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癀

陳起座,�曰:“若除圍領,不扇可涼。 ”客曰:“脫之易,再著難也。 ”陳拜詰其故,客曰:“今已若此,尚復何諱。

原文

《牛癀》原文

陳華封,蒙山人。以盛暑煩熱,枕藉野樹下。忽一人奔波而來,首著圍領,疾趨樹陰,掬石而座,揮扇不停,汗下如流沈。陳起座,�曰:“若除圍領,不扇可涼。”客曰:“脫之易,再著難也。”就與傾談,頗極蘊藉。既而曰:“此時無�想,但鎝冰浸良醞,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樓,暑氣可消一半。”陳�曰:“此願易遂,仆當為君償之。”因握曰:“寒舍伊邇,請即迂步。”客�而從之。
至家,出藏酒於石洞,其涼震齒。客大悅,一舉十觥。日已就暮,大忽雨,於是張燈於室,客乃解除領巾,相與磅礴。語次,見客腦後時漏燈光,疑之。無何,客酩酊眠榻上。陳移燈竊窺之,見耳後有巨穴如盞大,數道厚膜間鬲如欞;欞外軟革垂蔽,中イ以空空。駭極,潛抽髻簪撥膜覘之,有一物狀類小牛,隨飛出,破窗而去。益駭不敢復撥。方欲轉步,而客已醒。驚曰:“子窺見吾隱矣!放牛癀出,將為奈何?”陳拜詰其故,客曰:“今已若此,尚復何諱。實相告:我六畜瘟神耳。適所縱者牛癀,恐百里內牛無種矣。”陳故以養牛為業,聞之大恐,拜求術解。客曰:“余且不免於罪,其何術之能解?惟苦參散最效,其廣傳此方,勿存私念可也。”言已謝別出門,又掬土堆壁龕中,曰:“每用一合亦效。”拱不復見。居無何,牛果病,瘟疫大作。陳欲專利,秘其方不肯傳,惟傳其弟。弟試之神驗。而陳自銼啖牛,殊罔所效。有牛兩百蹄陵,倒斃殆盡;遺老牡牛四五頭,亦逡巡就死。中心懊惱,無所用力。忽憶龕中掬土,念未必效,姑妄投之,經夜牛乃盡起。始悟藥之不靈,乃神罰其私也。後數年,牝牛繁育,漸復其故。

譯文

陳華封,蒙山人。盛暑的一天,因為天氣炎熱,他來到野外的一棵大樹下躺下乘涼。忽然一個人奔跑過來,頭上戴著圍領,匆匆忙忙地跑到樹蔭下,搬起一塊石頭坐下,揮動著扇子扇個不停,臉上汗流如汁。陳華封坐起來,笑著說:“如果把圍領解下來,不用扇也可以涼快。”來客說:“脫下容易,再戴上就難了。”二人便攀談起來。客人言詞含蓄文雅,說:“這時沒有別的想法,如能得到冰浸的好酒,一道清冷的芳香直入咽喉,炎熱的暑氣就可消去一半。”陳華封笑著說:“這個願望很容易,我可以滿足你。”便握著客人的手說:“我家就在附近,請賞光。”客人笑著跟他走了。
到了家,陳華封從石洞中拿出藏酒,酒涼得震牙,客人高興極了,一口氣喝了十杯。這時天快黑了,忽然下起雨來,陳華封便在屋裡點上燈。客人也解下圍領,二人開懷痛飲。說話間,陳華封看見客人腦後不時漏出燈光,心中疑惑。不多會兒,客人酩酊大醉,睡在床上。陳華封移過燈來偷偷一看,見他耳朵後邊有一個洞,有酒杯大小,裡面好幾道厚膜間隔著,像窗欞一樣,欞外有軟皮垂蓋,中間好像空空的。陳華封駭怕極了,暗暗從頭上拔下簪子,撥開厚膜看看。裡面有一物,形狀像小牛,隨手飛出來,衝破窗戶飛走了。陳華封更加害怕,不敢再撥動了,剛想轉身走,客人已經醒了,吃驚地說:“你偷看我的隱秘了。把牛癀放了出去,可怎么辦?”陳華封詢問緣故,客人說:“既然已經這樣,還隱瞞什麼。實話告訴你:我是六畜的瘟神。剛才你放跑的是牛癀,恐怕方圓百里內的牛就要死絕了。”陳華封本來以養牛為生,聽了非常害怕,向客人懇求解救的辦法。客人說:“我都免不了罪責,哪有什麼辦法解救?只有苦參散最有效了,你要廣傳這個方子,不要存私念就可以了。”說完,拜謝了陳華封,告辭出門。又捧了一把土堆在牆壁的龕中,說:“每次用一合便有效。”客人拱拱手就不見了。過了不久,牛果然病了,瘟疫漫延開來。陳華封想自己專利,把治病的方子秘藏起來,不肯傳人,只傳給他弟弟。弟弟按方子一試,很神驗;但陳華封自己照方子給牛吃藥,卻一點效力也沒有。他有四十頭牛,都快死光了,只剩下四五頭老母牛,也奄奄一息了。他心中懊惱,無法可使,忽然想起龕中的那捧土,心想也未必有效,姑且試試吧。過了一夜,牛便都起來了。他這才醒悟到,藥之所以不靈,原來是神對他私心的懲罰。幾年以後,母牛繁育,又漸漸恢復到原來的境況。

簡介

讀音

niú huáng

釋義

牛的炭疽病。

出處

《牛癀》節選自《聊齋志異》,講述了一個瘟神因為跟人喝酒,結果導致牛癀被放出,周圍發生瘟疫的故事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