芽2周后,長出1~2對真葉時移栽定植,每盆3~5株,土中應施足夠的腐熟有機肥作基肥。

日常管理

牛豌豆 牛豌豆

株高30~40厘米時在盆土中插入數條竹竿,牽引豌豆苗攀爬,注意使莖葉分布均勻。

喜涼爽,不耐高溫和霜凍,開花結果期15~20℃時最利於開花和豆莢發育;不耐旱。曲不耐澇,要求土壤保持濕潤而不積水。

施肥以基肥為主,應多施磷鉀肥料,氮肥基本可不施。從枝葉生長旺盛期開始,每10天左右施1次腐熟有機肥。

採收

一般每2~3天可收1次。食豆粒的品種則在豆莢內的種於充分長大而鼓脹時再採收,此時豆莢仍為綠色。若留種或採收乾豆,可等豆莢枯黃時再摘下。

深耕細整

牛豌豆忌連作,種過牛豌豆的地塊要隔4~5年才能再種。深耕細整,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排水狀況確定畦寬,菜用高稈品種1.5米(連溝)種2行,粒用高稈品種2米(連溝)種4行,矮稈品種2.5~3.5米(連溝)種6行。

施好基肥

播前每畝施腐熟廄肥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條施或穴施。也可以用三元複合肥30~40公斤穴施。

適期播種

一般10月中下旬播種,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畝10000穴,每穴播種2~3粒,每畝用種量5~7.5公斤。高稈品種和苗用品種適當密植。菜用高稈軟莢牛豌豆豆、高稈甜牛豌豆,行距70~80厘米,株距30厘米,便於管理採摘。中豌4號、中豌6號等早熟矮稈品種在11月下旬播種,每畝用種量10公斤,行距30~3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穴2~3粒。

適時收穫

根據食用方式決定收穫時間。一般粒用牛豌豆於開花後15~18天子粒飽滿時採收;乾豌豆於70%~80%豆莢枯黃時收穫。作飼料的在盛花期收穫;作綠肥的在收莢果後及時翻壓。

注意事項

牛豌豆 牛豌豆

牛豌豆在生長期間常會發生芽枯病、鏽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發病後要及時摘除病葉,拔除病株,集中燒毀。牛豌豆主要蟲害有薊馬、潛葉蠅、蚜蟲、青蟲、斑潛蠅、豆莢螟等,主要為害莖、葉、莢,特別是薊馬以成蟲在豌豆子房膨大形成豆莢時為害,傷口在豆莢長成後形成針刺狀斑點,雖不影響產量,但嚴重影響商品性。

常見病害

1.牛豌豆莖腐病

發病特徵:危害牛豌豆莖基部及莖蔓。被害莖部初現橢圓形褐色病斑,繞莖擴展。

防治方法:本病可結合防治牛豌豆炭疽病一道進行,一般無需單獨防治。

2.牛豌豆花葉病

發病特徵:全株發病。病株矮縮,葉片變小,皺縮,葉色濃淡不均,呈鑲嵌斑駁花葉狀,結莢少或不結莢。

防治方法:

(1)早期發現及時拔除病株。

(2)及時全面噴藥殺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