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與思辨——刑事訴訟模式經典論文選譯

爭鳴與思辨——刑事訴訟模式經典論文選譯

《爭鳴與思辨——刑事訴訟模式經典論文選譯》是201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虞平、郭志媛。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號:
21016

ISBN:

978-7-301-21016-1

作者:

虞平,郭志媛

版次:

1

開本:

16開

裝訂:


字數:

644 千字頁數:532

定價:

¥68.00

瀏覽次數:

673



出版日期:

2012-12-10

叢書名:

內容簡介

爭鳴與思辨——刑事訴訟模式經典論文選譯爭鳴與思辨——刑事訴訟模式經典論文選譯
本書作者精心選取了美國知名學者在權威法學期刊上發表的、引用率較高的論文若干篇,邀請有較高學術造詣和豐富翻譯經驗的中國刑事法學者將其譯成中文,力求將美國學者關於刑事訴訟模式的理論爭鳴的脈絡清楚地展示給讀者,使中國學者了解術語的由來、各種模式學說的優缺點以及美國學者在研究訴訟模式問題時的思路和關注因素。鑒於我國刑事訴訟當前正處於模式轉型以及由強化被害人權利保護所帶來的理論困惑之中,這一系列論文的選譯必然會啟迪中國學者的思考。 本書以譯文為主,但並不限於翻譯。本書作者為熟知美國法律的研究人員,無論從譯文的選擇和結構安排上,還是從卷首的評論上,均能體現出較高的學術創新性。

章節目錄

上篇刑事訴訟的理論模式 刑事訴訟的兩種模式

〔美〕赫伯特·L.帕克文梁根林譯吳啟錚(按原文)修訂、校對 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By Herbert L. Parcker刑事程式中的理念或刑事訴訟的第三種“模式”

〔美〕約翰·格里菲斯文吳啟錚譯 Ideology in Criminal Procedure or A Third “Model”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By Johan Griffiths兩種模式的反思:美國刑事訴訟中的糾問因素

〔美〕亞伯拉罕·S.戈爾茨坦文郭志媛譯 Reflections on Two Models: Inquisitorial Themes in American Criminal Procedure.

By Abraham S. Goldstein刑事司法制度的兩種模式:以機構為視角

〔美〕馬爾科姆·M.菲利文郭志媛譯 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By Malcolm M. Feeley刑事訴訟中的自由與效率:模式的重要性

〔英〕L.H.利文郭志媛譯 Liber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Criminal Process: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ls.

By L.H. Leigh日本刑事司法中的家長模式

〔美〕丹尼爾·富特文劉麗君(Joan Liu)譯 The benevolent Paternalism of Japanese Criminal Justice.

By Daniel H. Foote刑事訴訟的第三種模式:被害人參與模式

〔美〕道格拉斯·埃文·貝洛夫文郭志媛譯 The Third Model of Criminal Process: The Victim Participation Model.

By Douglas Evan Beloof刑事訴訟的四種模式

〔加〕肯特·羅奇文郭志媛譯 Four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By Kent Roach下篇刑事訴訟的制度模式:對抗制與糾問制 權力結構與比較刑事訴訟

〔美〕米爾吉安·達馬斯卡文李婷譯 Structures of Authority and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By Mirjan Damaska美國對抗式刑事審判理論探究

〔美〕加里·古德帕斯特文郭志媛苑寧寧譯 On the Theory of American Adversarial Criminal Trial.

By Gary Goodpaster追求真實:一個裁判的觀點

〔美〕馬文·E.弗蘭克爾文虞平何詩揚譯 The Search for Truth: An Umpireal View.

By Marvin E. Frankel弗蘭克爾關於探求真實的觀點

〔美〕蒙羅·H. 弗里德曼文苑寧寧譯 JUDGE FRANKEL?S SEARCH FOR TRUTH.

By Monroe H. Freedman美國憲法化的對抗制研究

〔美〕蒙羅·H. 弗里德曼文苑寧寧譯 Our Constitutionalized Adversary System.

Monroe H. Freedman對於蒙羅·H.弗里德曼《美國憲法化的對抗制研究》一文的評論

〔美〕馬文·E.弗蘭克爾文郭方宇慧譯 Some Comments on Our Constitutionalized Adversary System.

By Monroe H. Freedman Marvin E. Frankel不追求真相的審判(第六章、第七章)

〔美〕威廉姆·皮茲文郭志媛譯 Trial without Truth (Chapter 6 & Chapter 7).

By William T. Pizzi被害人權利:“對抗制”反思

〔美〕威廉姆·皮茲文郭志媛譯 Victims? Rights: Rethinking Our “Adversary System”.

By William T. Pizzi司法監督在三種糾問制(法國、義大利和德國)中的神話

〔美〕亞伯拉罕·S.戈爾茨坦〔美〕馬丁·馬庫斯文郭志媛譯 The Myth of Judicial Supervision in Three “Inquisitorial” Sy

作者簡介:

虞平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法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事法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郭志媛, 現為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2008=2009學年在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進修。

書評

刑事程式模式及其價值論 本書的形成源於編者多年來對於刑事訴訟制度的思考。編者在分析美國長達四十年的刑事訴訟模式論爭的基礎上,精選了二十篇有關這一主題的經典文章以饗讀者,並期望通過系統介紹這些年的有關爭論,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進一步思考已經完成的和將要進行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供深度的資料和理論基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