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5年,學院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燕山大學受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四大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群)之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1年獲批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材院介紹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中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國際上有較大學術影響;獨立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亦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源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始建於1958年),1984年成立“材料工程系”,1996年成立“材料工程學院”,經過幾次分離與合併,2000年更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5年,學院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燕山大學受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四大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群)之一。2006年,學院整合辦學資源,組建燕山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學院軍用材料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歷屆領導的帶領下,形成了踏實進取的學術風氣和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在教學、科研等方面成績斐然。學院現有教職工91人,其中教授40人(包括博士生導師34人)、副教授13人、高級工程師(實驗師)8人。學院擁有一批國內知名的中青年教授學者,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3人、河北省“燕趙學者”1人、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3人、霍英東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河北省教學名師1人、河北省優秀教師1人、河北省師德標兵1人。學院形成多個教學科研團隊,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1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河北省教學團隊1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下設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大型鑄鍛件材料與製造技術和高分子材料6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專業。其中材料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為河北省重點學科,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為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學院建有“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金屬產品工藝、性能最佳化與控制”河北省重點實驗室,建有“材料綜合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河北省“材料類”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冶金工程材料”河北省本科教育創新高地。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遵循“以人為本、求是拓新”的教育理念,精心制定培養方案,積極探索研究型學院的本科教育模式。學院教師先後承擔了2項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和2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得4門省級精品課。近五年來,學院先後承擔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九五’、‘十五’重點圖書出版計畫”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任務,獲得校級教材建設立項8項,承擔“十一五” 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項目5項,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總計1085人,其中,博士生78人,碩士生260人,本科生747人。學院本科生招生規模穩定在每屆180人左右,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院依託學科優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推行以國家、省部級縱向課題為主體的畢業設計環節訓練,推行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畫,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培養“寬厚、複合、開放、創新”特徵的高素質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3年至今,學院每一屆本科畢業生的升研率均超過了35% ,一次性就業率均超過了90%。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近五年先後承擔了國家“973”計畫項目、“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國防軍工等重大和重點課題、省部級基金項目和各行各業的科學研究及開發項目170餘項,科學研究經費達5700餘萬元,授權專利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14項,發表學術論文7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00餘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十分重視對外開放與合作,加強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學院與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丹麥等國的高等學校和研究所有著廣泛的聯繫和密切的學術交流,學院現有教師中21人具有在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學院還與日本廣島大學工學部、丹麥國家實驗室等開展共同培養博士生和互派訪問學者的活動。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已形成一支由國內外培養的博士為骨幹的中青年教學科研隊伍,在材料科學及工程研究和套用領域大膽開拓,在非平衡相變與亞穩材料合成、新型亞穩材料設計合成與物性、大塊非晶合金和納米磁性材料、含亞穩相鋼鐵材料及製備技術、大型鑄鍛件與製造技術、高分子材料合成與製備等領域都獲得了突出的成績。

材院領導

院 長:田永君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書 記:王麗萍 高級工程師

知名學者

燕趙學者 王文魁
長江學者 田永君、劉日平、張湘義
國家傑青 田永君、劉日平、張湘義、張福成、柳忠元
博導名錄
材料學:馬明臻王天生王文魁王明家王明智王青峰王艷輝、付瑞東、田永君、劉文昌、劉日平、劉世民、邢廣忠、何巨龍、張福成、張靜武、李東春、楊慶祥、肖福仁、林耀軍、戰再吉、趙洪力、錢立和、傅萬堂、景勤、溫斌廖波臧建兵
材料物理與化學:於棟利王利民、張湘義、張瑞軍、柳忠元、徐波

長江學者

田永君,1963年3月生,1994年於中科院物理所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96~1998作為洪堡學者留學德國Jena大學(耶拿大學)固體物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田永君教授1996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2001年被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當時為河北省首位“長江學者”。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現任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儀表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常務理事,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中國物理快報》(英)等刊物的特約審稿人,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燕山大學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劉日平,1963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中科院物理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作為洪堡學者留學德國宇航院,2000年3月至2000年9月在英國劍橋大學交流學習。2003年,劉日平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於2004年被國家人事部批准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4年,劉日平教授成為燕山大學第二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年,成為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現任燕山大學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材料研究會—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理事、中國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Frontiers of Physics》編委、《材料導報》第五屆編輯委員會委員。2009年劉日平教授被國家科技部聘為“空間飛行器長壽命關鍵構件製備與服役中的基礎問題”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大塊非晶合金,空間材料科學,非平衡相變與亞穩相截留。
張湘義,男,1966年3月生,漢族,民盟河北省委委員,燕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燕山大學研究生學院副院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1987年本科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同年,進入燕山大學材料工程系工作,並在職攻讀了碩士研究生。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1999.10-2001.9獲得德國洪堡基金的支持,作為洪堡學者在斯圖加特大學(Stuttgart)理論與套用物理研究所工作。2002.7-2002.12,又以高級研究員的身份,赴德開展研究工作。2005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8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為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理論與套用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員,Macromulecular、Adv. Eng. Mater.以及Chinese Phys. Lett.等雜誌審稿人。

百篇優博

年份 所屬學科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題目
2007 材料學 《B-C-N新材料的實驗合成與相關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04 材料科學與工程 《複雜晶體化學鍵介電理論及其在材料科學中的套用》
 註:以上兩篇百篇優博指導老師均為李冬春教授

學科建設

學位點 學科名稱 審批時間
一級學科博士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3
二級學科博士點 材料學 1995
二級學科博士點 材料物理與化學 2003
二級學科博士點 大型鑄鍛件材料與製造技術 2005
二級學科博士點 高分子材料 2005
二級學科博士點 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 2005
博士後流動站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0
工學碩士點 材料學 1983
工學碩士點 材料物理與化學 2000
工學碩士點 高分子材料 2005
工學碩士點 大型鑄鍛件材料與製造技術 2005
工程碩士點 材料工程 1999
 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簡介:
2001年獲批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本學科針對亞穩材料的製備技術及相關基礎理論問題,並緊密結合重型機械、汽車、能源及國防工業,開展了大量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形成了非平衡相變與亞穩相截留、新型亞穩材料設計合成與物性、非晶與納米晶材料、先進鋼鐵材料的設計結構與性能、金屬製品精密塑性加工設備及工藝性能控制、大型鑄鍛件材料與製造技術、金剛石及相關超硬材料、板材成形、成型設備CAD及最佳化、大鍛件新理論與新工藝、成形過程控制、先進成形製造、先進模具製造等明確、穩定和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學科於2005年建成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利用高壓、微重力、急冷、深過冷、強變形等超常規手段,改變材料的組織結構、形態,調製相成分,實現材料的亞穩化,並從分子、原子及電子層次上研究亞穩材料的形成過程與規律,以發展新的亞穩材料及其製備技術,這是本學科的最主要特色。

重點學科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所屬一級學科 批准時間
國家重點學科 材料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7
國防重點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8
省級重點學科 材料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5
省級重點學科 材料物理與化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5

本科專業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材料物理專業、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